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612573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及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1、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何时开始?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教基( 2001 ) 17号为标志, 从2001年秋启动课改工作。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1) 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2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什么是课程?课程本质的观点有哪些?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 (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 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 气氛等。课程本质的观点包括:(1)、课程是知识;(2)、 课程是经验;(3 )、课程是活动4、课程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2、?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1) 、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 、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 、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根本任务、基本精神?(1) 、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 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

3、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 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 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功能)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

4、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 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 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 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实施)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 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

5、方、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 程管理)(3)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 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4)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次“课改”的 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这次“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这次“课改”的灵魂。6、九年一贯制课程的基本理念(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2) 、强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3 )、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4) 、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 必修课程;(5) 、新课程并没有放弃基本能力的训练;

6、(6) 、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二、数学课程标准7、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一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 关于数学的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县,能够帮助 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 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 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 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 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

7、、思想、方法和语言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 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 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 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4) 数学教学与教师角色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

8、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 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主 人,教师是数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 评价的改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 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 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 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 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 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6 )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

9、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 以及学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 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 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 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 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 性的数学活动中去。8、数学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 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10、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 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 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阐述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 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 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 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 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 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

11、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 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 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 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 阐述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

12、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 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 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 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 惯。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 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 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 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9、数学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是什么?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知识与技

13、能第一学段(1 3年级)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 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 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 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第二学段(4 6年级)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 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 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

14、方 程表示简单 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 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 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 图等技能。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 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 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79年级)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 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 代数式、方程、 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经历探索物体与

15、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 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的 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 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 识图、作图 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 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 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 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数学思考第一学段(13年级)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 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 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 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第二学段(46年级)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 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 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 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