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235725775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导语】偶尔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没天赋,又或者因为别人能轻易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而不平衡。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完全没方法。现在的我倒觉得这样也好,世上或许有人能一步登天,但那人不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抓住的东西,比什么都来得真实。用时间换天份,用坚持换机遇,我走得很慢,但我绝不回头。xx高一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供大家参考!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一、隋唐的对外交通及对外政策 1、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以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

2、可以到达波斯湾。 3、对外政策全面开放。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定居、任官、通婚;使节、商人云集。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的是崔致远。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划的。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日本都城的

3、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隆重。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日本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中国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时的银币。中日友好交往的使者吉备真备、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天竺:印度称为天竺。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波斯: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侵扰,其国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

4、,后客死唐朝。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 大食:唐高宗起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入大食 东罗马:使节往来;医学、杂技传入唐;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新唐书上有这方面的记载。唐朝人杜环在北非、东非留下了行踪。他撰写的经行记记载了非洲的风土民情。史书里还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非洲开掘出土的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和邢窑、越窑的产品,而且质量极好。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 开展特点:A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开发边疆;B民族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促进边疆开展。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加强对民族地区管辖;D疆域空

5、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 一、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建立突厥汗国,统一西北。突厥人锻冶技术较高,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突厥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2、*厥: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为东西突厥。贞观初期,唐朝大败*厥,俘获颉利可汗,*厥灭亡。唐太宗实行开明政策,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对北方各族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西突厥:太宗时,唐朝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那么天时,置北庭都护府,

6、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二、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的统一及接受唐朝封号:7世纪初,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厥灭亡后,回纥逐渐南移,归附唐朝。唐太宗任用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和亲。这是以往和亲中少有的。回纥以畜牧业为主,盛产马、羊和骆驼,通过互市与中原进行贸易。一局部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逐步定居下来。 3.回鹘汗国瓦解及西迁: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有的西迁至新疆,是今天维吾尔的祖先;有的西

7、迁至今甘肃,是裕固族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三、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族的生活:靺鞨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他们以渔猎和放牧为生,也经营原始农业。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落强大起来。 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幅员。 3.渤海国与唐朝关系:粟末靺鞨在黑水靺鞨南面,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7世纪,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自立为王。开元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 授忽汗州都督。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幅员,并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四、南诏的崛起: 7世纪前期,

8、在彝族、白族祖先生活的云南洱海一带,分布六诏,最南边的南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政权。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五、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其首领叫赞普。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为稳固统治,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松赞干布屡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农业、手工业、医药技术。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开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新赞普即位

9、,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六、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及原因 1、主要方式:战争、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2、原因: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兴盛。 【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 开展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根底);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气氛);民族交流融合,中外文化交往(吸收);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继承)。 一、科学技术的新开展: 1.雕版印刷术的创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印刷术的国家。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制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唐朝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10、,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的创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的配方。即硫黄、硝石与碳混合。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武器。 3.天文和历法成就: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拟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说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4.医学的进步: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

11、的药典。 5.建筑的成熟:隋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朝将大兴城扩建为长安城。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是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占有重要地位。 二、诗歌黄金时代初唐:陈子昂唐诗革新先驱;盛唐:A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成就: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倡导反映生活;白居易新乐府、长恨歌。晚唐:咏史诗;杜牧、李商隐。 三、多姿多彩的艺术: 1.艺术宝库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的艺术宝库之一。它座落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崖壁上。隋唐时的洞窟占十分之六七,最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大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2.异彩焕发的绘画:杰出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代表作游春图)和唐朝的阎立本(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后世称他为画圣)。等。 3.巅峰时代的书法隋唐书法集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等。 4.风格多样的乐舞:乐曲有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高出众舞之上。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