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

上传人:lili****2007 文档编号:235719935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考练题训练及答案(测练习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3年重庆双特教师招聘考试专项习题训练3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常考)A.社会性B.阶级性C.育人性D.时代性【答案】C【解析】略。2.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常考)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体现。3.20世纪初实

2、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A.凯洛夫教育学B.赞科夫教育与发展C.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答案】C【解析】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4.“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A.全民化B.终身化C.开放化D.科学化【答案】B【解析】“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教育的典型体现。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关系C.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教育与社区的关系【答案】A【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教育的重要性质、任务、要求、人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6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组织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答案】D【解析】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7.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而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易混)A.主导作用B.关键作用C.辅助作用D.调节作用【答案】A【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8.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被称为( )(常考)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管理制度D.行政制度【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4、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9.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并且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出宿,在教育话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主体性C.创造性D.长期性【

5、答案】D【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的最佳阐释。11.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表明教师劳动具有( )(常考)A.创造性B.长期性C.连续性D.示范性【答案】A【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因此,A项正确。1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育管理改革B.教育评价改革C.教师管理改革D.课程改革【答案】D【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13.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

6、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14.依据教学大刚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参考书【答案】C【解析】略。1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管理工作D.后勤工作【答案】B【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1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答案】A【解析】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7、活动。1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固性原则【答案】D【解析】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是该原则的很好体现。18.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系统的信息的方法是( )A.实践法B.谈话法C.参观法D.授法【答案】D【解析】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9.我国

8、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答案】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0.测验能够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是测验的( )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答案】C【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21.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 )A.教研室主任B.年级组长C.班主任D.科任教师【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概念。22.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 )A.了解学生B.制定班级规章制度C.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D

9、.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答案】D【解析】略。23.打过几次针的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哭或躲避。这种现象属于( )(易混)A.无条件反射B.先天本能C.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D.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答案】D【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微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题干所述为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典型体现。24.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100克,至少必须增加2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200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

10、)A.2克B.4克C.6克D.8克【答案】B【解析】韦伯定律指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用公式表示为:K=AI。在本题中,K2/100=1/50;当1-200时,则AI=K1=4g。25.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教室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答案】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更多地被认为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是注意

11、的初级形式。26.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原因是(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C.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D.刺激物的新颖性【答案】B【解析】刺激物之间显养的对比关系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之一.绿草丛中的红花强调的是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7.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A.感觉B.知觉C.再认D.回忆【答案】C【解析】题上所述为再认的概念。28.人们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创造想象B.幻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答案】D【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

12、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29.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答案】B【解析】双避冲突即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的心理状态。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表达的情绪状态是( )A.情调B.激情C.心境D.应激【答案】C【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31.一般以为智力落后者的智商在(

13、 )A.80以下B.70以下C.90以下D.110以下【答案】B【解析】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1Q超过130为智力超常:1Q低于70为智力落后。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32.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易错)A.气质B.能力C.性格D.意志【答案】C【解析】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般认为,个性与人格同义。33.我们学会的游泳、打字、滑冰、投掷等本领都属于( )A.智慧技能B.态度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答案】D【解析】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平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

14、写字、打字绘画,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生产劳动方面的车、刨、磨等活动方式,都属于操作技能的范畴。34.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需要为( )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答案】D【解析】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5.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她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D【解析】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抑郁质。36.由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要( )A.复习方式多样化B.及时复习C.降低干扰D.集中、分散复习相结合.【答案】B【解析】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为了防止遗忘,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所谓及时复习就是在初期大量遗忘开始之前就进行复习。37.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一朝被B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分化C.刺激的消退D.刺激的获得【答案】A【解析】刺激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刺激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