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35092188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开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下面是OK的一些关于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

2、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开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开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开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效劳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开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xx年美丽乡村建

3、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标准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到达10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方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水平,集中居住

4、农户到达100户以上。二是推进民居房改造,完成示范村住房改造3户,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清理工作,盘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大力整治私搭乱建住宅等,鼓励农户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鼓励村级组织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展新农村建设。三是推进农村节能节材,畜禽养殖场(户)沼气利用技术普遍推广,农村路灯太阳能供电、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综合利用进村入户。四是推进根底设施配套,推进农村联网道路、农村水利根底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平安、泵站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大力开展塘坝扩挖、沟河清淤等工程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的要求,统筹建设农村社区公共效劳中心,

5、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培训、托老、通讯等公共效劳。 3、积极实施“农村生态文化培育工程”。一是开展宣传教育,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创立活动的重要内容,开辟生态文明橱窗等生态文化阵地,运用村级文化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培训活动,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气。二是转变生活方式,开展绿色家庭评比等群众性生态文明创立活动,引导农民倡导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并重,加强农村社会和谐化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事会”等基层经验,调节农村多种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

6、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一是建设农村环保设施,开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等工程建设,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整治覆盖面要占全村的70%以上,其中垃圾收集要全域覆盖。二是推进连线成片整治,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编制农村区域性路网、林网、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网、污水治理网的一体化建设规划,分步开展沿路、沿河、沿库区、沿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结合,共同推进根底设施的配套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景线。三是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协助开

7、展村庄绿化,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加大农村景观林行动的力度,村庄绿化率平均值到达20%以上。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召开协调会,落实工作措施,通报工作情况。要在工程安排、财力分配、组织管理、公共效劳等方面优先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层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工作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党政领导重点联系、综合部门统筹协调、主管部门具体指导的整体推进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

8、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表达政府积极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那么。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的创立工作。乡财政逐年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并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二是建立“整体规划、资源统筹、分步实施”的建设机制。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那么,依据我乡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以“产业开展”规划、“交通开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编制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要整合现有的各类资源,向重点村、重点镇乡、示范带集中投入,逐步扩大建设面、

9、提高精品率,有序推进,亮点连线成片,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优先、一村一品、打造精品”的开展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广阔农村的全面开展和农村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作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业的开展,因此要把农村产业开展作为美丽乡村规划和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要根据宜工那么工、宜农那么农、宜商那么商、宜游那么游的原那么,对农村产业开展进行规划,开展区域特色产业,打造精品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 3、加强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营造浓厚气氛,形成整体合力。要发动

10、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信息效劳,开展共建共享的农业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立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流通到旅游效劳等多环节全覆盖的网络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 4、加强监督考核。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制定“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方法,细化考核指标,使各项工作目标具体化和责任化。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年终由领导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补资金。对“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根据镇党委围绕“活力xx、生态xx、文明xx”三大目标,开展新兴产业

11、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城建设三大行动的总体思路,按照xx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纲领(20XX-20xx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xx三个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繁荣、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今后三年,xx镇将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 农村建设,努力把xx镇新农村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产业集聚区生态化的后花园,成为生态、文化、田园风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的新型代表,成为继九峰山、紫石片区之后的全区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典范。 二、实施原那么和方法 (一)规划指导。专门组建包括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土、 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内

12、的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开展xx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镇农村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镇绿化景观设计整体规划等规划设计工作,为xx镇新农村建设指明方向。 (二)根底先行。把根底设施放在主导的位置,全面加快交通、配套设施、旅游接待设施等城镇根底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功能。 (三)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历史底蕴与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突出海洋文化,提升文化内涵。 (四)生态优先。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着重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开展道路。 (五)示范引导。根据总体规划和村庄特点,分类确定试点村(社),分

13、别在村庄环境整治、“农家乐”旅游开展、村落文化打造等方面选择试点村(社)、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一批示范村庄、示范经营户、示范农户。 三、重点工作 根据总体目标定位、实施原那么和方法,三年内重点开展根底、文化、环境、产业四大工程,全面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根底工程。根底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开展农家乐旅游的根底。根据总体规划及各项具体规划,进一步梳理全镇各村(社)水、电、路及配套设施工程,按照轻重缓急的原那么,明确近三年重点实施工程。(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建办、各村社) (二)文化工程。充分挖掘并保护各村社的历史文物、文 化素材,设立具有xx特色的海洋文化、农耕文

14、化展示馆,突出主题,完善细节陈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标志系统的建设,设计优质、吸引一定客源的游览线路,强化洋沙山风景区管理和沙滩文化打造,实现文化内涵提升与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社事办(文卫)、文体站、各村社) (三)环境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改善村庄整体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违章建筑、危房、破旧房屋的撤除力度,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由村(社)集体收购、收租的形式,统一撤除后的边角地,拓展村庄开展空间。探索建立效劳外包的方式,提升洋沙山风景区管理水平。(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城

15、管办、行政综合执法中队、各村社) (四)产业工程。全面实施xx镇新兴产业建设行动,推进镇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现代信息业、国际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效劳业等新兴产业,加快开展优质、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大力开展休闲旅游产业,构筑一、二、三产业协调开展的产业体系。(牵头领导:周庆海、王国芳。责任单位:经济办(工业、农业)、招商中心、旅游办、各村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由镇长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挥协调各项工作任务的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协调,从工程设计、工程安排、工程布点等方

16、面进行统筹把关。具体工作任务逐一落实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重大工程分别组建工程专项工作组,确保各司其职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工程推进的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建立健全考核鼓励机制,加强对各单位、各村社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二)多措并举,保障要素。加强工程包装,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优化镇级财政投入结构,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整合利用现有投融资平台,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城建建设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强化管理,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镇招投标中心运作制度,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工程前期工作和施工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一批新的城镇景观和一批精品旅游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