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236135393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业工作重点:工业经济与工业一、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主要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战略,狠抓特色产业,加大项目投入,承接产业转移,强化综合协调,使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了“速度较快、效益提升、活力增强、结构改善、消耗下降”的良好态势。(一)工业发展速度高位运行。15月,全市397户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4.12亿元,同比增长30.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完成总产值

2、177.82亿元,增长59.9。(二)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5月,全市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6.18,同比提高了56.3;实现利税13.68亿元,同比增加5.5亿元,增长67%,其中利润总额达6.2亿元,同比增加2.6亿元,增长71.5;实现主营业收入170.81亿元,增长59.4%。(三)工业发展后劲继续增强。15月,全市实施工业项目178项,完成投资64.15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竣工项目50个,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5亿元。华强公司日产4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康泰化工公司年产八万吨双甘膦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后劲项目已开工建设。(四)工业结构不断改善。从突出资转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看

3、,15月全市煤电冶化建产业链发展迅猛,共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占全市的76.1%;从科技创新看,全市新产品产值达到36.77亿元,增长118.6%。企业科技创新景气指数138.33,同比增长3.71;从工业产品看,全市钢铁、水泥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品更新升值加快,其中达钢集团钢产品由优、特向高附加值的转化,1-5月实现主营业收入41.13亿元,增长67.8。(五)工业能耗逐渐下降。今年以来,通过关停“五小企业”,强化“三色管理”,用能重点监控,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强化高能耗行业的技术改造。预计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5。资综合利用企业已达44家,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1

4、69.63万多吨。二、今年以来主要工作回顾在实施“工业强市、项目兴市”战略和推进“三大基地”建设进程中,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切实抓好经济运行协调。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围绕煤、电、油、运、资等事关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一是努力保持煤电形势的稳定。加强煤炭产销衔接,抓好供货合同的签订和兑现,鼓励供需重点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截止6月底,为华蓥山电厂、电厂协调组织供应电煤190万吨,目前两个电厂存煤达15万吨;二是加大对铁路运输的组织协调,积极落实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要物质的请车计划,提高请车满足率,加快运输周转,提高运输效率。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174.2万人次,15

5、月发运货物量658万吨;三是加强对电网企业的调度,优化电力运行方式,努力保证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15月,全市发供电量万kwh,同比增长%,枯水期向省外争取日购电2万kw,向省上争取电力指标5%;四是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调度和协调。及时列出了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订单和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单子,积极与金融部门衔接,引导资金投向,支持企业搞好生产。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14.45亿元,较年初增加1.23亿元;五是按照抓重点、抓亮点、抓新经济增长点的要求,对生产效益增长潜力大、优势明显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监测分析p 、预警预报和重点监控。15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397户

6、,提前完成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60的目标任务,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2家,上交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6家。(二)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我们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狠抓特色资转化,推进煤、电、冶、化、建特色产业发展:一是迅速成立冶金建材基地建设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调查研究,摸清全市冶金建材发展现状,为编制建设秦巴地区冶金建材基地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规划进入征求意见和专家评审阶段;二是协同国土资部门,加速了重点招商引资建材项目的石灰石资勘察。同时,突破电力瓶颈制约,协调电业局为海螺集团水泥项目和其它项目提供专供电,以及由供电企业按县、市、区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冶金建材基地发展规划项目着手提供电力保

7、障;三是完成了全市水泥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换证的产业政策确认工作,为旭阳水泥、磊鑫实业两户水泥企业的新上项目,争取到了省经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为希望塑料公司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争取到了省经委的项目核准。同时,协助渠县引进华新水泥公司,新建年产200万吨水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四是帮助达钢集团编制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及打造“百亿达钢”方案。帮助企业利用焦炉、转炉煤气生产二甲醚,目前项目合成工序、脱硫造气工序已完工70%,压缩工序厂房基础已全部完成;五是大力支持了海螺集团在达35000吨/天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万市立信公司12500千伏安矿热炉生产线、宣汉金鹰公司612500千伏安矿热炉生

8、产线等冶金建材项目的前期可研论证。(三)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以优势资与产业相融互动为重点,紧紧围绕“三大基地”建设和全市“四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一是电厂第二台30万kw发电项目、汇鑫能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大竹石河天然气脱硫厂、达钢3万立方米氧机组改造等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有力地拉动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二是加快了川东水泥2500吨/天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钢年产20万吨二甲醚及高速线材、电业局木子500kv变电站、沽竹水泥2500吨/天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川东电缆回收铜再生利用等项目建设步伐;三是加速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了开江油橄榄公司打造

9、全国生产标准示范基地建设、金桥麻业退城进园苎麻纺染及服装加工、巴山名茶实业集团打造全国富硒茶都及万吨茶叶加工等;四是狠抓工业项目调度。制定了重大工业项目联系责任制,确定了“三个一”的协调机制。做到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五是加大向上争取工作力度。2022年上报省经委争取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煤矿安措技改等重点项目24个,目前已争取到7个项目,安排专项扶持资金1020万元,激发和调动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六是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外商投资的方向、热点,结合“5.12”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超前规划、论证、储备了15个工业项目,力争国家和省上在产业布局、项目布点上给予支持。(

10、四)加速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是我们多次分片、分段、分点召开了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议,对县级工业园的区划范围、面积、入园企业户数、新上项目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摸底核查,为科学制定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该文件已正式出台;二是加强园区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的协调指导力度。目前,开江县规划编制已完成,申请入驻企业近10户。渠县工业集中区已正式启动建设,已办理入驻企业6户。大竹县苎麻园先后有13户企业入驻,15月实现销售产值9.82亿元,实现利润2527万元。通川区食品医药集中区已通过专家论证;三是跟踪落实了入园企业新达泵业公司的电力、供水的协调与服务,加快推进了天然气

11、能化工园区110kv变电站建设(目前已竣工);四是围绕市级本土企业改革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组织人力开展调查研究,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11户企业退城入园,实现“二次创业”的对策及建议,目前正在一一落实之中。(五)努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按照“巩固发展、承接引进、整合扩张、成长壮大”的思路,研究并制定了全市成长型企业发展指导意见,目前已正式出台;二是重点帮助达钢集团新建1260立方米高炉、260平方米烧结机、90万吨捣固焦生产线等,确保2022年达钢集团钢、铁、材分别达300万吨,年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三是支持优势资和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聚集,促进企业裂变式发展。帮助大海钢铁、开

12、江回龙焦化、渠钢高炉等企业靠近达钢发展。6月份,在达钢集团召开精煤供应基地建设专题会议,确立了6个精煤供应企业,力争2022年企业年产焦200万吨,年产二甲醚10万吨。大力推进华蓥山电厂、电厂建立电煤供应基地,确保全市主网电厂发电机组满负荷生产。(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承接点,研究并制定出了工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外来投资项目;二是充分利用我市“中国气都”、“中国苎麻之乡”、“中国富硒茶都”等品牌,积极承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区产业转移,构筑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目前,国内外雪伏龙公司、中石油、中石化、海螺集团、华强水泥集团等大企业

13、大集团落地,发展天然气、建筑陶瓷、农副产品等资产业;三是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出口,提升对外开放形象。15月,全市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59亿元,增长22%。川环科技公司提高汽车燃油管、空调软管等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远销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云内动力公司lng农用车远销孟加拉弯、越南等国家。(七)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支持了通达化工公司乳化炸药自动控制新技术、星光门业高分子塑门新技术、开江庆丰公司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等的研究。目前,全市有7项列入了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并获得了80万元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

14、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制定出台了市级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目前,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5个,财政奖励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资金80万元,通达化公公司正在争取省级技术中心认证;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优品牌。制定出台了全市名牌战略发展规划,重点帮助了达钢热轧带钢、川东黑象电缆、川环科技高压燃油管等企业争取中国名牌产品,目前省名牌办已通过,正在向国家争取。(八)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一是依托市52户重点用能企业,着力抓好了达钢集团、金鹰电化、立信公司、川鼓公司等企业的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热电联产等重点工程。同时,及时下达了各县、市、区及各重点用

15、能企业的目标管理与考核办法;二是引导企业注重节能节材、资综合利用和污染控制治理。重点抓了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降噪罗茨风机、大巴山水泥公司五级窑外分解节能、渠江水泥公司沸腾渣回收等资综合利用项目。对智鹏麻业、开麻业等企业已安装了排污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对旭阳公司、渠江水泥等企业已安装了烟尘气在线监测设施,并实现了与省、市环境监控中心的联网。电厂、华蓥山电厂、大竹火电厂、达竹石板洗选厂、渠江水泥公司、山力实业公司等企业建成了烟气脱硫设施、石灰石炉内脱硫工程。(九)奋力抗震救灾。我市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区,七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全市124户工业企业受灾,其中规模以上受灾企业119户,经济损

16、失达2.25亿元。房屋受损面积达7.16万平方米,受损设施设备502台(套)。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一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5.12”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综合协调、能保障、物质调度、险情排查、灾情收集等工作组的职能职责。同时,委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往电厂受灾现场,会同企业领导一同抗震救灾,迅速恢复了电厂发供电;二是积极组织工业企业生产自救和恢复生产。截止目前,全市除煤炭企业因地震影响有14个煤矿未恢复生产外(产能未达到震前水平),其余受灾企业均已恢复生产;三是加大向上争取震后工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全市11户企业列入省灾后重建物质重点生产企业。争取到了金融机构为达钢集团、美好塑料公司等企业,发放生产救灾物质贷款资金1.05亿元;四是积极组织工业企业支援灾区。全市工业企业共捐款1585万元,全市经委系统共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31.8万元。组织发送救灾物质彩条布130吨、钢钎3000把、二锤xx把等。三、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