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1520****498 文档编号:235768453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导语】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xx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在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那么更晚,1876年才公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

2、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姓的历史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绩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方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自

3、母系,那么“氏就是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开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开展,政局的动乱,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开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

4、,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那么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士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那么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

5、。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未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 1.以下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古姓的字形都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

6、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称氏,后随着经济的开展,政局的动乱,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D.最初的姓源于母系,而氏自男性。战国时,氏已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那么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那么退出了社交场合。 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后,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

7、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比照鲜明。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到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在这以前这些国家只有贵族等有地位的人才享有姓氏。 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D.王安石,字介甫,号临川。北宋的思想家、政

8、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文集取自其号,名曰临川先生集。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小题,共19分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

9、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精粹类编,有删改 【注】冯夷:水神。 4、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今者薄暮薄:接近 C已而叹曰已而:不久

10、 D披蒙茸,踞虎豹披:穿 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凛乎其不可留也相与枕藉乎舟中 B予乃摄衣而上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C攀栖鹘之危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D盖二客不能从焉于是余有叹焉 6、以下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赤壁赋写的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 B赤壁赋中,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发表议论,后赤壁赋那么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C作者在散步时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舍舟登山,游山后又登舟,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

11、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融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5分 译: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5分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金井:对井的美称。阑干:同“栏干。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颗星被称为“斗柄。 8词的题目为“早

12、行,上阕从那几个角度表现“早?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词的下阕写离愁,最后两句尤其耐人寻味,颇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在离*中,诗人诉说自己因为佩戴香草而遭到废弃,又因采摘白芷而被增加罪名的一句是“,。 2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3苏轼赤壁赋中“,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竭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隐藏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 几乎全世界的记者都在找她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正躺在沙发上打电话。这个

13、世界瞩目的老太太卷着裤腿、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绿色对襟汗衫。从电视上得知获奖消息时,屠呦呦正在洗澡,以为还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颁发的华伦 阿尔波特奖。老人皱着眉头:“这个刚闹完,又出来个诺贝尔奖。尽管站在小区里一抬头就能看到人民日报社亮着金色灯光的大楼,这个躲藏在胡同里的小区却似乎从未离媒体如此近过,从早上开始,停满了车,保安知道小区里有个科学家得了个奖,是什么第一,但对这个叫屠呦呦的老人没有什么印象。 饶有意味的是,屠呦呦参加的研发抗疟疾药物的“523工程,正是在战争背景下开展的。1964年,美国出兵越南后,越美双方都因疟疾造成严重减员。“这个率比打仗死伤还要高,屠呦呦回忆,双方都开始寻求治疗疟疾

14、的全新药物。越方向中国求助,屠呦呦参加了科研工程。 “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85岁的老人倚在沙发上,平静地说起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屠呦呦被派去海南岛,在苏联学过冶金的老伴儿李廷钊被派去云南的五七干校。 没有人比李廷钊更了解这个粗线条的科学家。她不太会做家务,买菜做饭都要丈夫帮助。有一次坐火车外出开会,她想在中途停靠的时候下车走走,竟然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别人还以为我有生活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屠呦呦眯眼笑着看着老伴儿。自从获诺奖消息传来,李廷钊还要小跑着帮耳朵不好的屠呦呦接电话,从早到晚,老两口轮流对着一通又一通电话道谢

15、。 电视画面上出现读着获奖感言的自己时,屠呦呦从沙发上站起来,看都没看一眼电视,去里屋找两本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书。“我给你找书,你先看这个!李廷钊急了。“书在哪儿?屠呦呦在里屋问,“你先看嘛,我给你找!老伴儿离开电视,小跑着去找书。“你看,这是个分子结构,一加热就破坏掉了。接过老伴儿递过来的书,屠老太太自顾自地指着封面上的分子结构对记者说。 近半个世纪前,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李廷钊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 没有答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