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wd****9 文档编号:23600690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范围内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进展本文关键词:辩证法,研究进展,内对,自然,世界本文简介:Abstract:EngelsDialecticsofNaturedescribedhowthenaturedialecticallydeveloped.Sincethepublicationofthemanuscript,DialecticsofNaturecausedagreatdealofdi本文内容:Abstract:EngelsDialecticsofNaturedescribedhowthenaturedialecticallydeveloped.Sincethepublicationofthe

2、manuscript,DialecticsofNaturecausedagreatdealofdissensionintheformerSovietUnion,JapanandWesternscholars.Inourcountry,scholarsalwaystrytobreakthetraditionalframeworkoftextbooksbuiltbyscholarsinformerSovietUnion,ontheotherhandtorespondtodifferencesmadebywesternscholarswhichcausedMarxrejectedEngelsdial

3、ectics.AsummaryoftheresearchaboutDialecticsofNaturecangiveusabetterclarifyviewsofthestudyofthistext,especiallyinthefaceofthechallengesbroughtbythedevelopmentofnewscienceandtechnology,anditisparticularlyurgentandimportanttomakeclearthedirectionofthedevelopmentofnaturaldialectics.Keyword:DialecticsofN

4、ature;philosophicalparadigm;Engels;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于19世纪70年代搬入伦敦之后,在十年时间构思写作的一部未完成手稿。它包含10篇论文,169篇札记和片断,2个计划草案,共计181个部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结合相关科学材料描述了自然界无限发展的辩证图景,论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与范畴,强调自然科学家要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等。这些内容包含着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问题,人们往往将此书中所阐发的自然辩证法理论视为该书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代处于不同立场与出发点形成了以下各有特点的研究范式。一、前苏联学

5、者的研究范式作为最早编排出版自然辩证法手稿的苏联,在该着作一出版之后,苏联知识分子就对自然界是否是辩证运动,形成了机械论与辩证论的论争。机械论主张,自然界是机械的,把辩证法歪曲为机械的还原论和形而上学的均衡论,“所有高级运动形式统统归结为机械运动。”1最后以德波林代表的辩证论取得胜利,开始形成以“物质”为理论起点的本体论辩证法。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和辩证法与自然科学中强调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运动的普遍规律的抽象的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包括数学、力学、生物学等不同等级的自然界,辩证法在自然界中的运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之后的苏联学者以德波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6、一分为二的结构,并将其体系化,作为指导苏联各项事业的基本思想,30年代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主要是内含于辩证唯物主义中。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被概括为“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苏联的自然科学侧重于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如相对论、量子力学、达尔文学说等进行哲学解释,在解释过程中进一步论证一些哲学范畴,如“物质”、“因果性”、“必然性”、“本质”等。苏联学者对自然科学成果进行哲学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提供自然科学证明,来强调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以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客观性与真理性。以哲学思辨来代替

7、科学论证的方式,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在60年代遭到一批苏联学者的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伊利因科夫、季诺维也夫、科普宁以及凯德洛夫。他们不满足自然科学服务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力图推进辩证法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图景是辩证法在具体实践中创立各个领域的范畴体系,而不是用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法一般范畴去解释自然界,“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与以往哲学体系不一样的哲学方法,它并不绘制包括万象的世界图景。”这一时期苏联学者将辩证法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共同经验则是辩证法据以创立范畴的基础。人们通过范畴体系不仅能领悟认识和实践的结果,而且还能领悟认

8、识和实践的任务,这样有关自然辩证法客观性问题实际就转变成以辩证法为科学认识的方法,来分析自然界的某一类现象。在这种范式的转变下,出现了凯德洛夫对自然辩证法新的解读模式,即认为恩格斯并不是用自然界的实例来写辩证法的教科书,而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来考察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这与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辩证方法相一致,实际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如何达到社会历史领域的辩证法。凯德洛夫的解读想要说明辩证法如何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法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得以运用,这是对之前教科书模式的一种突破。针对西方学者制造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的观点,苏联学者站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强调恩格斯在马

9、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地位,相继出版了锡特科夫斯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创造者,亚历山大罗夫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的形成,伊利切夫主编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以及恩格斯的与现时代等着作,认为恩格斯的着作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理最先作了系统的阐述,即率先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研究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材料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对唯物辩证法有突出贡献。苏联教科书本体论解读范式,将自然辩证法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自然界的一种运用,形成了“正统的教科书范式”,一方面作为完整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能够更好地被无产阶级所吸收学习,另一方面在结构层面分割了自然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却成为

10、西方学者以此为契机制造马恩对立论的主要原因。但60年代对自然科学的哲学反思,实际是本国学者率先从科学技术领域进行范式转换的一种尝试,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评价,以理性的态度对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批判的继承,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理论自觉。二、日本学者具体化的研究范式日本学者对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一开始也是深受30年代苏联论争的影响,但经过广泛的学习与争论,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文献学的考据,而是紧紧联系当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内容和规律等基本理论,形成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具体化范式。最早提出自然辩证法具体化问题的是冈邦雄在唯研消息第4号上发表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新途径。他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11、既包含有对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分析,也有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再现和具体的技术史事实。因此冈邦雄将自然辩证法研究推进到包括科学史和技术史在内的领域,不仅拓展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更重要的是跳出了苏联研究范式的局限性,为本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基础。之后日本学者发表了有关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综合性论着,例如广岛靖晃的为了使自然辩证法具体化,加济令二的关于自然辩证法,吉田敛、石原辰郎、冈邦雄的自然辩证法等,都展现出日本学者为推进具体化研究所做出的努力。还有一些日本学者将自然辩证法研究与具体科学特别是科学技术史相结合,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如物理学家武谷三男结合物理学史提出“三阶段论

12、”,这个基于自然辩证法研究得出的认识自然的方法论对于后期日本科学家汤川提出的介子理论,坂田昌一提出的二介子论、混合场理论、基本粒子的复合模型,都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推进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日本学者也侧重吸取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来探讨人类自然观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岩琦允胤和宫原将平,他们合作编着的现代自然科学和唯物辩证法一书就明确指出“该书的核心是继承了自然辩证法的精华,这种继承性决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恩格斯遗产的解释和训诂上的,而是致力于力求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结合现代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作发展性阐述。”3430宫原将平更是在他撰写的与恩格斯虚拟会见记围绕自然辩证法的对

13、话一文中,指出“从自然科学的现阶段来看,自然辩证法可以说有不少地方应该重新订正。例如,关于热学中的热概念的解释是相当不充分的,对于克劳修斯的工作也存在着误解但自然辩证法即使存在越来越多的锤炼之处,也不会陈旧。”正是基于从本国自然科学发展中不断推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日本学者有关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以及文本历史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与苏联学者存在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过程不同的是,日本学者从一开始就侧重于将自然辩证法看作是作为科学理论思维方法的辩证法,将其看作是科学认识论和科学逻辑,因此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具体化研究范式。三、西方否定自然辩证法与苏联学者力图从本体论角度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完整

14、性不同,西方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注意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区别,但他们大都以否定的态度,质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早在20世纪初,埃尔文班较早地指出,恩格斯的思想具有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553。30年代,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强调主客体关系,认为辩证法只在社会历史领域,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此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中,大部分学者无不以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主要理论指向。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之后,西方学者借以批判斯大林僵化的哲学体系为由,进而追溯到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解读,人为地夸大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差异。西方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质疑恩格斯的自然

15、辩证法:1.自然辩证法的客观性西方学者反对把辩证法看作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反对将辩证法本体化,进而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卢卡奇认为,恩格斯辩证法的错误在于抽象地考察自然界,提出关于自然界的“自然辩证法”,并没有看到自然和人的关系。这使得他并没有意识到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法。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如马尔库塞、施密特,他们认为恩格斯把辩证法作为一种一般的方法论图式加以发展,借助辩证法的范畴来考察自然科学的成果。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之“教条的辩证法与批判的辩证法”中进一步点出恩格斯辩证法的特征,是一种序列化的教条的辩证法,对“自然是辩证的”这种原理是无法得到证实

16、的。这只是被认为一种抽象的、普遍的自然规律,对人类历史没有任何启示意义,而且恩格斯所抽象出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的三大规律,实际“是作为思维规律强加于自然界和历史的,而不是从它们当中抽引出来的。”6164胡克从主观逻辑出发来剖析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公式,分析了自然辩证法所包含的七层含义,认为辩证法中作为普遍原则的三大规律既不是自然规律,也不是逻辑和精神的规律,只不过是科学公式。胡克认为辩证方法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时,才有利于形成清晰思维,进而否定客观世界中存在辩证法的客观性。2.马克思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关系西方学者抓住马克思在着作中没有提到自然辩证法,认为马克思并不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用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来制造两者的差别。历史辩证法是把辩证法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对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本性的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