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55310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浅谈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初探【摘要】朗读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培养语感,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多年的语文教学, 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在此,我对语文朗读教学作初步 探讨。【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朗读教学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就是说,“读”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 义”。如今,在实施素质教育之际,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 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现 象,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觉得自己如果讲漏一点、 讲少一遍,学生就可能学不会,一定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讲得通 透

2、明白。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还存在吗?更谈不上发展学生 的个性了!所以,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精讲多练”。我觉得在练中, 一定要突出“多读”。然而,目前课堂上的朗读普遍存在以下的一些 不当地方: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 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 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 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 啪 ”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 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即使让学生回家预习,能够做到的 又真正的少

3、之又少。二、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 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 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三、朗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 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 一分子会读四、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

4、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 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 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 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 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教学时,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时间从哪儿挤呢?精心设计问 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有的课文浅显易 懂、语言平平,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 多读为妙。不过,朗读教学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五、加强朗读示范,激发学生兴趣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班级的朗读风气作用很

5、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电化教 学,让学生倾听录音和模仿进行朗读。教师指导要切实中肯,在学生 朗读前,根据课文特点,具体地从朗读速度、停顿、语调方面一一给 予指导,使学生把握朗读要领。在学生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六、注重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读书读书,书,就是要读。不但读,还要读好。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技巧 的指导。 第一,对比导读。先让学生在浏览全文、整体了解文 章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读,再放一放同一篇文章的朗读录音, 然后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应该怎么读:哪些地方该轻读或重读,哪些地 方该快读或慢读,语调是抑还是扬,“气”是断还是续。这一环节非 常重要,切不可操之过急,

6、必要的话,可以将录音一段一段地反复播 放,让学生边读边揣摩。 第二,理解导读。学生对文章已经有 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应该怎样读出文章的感情, 最好让学生交流朗读技巧,并且说出之所以这样读的理由。这样做, 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又能收到丰富学生想象和 联想能力的效果,同时还避免了机械单一的催眠式的分析讲解。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提高了掌握朗读技巧的能力。七、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定,但各种形 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在教学 中,我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

7、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根据文章 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 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戏剧文学, 则分角色朗读。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 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的快感。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 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让学 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 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 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 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的语感

8、能力。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 全身心进行品读,从而享受读书的乐趣。学生对文章意蕴的理解,内 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散文朗诵、 广播中的诗朗诵,并要求他们进行模仿训练;开展朗读比赛、诗歌朗 诵等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八、精选练点,锤锤有声。有人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 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朗读,按 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正确,即读音正确, 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即正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 传神,即能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因此, 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 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 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朗读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历代名家与朗读结下不解之缘的又不乏其人。唐 朝的白居易小时侯昼夜苦读,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月氐。宋朝的朱熹 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可见 初中语文朗读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