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

上传人:1520****426 文档编号:235933763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那么小学生心理咨询七原那么 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原那么,是指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与根本要求。它既是心理咨询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一般要求,同时也是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并与学校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共同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效劳的根本保证。 一、整体性原那么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个体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的制约性、协调性,来全面考察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同时也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心理咨询的整体性原那么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小学生心理咨询追求

2、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个体的整体性开展,即通过帮助和指导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开展,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也能得以健康开展;二是追求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各种模式、方法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的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二、主体性原那么 主体性原那么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各种指导、帮助并不是把学生作为被动接受影响的客体,而是通过学生的“自助即学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力的提高,实现心理咨询的目标。贯彻主体性原那么,要求心理咨询人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出发;要采取有效方法并用鼓励、商量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心理咨

3、询过程中,教师应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他们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的结果。 三、活动性原那么 活动性原那么是指心理咨询要重视活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发生、开展的根底,小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健康开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其个性的完善及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交往、劳动等实践活动。因此,针对小学生的问题所展开的辅导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应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与实际情境中去讨论、体验、训练等。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会取得积极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效果。 四、个别对

4、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原那么 面向全体是指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价值在于小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是由学校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小学生群体因其开展的年龄特征及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共同的心理咨询任务。提高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集体心理咨询就是针对小学生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展开的。 个别对待是指心理咨询中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程度、持续时间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咨询必须要针对每个学生身心开展特点及具体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策略与方法,因势利导。小学生心理咨询坚持个别对待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原那么,在实际操作时要认真

5、做好个案研究,积累个案资料,提高个别辅导的实效。与此同时,要注意学生群体共性问题的研究,积累群体资料,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 也就是说,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和个性差异等,因人而异,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 五、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原那么 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原那么是小学生心理咨询中一项重要原那么。小学生心理咨询就其根本功能来看是适应性功能和开展性功能。但应看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开展和适应问题,但也有一些小学生由于心理脆弱,基于不良社会生活事件及应激等而出现一些心理疾患

6、与行为偏差。一旦出现严重心理疾患与行为偏差,就会对学生个体、家庭及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后果。及时预防学生心理疾患及行为偏差的产生对于从总体上提高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德育工作的一局部,虽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通晓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与技巧,善于运用言语表达、情感交流和教育手段理解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心理开展和行为改变。贯彻预防与开展相结合原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心理咨询的关键时期。第一,在个体心理未定型、可塑性较大的时期

7、开展心理咨询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第二,给予社会环境处于不利地位、生活发生重大变故、自我期望值偏高而又屡遭挫折的学生以特殊照顾,早期干预,可以取得一定的预防作用。第三,小学生心理咨询人员针对正常学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应付挫折、适应变化的能力。 六、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那么s)提出的。他认为心理辅导应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根底,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心理咨询的任务就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并促进其成熟或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地进行解释和指导。所谓非指示性,只意味着以非指示性的形式实现对教育者的“指示,在心理咨询中非指示性原那么比早期的指示性辅导更具科学性。 七、保密性原那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教师要充分认识解决心理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树立坚持不懈、不怕反复的思想,这才有利于心理咨询效果的稳固与提高。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