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36135574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模板样本(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粉末固化烘道的上下温差#QC小组#公司QC活动成果一、小组简介小组基本情况一、小组简介小组成员简介一、小组简介小组活动进度计划 说明: 计划进度: 实际进度: 制表人:# 时间: 2021年9月 二、课题背景作用作用静电喷涂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作用是对金属加工产品进行表面防腐和着色。 工序工序高压静电喷粉塑粉加热固化 品质品质高品质标准: 抗腐蚀能力强,塑膜均匀,色泽明亮,附着力好。烘道温度对品质有很大影响。静电喷涂生产线简介二、课题背景静电喷涂生产线现场二、课题背景静电喷涂粉末固化烘道二、课题背景粉末熔化不彻底附着力差表面粗糙亮度不均色泽暗淡烘道温度对喷涂效果的影响烘道温度未达标三、选题

2、理由实际实际状况状况工艺工艺要求要求塑粉固化推荐的温度范围为175-195,烘道出口附近工件表面温度以170190为最佳。 烘道上部温度较高,下部过低,温差接近60。温差过大对粉末固化质量有较大影响。 降低粉末 上固 下化 温烘 差道的四、现状调查2008年10月-12月50个工作日的烘道温度折线图图3 烘道出口附近温度分布折线图制图人:# 时间:2021年1月16日确定目标作业指导书工艺参数喷涂质量产品合格率五、目标设定将烘道温度控制在170190以内,最大温差不超过20 原因分析树图1六、原因分析未及时发现加热系统电气故障结构设计不合理加热系统 设计不合理烘道设计不合理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操

3、作人员未认真按工艺要求操作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烘道两端敞开热损过大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加热器功率不足空中漂浮的塑粉易进入柜内,附着到触头上柜内元件接触不可靠,故障多烘 道 上 下 温 差 过 大加热系统供电连续性差加热系统 设计功率偏小操作工对设备不熟悉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板布置不合理电控柜密封不好末端因素统计2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制表人:# 时间:2021年4月21日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1.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

4、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2.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3.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要 因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要

5、因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4.加热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5.烘道两端敞开热损过大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6.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

6、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7.电控柜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要 因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8.电控柜密封 不好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过程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电控柜密封不好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9.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要 因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1电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2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3加热系统设

7、计功率偏小4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结果八、对策计划对策一:底部增加电热板1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 其他1.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2.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1.提高下部温度,使上下温度趋于均匀.2.提高总加热功率,使单位体积加热功率4KW/m3.负责人:#、#、#完成期限:2009年7月31日实施地点:烘道现场底部增加一排(12块)电热板,合计30kW.八、对策计划对策二:合理分配主辅功率并调整温控限值2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 其他电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1. 提高温度自动调节的能力.2. 使烘道整体温度处于工艺要求的范围.负责人:#、#完成期限:2009年8月31日实施地点:烘道现场1. 加大辅助负载比例.

8、2. 对温度跟踪监测,根据实际高低合理调整温控仪动作限值.八、对策计划对策三:更换电控柜3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 其他电控柜内元件老化严重提高防护等级,降低元件故障,使电控柜自身故障1次/月.负责人:#、#完成期限:2009年8月31日实施地点:设计室及烘道现场设计制造一台新型电控柜,柜内配置新器件,对原有电控柜进行更换.九、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二对策实施三1. 辅助负载比例由原来的25%调整为40%.2.根据实际情况(整体温度偏高)下调动作值.合理分配主辅功率 调整温控限值对策实施一底部增加电热板1.选用新型碳化硅远红外电加热板.2.选用XKTRN-500/10型耐高温导线.3.制作加热板防护支架及

9、盖板.更换电控柜1.计算负载,选择电器元件.2.设计控制电路.3.设计控制柜箱体.4.安装调试.十、实施效果对策前后主要指标对比制表人:# 时间:2021年4月21日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对策后电热板增加前后对比十、实施效果 对策后烘道温度分布情况对策后2009年8月-10月50个工作日的烘道温度折线图图8 对策后烘道出口附近温度分布折线图制图人:# 时间:2021年10月29日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对策后对策前后烘道温度对比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对策后对策前后控制柜对比十、实施效果 对策前对策后对策前后柜内元件对比十、实施效果对策前后主要指标柱状图图19 对策前后主要指标对比柱状图制图人:# 时间:2021年11月12日十、实施效果节约5.2万避免二次烘烤节省人工节省电费直接经济效益估算十、实施效果综合效益BBE EC CDDAA提高喷涂一次合格率避免二次烘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缩短生产周期综合效益分析十一、巩固措施定期检查维护加热系统与电控柜 操作人员应按工艺要求对温度进行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向维修人员反映 根据环境季节变化适当修正温控仪限值 定期校准测温仪表,确保监视结果准确 QC活动的积极性 运用QC方法的能力提高质量改进意识 达成目标取得效益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 总 结 运用QC方法提高喷涂质量进一步查找问题十一、总结及今后打算 今后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