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57678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亮人文之炬烛照化学课堂一、人文精神: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追求在人类教育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教育价值的选择贯穿其中,教育史其 实就是一部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和追求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指出:不能用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来完全 代替个体身心发展的价值。1事实上,教育只有首先注意并实现了每个个 体发展的真实价值,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价值。教育价值应表现在相 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推动社会前进的科学价值和提升个体存在品位的人文 价值。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三维目标一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将个人的情感育成、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 结合起来,使人在

2、生命成长过程中同时领悟到人的价值和使命:不仅要在 尘世间建功立业,还要享受作为人的欢乐,使人体验到做人的骄傲。教育只 有使人感受到了充实、希架和快乐,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化学学科教育中实现人文价值理想,是新课程人文理念的直接体 现。2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契合时代的精髓和神韵,是新课程理念的内在 追求,人文情怀乃是化学教育的应有Z意。二、挖掘生成:化学课程人文教育存在多种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应“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 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的积极作用”。3化学虽然是一门实证性自然科学,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和 枯燥,但其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十分丰

3、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和生成。1. 从化学知识本身挖掘人文内涵任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产物,再抽 象的知识一旦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它就会鲜活起来,就会充满人的智慧 阳光,伴有人的生活情趣。知识的背景化处理、知识发现过程的回忆和再 现、知识的拟人化展示都可以使知识“人”化起来,使知识充满人性地走 向学牛,让学牛在被“卷入”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存在。女口,安全炸药 的发明浸染了诺贝尔及其家人的血泪,人们当时把这项目试验看做是灾难 和“瘟疫”,诺贝尔全家被迫迁到海上过着“游居”生活,而诺贝尔坚持反 复试验最后几乎炸死了他的全家人;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爱惜 一朵美

4、丽的紫罗兰,用水冲洗溅上盐酸液滴的花瓣,无意中发现了石蕊指 示剂。这样的化学知识所带给学牛的人文感染无疑是深刻的。2. 从无数化学家身上釆撷人性的光辉在悠久的化学科学发展史上,无数化学家创造了科学传奇,也留下了 他们身上不可磨灭的人性光辉,化学教师应善于采撷这样的光辉,在传授 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带给他们美好的人文体验。例如,谈到居里夫人,很多 人首先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即因成功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而两 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卓越成就。而在居里夫人的追悼会上,爱因斯坦盛赞的 却是她的伟大精神:“居里夫人的甜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 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5、4爱因斯坦的 这句话意味深长,他指出了这种人文精神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巨大价值。 如果教师结合知识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中光彩照人的化学大家,走进 他们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与大师交流对话,这怎能不激发起学生为人 类创造文明的科学情感呢?像这样的化学史实是创设人文教育情境的绝佳 素材。3. 从人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中培养积极的人文态度当今,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受到破坏,这与化学有关系吗?化学给人类 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的关怀又如何?化学如何在解决环境问题中 发挥作用?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化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化学能够使人类受益,但有些人却借助化学制造了灾难,如,不法商贩用工 业

6、酒精制造假酒致人死命,用有毒的矿物油给霉变陈米“化妆”,化学博士 制造冰毒谋取暴利,天之骄子用硫酸试验无辜动物这些问题和现象, 无不说明人类与化学密不可分,无不蕴藏着巨大的人文教育价值。化学教 师应善于挖掘和整合这些教材中没有的人文教育资源,培养学牛健康、积 极的人文态度,实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总之,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生成方式、生成 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赖于化学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利用。三、活化知识:连接学生认识和情感的起点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世界,知识就会变得“冰冷”,学生就会感 觉,化学知识只是一堆抽象的符号而已,枯燥无味,学习化学就像在“卖苦 力”。贯彻新课程标

7、准倡导的人文精神,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改变知识的形式, 将抽象的知识活化,把鲜活的人文教育资源,连接在学生认识和情感的起 点处。这样,才是用人道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用艺术的策略给予学生以精 神给养;而不是反复、机械地“填灌”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获得知识 本身,忽略了培养英人文修养。例如,关于氨气的合成,教材有这样的陈述: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 存在的条件下,氮气N2与氢气H2可以直接化合,牛成氨气NH3,并放出热 量。这个反应是个可逆反应,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合成氨。 (N2+3H22NH3)如果仅仅这样展开教学,恐怕无法接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 于是,笔者引入化学家哈伯的牛平故事,5

8、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和热情。材料一哈伯?合成氨?诺贝尔化学奖现代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生产,它往往会耗尽土壤中极为重要的含氮化 合物而导致土壤贫瘠。为了给土壤补充含氮化合物,给不断增加的人口提 供更多的粮食,利用空气中的氮补充于土壤,是不少化学家耗费很大精力 去寻求的理想的人工固氮方法。有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染料商人家庭,从小学握了不少 化学知识。他还到外地求学,做过著名化学家霍夫曼和本生的学生。他不 迷信权威,勇于追求与探索,终于成功地设计出一套适于高压实验的装置 和合成氨的工艺流程,这就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工固氮技术,这是化工生 产实现高温、高压、催化反应的第一个里程碑。合成氨的

9、原料来自空气、 煤和水,是最经济的人工固氮方法,它给世界农业发展带来了福音。这位化 学家被赞扬为天使,他为人类带来了丰收和喜悦,堪称“用空气制造面包的 圣人”。他就是20世纪初世界闻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一一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 o 191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因合成氨的发明, 授于他诺贝尔化学奖。再如,关于硝酸的用途及氨的化学性质,教材有如此陈述:硝酸是一种 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等;在通常情况下,氨在氧 气中不反应,但在催化剂(如钳等)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0和 H20,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 (4NH3

10、+5024N0+6H20)笔者在教学时,引入了如下材料,引发了学生对如何利用化学技术的 关注。材料二哈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化学史上,关于哈伯功过是非,世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这是为什么 呢?作为合成氨工业的奠基人,哈伯深受当时德国统治者的青睐,他数次 被德皇召见并委以重任。1911年,他担任了德国皇家化学研究所所长兼柏 林大学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哈伯参与设计的多家合成氨工厂已 在德国建成。当时唯有德国掌握并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这也促成了德皇威 廉二世开战的决心。当时协约国对德国进口智利硝石(牛.产硝酸以制造炸 药的原料)实行严格封锁,外国首脑和军事专家曾预测:德国有枪无弹,战 争将

11、很快结束。不料,合成氨的成功使德国含氮化合物自给有余,从而延长 了一次大战的时间。显然,哈伯合成氨工业的成功给人类带來了战争和死 亡的灾难,这大概是他料想不到的。材料三哈伯?毒气?科学与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徳皇要哈伯全力研制新的化学武器,哈伯又 兼任了化学兵工厂厂长,他首先研制出军用毒气一一氯气罐。一次战役中, 德军将上百吨氯气吹放至法军阵地,致使法军5000多人死亡,15000多人中 毒致伤,哈伯因此受到德皇嘉奖,但遭到各国科学家的强烈谴责。从此以后, 西方各国竞相研制使用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造成近 130万人的伤亡,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从这点意义上说,

12、哈伯成了人类的罪人。哈伯夫人曾经在科学事业上一心一意地支持丈夫,但面对血腥的现实 她绝望了,在劝阻哈伯研制另一种毒气一一芥子气毫无效果的情况下,这 位充满博爱之心的伟大夫人含恨自杀了。这样的教学触动了学牛的内心世界,他们不仅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难点, 还从中受到启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 带来不幸和灾难,哈伯和他的合成氨技术、化学武器就是如此。人类要想 掌握、操纵好这把利剑,就必须要有博爱的人文精神。可见,“活化”书本知识,才能使学生对科学的人文内涵有真正的认识, 从而完成理科教学的人文情感培养。参考文献:1 叶澜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22-324.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3:2、2.4 海伦?凯勒等.相伴一生的伟大传记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 社,2007:5.5 罗尔德?霍夫曼想象中的化学一一对科学的反思M上海:上海 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66-68(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