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

上传人:1588****369 文档编号:23590457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关于初中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李柏林【摘要】:在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寄宿生的管理问题是一个比拟突出的问题。近几年,随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初中学校的撤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以及国家加大了对困难寄宿生的补助,学校寄宿学生人数急剧增多,留守儿童寄宿生的比例随之也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寄宿生,既是留守儿童又作为寄宿生每天24小时学习、生活在校园里,给学校管理带来许多难题。我们的主要对策是: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入手,校园内实行心理辅导及安抚,校园外通过建立校讯通、班级Q群、飞信群、免费“爱心电话

2、等信息联系渠道,让信息技术成为学校、家长、学生的沟通桥梁。【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寄宿生问题对策一、以某初级中学为例,某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寄宿生现状:某镇是一个山区乡镇,全镇总面积534平方公里,东西跨距100多公里,全镇3.5万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到达1万人左右,外出务工成为全镇主要经济来源。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单独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全镇留守儿童占儿童总人数的60左右。2022年,由上级投入410万元,完善了该初级中学各项设施,把该镇另一所初级中学合并到该初级中学

3、,该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寄宿生由500人增加到700人,留守儿童占寄宿生比例由55%增加到77%,学校管理的压力很大一局部来自留守儿童寄宿生这一块。由于留守儿童寄宿生首先是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导致一定心理缺陷,加上进入初中寄宿制学校后又远离了家庭,因此,很多留守儿童寄宿生有许多明显问题:一留守儿童寄宿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其他非留守儿童、非寄宿学生。二行为方面,由于在家时就缺乏父母的管教,临时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言行举止易走极端,到了初中寄宿后,更是目中无人,容易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三缺乏家庭的辅导,学习动力缺乏,导致困难重重,成绩差,容易厌学、逃

4、学。二、留守儿童寄宿生心理问题及成因:一性格内向。由于留守儿童从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局部得到其他亲人的临时监护,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父母。很多父母1年以上才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别离导致孩子自我封闭,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造成内向性格。这局部学生进入初中寄宿制学校后,由于年龄只有十一、二岁,再次离开亲人的监护,导致在心理上形成再次缺失,局部学生可能产生自我封闭加剧,很难融入学生集体。二自卑心理。儿童少年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家他们就好似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

5、,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求上进。三寂寞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有的甚至不服学校老师的管教、翻墙外出打游戏、打架斗殴等等。有的由于父母不在家,周末也不愿回家,在学校周围游游荡荡,为所欲为,把校规校纪当做耳边风。四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拟强的逆反心理。五怨恨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