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重难点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614157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重难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重难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地理学重难点第一章绪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 境本身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新经济地理学强调运输成本、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在区位决策中作用的空 间经济分析方法。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在经济发展中人们更加注意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加强了全球与地方的联系。(3)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区域

2、经济发展决策中,公平与效率的关 系是重要的理论依据。(5)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区 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管理、产业关联也对区域发展产生间接影响。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研究;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 环境与治理研究;区域发展研究;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社会问题的经济地 理研究。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 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占据区位的事物)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

3、或资质。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 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通达性:衡量网络中点Z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 量。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是用來 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通常用贝塔指 数来计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为B=E/Vo 地理可进入性: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制度可进入性: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经济可进入

4、性:系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 对外通达性越好,反Z则相反。社会可进入性: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 程度。需求门槛:产品由最少数量的消费者,维持企业最低收入的市场规模。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和互联系的网络。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即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 空间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 有机组合。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在有限空间的竞争; 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原材料因子主要通过运费人小,原材料的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具是

5、在产 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不同的经济活动受原材料的影响 有较大的差异:(1)、不同工业耗材有差异;(2)、原材料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失重 是不同的。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 政府购买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2)、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 础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一特定区域发展。(3)、政府通过制 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4)、政府 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2、区位因子类型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

6、将其定义为 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 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不仅包含可用货币度 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不能用货币测量的非经济因子。以韦们为代表的学者,以成本最低作为区位选择的基本口标,重点关注成本因子。 韦伯将其归纳为运费、劳动力和集聚、分散因子。其后学者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 成本因子可分为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运费因子是以运输为主、随距离的变化 而有规律变化的因子,为区位理论成本研究的基础。而非运费因子,包括诸如劳 动力、动力、水、税金和资本的利息等与投入相关的各种因子以及能够产生集聚 和分散经济的齐种因子。这些因子一

7、般相对比较固定,不表现出随距离规律性的 变化。与成木学派不同,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学派从需求因子出发,重视经 济因子中的收入因子。收入大小与区位主体可能占有的市场地域大小、商品的市 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更大城市成为区位选择的最佳候选地域。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一些非经济因子也不 容忽视,比如决策者的行为、决策者的个人偏好、决策者的出生地,以及区位决 策的模仿、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军事上的考虑。在这些因子作用卜进行 的区位选择-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

8、的满足。3、试述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 口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土地的口身特征主要表现为 自然特性,包括空间位置、与口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土地的形态以及土地的 地表物质构成。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土地利用 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 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的自然产出力 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特性,但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

9、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向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 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 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不同的工业类型耍求不同的土地条件,大规模工业 生产活动需要地势平坦、面积大且承压力强的土地,一般布局于在郊外地区;另 一些工业,如服装、出版、印刷工业等,不需要大量土地和建筑,且收入回报较 高,故一般位于城市区位。城市区位型工业的空间受益,随着距市中心的距离增 加而急剧下降,因此只有在距市中心较近的区域布局才有可能获取收益。因此在 城市内部,曲于不同上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存在差异,城市内部上地利用 将形成较为显著的圈层分化

10、。4、试述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部门的支 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即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中产业环境至关重要。构成 产业环境的要索很多,如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 境等。麻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供货商地理位置相邻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 而且提供了紧密合作的条件,有助于种种正式与非正式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共同 设计和开发。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互补产品指的是消费Z间有连带 关系的相关产品,互补产品的地理集中可以相得益彰。第三,有利

11、于专门化服务 设施和机构的发展。相关行业的主要企业集聚一地,可以造就具有规模经济的生 产,从而使得为其服务的专业学校、专用工具厂、专业服务机构等的生存发展成 为可能,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相关企业地理相邻能够大大增加企业决策者面对面、门对门接触的可能性,将极 大地促进非正式的信息交流,从而激发新的创意和思路,促进创新。相关行业的经济活动有相当强的外部经济效果,而这种外部经济效果的作用是有 地区限制的,往往只作用于相关行业所在的本地区。这就要求相关行业企业在地 理位置上相邻。大量产业活动在一个区域中互为相关、互为条件、相互集聚,有 利于经济活动的兴起和

12、发展。5、试分析交通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牛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 最大化的基本口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木以及交通便利程度成为影响 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 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两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 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以起到减少运费的 作用。运输方式不同,运费就随之不同。站场成木一般是水路高于铁路,铁路高 于公路;但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则是公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水路。因而,公 路适合短途运输,铁路适合中途运输,而水

13、路则适合远途运输。运费乂会由于定价制度不同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 远距离衰减定价和均一定价。距离比例定价,现实中不采用;区段定价为很多交 通部门采用,区段内运价相同,经济活动在各运价区段的端点最为有利;远距离 衰减定价,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 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 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而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是并不是

14、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 就-定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即综合考虑连接度和 通达度指标。交通网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有多种表示方法,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 算与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Z比。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Z间移 动的难易程度,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來衡量。通达指数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 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是用來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度与联系水 平的指标。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髙,通达性越好。交通网路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区域的绝对地理 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其相对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可

15、 达性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章农业与T业区位理论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 的优势,影响或作用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经济活动的因子。从工业区位论 角度讲,也即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 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于特定地点的因素。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原料指数:等于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 量。等费用线:从某一点出发,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呈同心圆状。临界等费用线: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 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耕作极限:当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

16、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可能。随 着距离增加,运费也增加,地租收入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的那个点即位耕作极 限。地租曲线:曲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即为地 租曲线。逆杜能圈: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对农 地的资木和劳动投入比较少,并有可能放弃耕种或仅进行临时性的耕种;而远离 城市的农民,则由于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较多,并从事相对 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土地经营,从而形成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 土地利用模式。(离城市越近,投机预期导致对农地的投入少;远离城市的农地, 集约度高。)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人化,农场经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间 配置。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 用一般理论的基础。经济地理学其理论基础为区位论,它是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