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5269252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五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参考答案:C2.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

2、脂肪最丰富参考答案:D3. 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参考答案:A4.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类 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参考答案:D5. 在不损害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去除其细

3、胞壁 A蛋白酶 B盐酸 C纤维素酶 D淀粉酶参考答案:C6. 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参考答案:B7.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结构及其组成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含有DNA、RNA C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参考答案:D8. 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元素的是( )A. 酪氨酸酶 B. 葡萄糖 C.DNA D.RNA参考答案:B9.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

4、素含有镁元素 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参考答案:C10. 一般来说,参与小麦体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叶绿体A. B. C. D.参考答案:A11. 在真核细胞中,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是 (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骨架 D蛋白质参考答案:C12.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 则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四分体数目为: A. 0 B. 23 C. 46 D.92 参考答案:B13.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

5、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没有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 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D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编程性死亡参考答案:C14. 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参考答案:C15.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核酸 C蛋白质 D糖类参考答案:B16. 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经a、b 形成和属于细胞增殖 B.与细胞核DNA 相同,蛋白质种类不同 C.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 D. 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参考答案:D略17

6、. 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B. 镁是植物细胞的液泡中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C. P是组成磷脂、核糖及核酸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D. H元素在细胞内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参考答案:A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含有N元素,N元素被生物吸收后,主要用于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含N的大分子物质,A正确;镁是植物细胞的叶绿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B错误;P是组成磷脂、核酸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核糖等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不含P元素,C错误;C元素在细胞的干重中含量最多,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D

7、错误,所以选A。18.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B. 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加倍C. 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减半D. 染色体复制完成时,DNA分子复制不一定完成参考答案:C19. 下面为某人体内几类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Ba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参考答案:D20. 20世纪80年代初,Cech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

8、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ADNABRNAC染色体DATP参考答案:B【考点】酶的概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解答】解: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根据题干中“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可知推出,“核酶”是指某些RNA,A

9、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21. 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 A细胞-个体 B细胞一器官一组织一系统一个体C细胞一组织一系统一个体 D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参考答案:D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 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参考答案:C

10、23.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 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参考答案:A【分析】依题意可知:本题是对细胞癌变的原因及其癌细胞特点的考查。理清相应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据此分析各选项。【详解】细胞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A错

11、误,B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如果细胞中的染色体受到损伤,导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随着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一起丢失,则可能会出现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C正确;综上分析,癌细胞中遗传物质(DNA)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只要相关的单一基因突变就能引发细胞癌变;事实上,细胞癌变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本题的难点在于对C 选项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的理解;如果能联想到“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存在平行关系”,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24. 下列有关细

12、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有些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 细胞核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D.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完成复制,数目加倍参考答案:B细胞核是活细胞进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有些蛋白质,如RNA聚合酶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正确;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C错误;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完成复制,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25.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参考答案:A26. 下表中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错

13、误的是 ()选项细胞结构功能A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与病菌D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场所参考答案:D27. 若把变形虫的核从其体内取出,则变形虫应表现出 ( )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停止伸出伪足,但在几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动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 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反复进行数次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变得更加旺盛参考答案:B28. 果蝇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等数量的种群(108)来说,出现的突变数是210410-510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