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5077745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学论文浅谈林亿对内经的校勘与训诂内经的训话与校勘,源远流长。自齐梁人全元起着内经训解起,(此 书已佚)隋朝杨上善在太索中开创宏纲大例,中经唐代王冰在“索问注中 的“迁移”“加字” “分篇,“冠冃”“削繁”,至北宋林亿走上了愈趋细密、 完备、成熟的阶段。林亿,北宋人,官至光禄卿直秘阁。宋史无传。嘉袖年间(10561063)宋仁 宗诏儒臣校理医书,与掌禹锡、高保衡、孙奇等共同校理了素问神农木草 经甲乙经金医耍略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七、八部重要医学 著作。中国医学名人志记载说:林亿由此而“医名大着。”对于医经校理,林亿的态度十分认真严肃。先是“搜访中外,衷集众本,寝 寻其义.正其讹外”,继而“

2、乂采汉唐书录古医经Z存于世者,得数十家,叙而 考正焉。”在此基础上,乂进行了 “贯穿错综,磅礴会通,或端木以寻支,或溯 流而讨源”(见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等一系列校勘、训沽工作,仅素 问一书就取得了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的巨大成果。林亿深 知校勘的重耍,所以在医籍整理中“一言去取,必有稽考,”开创了医经校勘的 良好风尚,同时在训话方而,乂有其特色及新的发展。下而仅以素问新校正 为例,试加粗浅分析。一、分析句读分析句读,也是医籍训话的内容Z-o不过这种分析是通过综释全句來进行 的,细心的读者,透过注家的释文,即可明白句读所在,比如:太素:“风雨 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杨上

3、善注:“虚邪,即风从虚乡来,故日虚邪。风 雨寒热,四时正气也。四时正气,不得虚邪Z气,亦不能伤人。”根据杨上善对 全句的综鄴,我们可以将上段文字句读如下:“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 人。”林亿在校书中继承了这一传统,把句读分析Z语明确引入新校正当中,做为 校勘的重耍内容很有其特色。例如:“疟者,风寒Z气不常也,病极则复。 至病Z发也,如火Z热,如风雨不可当也。”一疟论篇新校正:按甲乙经 作“疟者,风寒Z暴气不常,病极则复至。”全元起本及太索作“疟者:风 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林亿在这段文字的校勘中,根据甲乙太素、 全元起本的共同点,得岀了 “至夕连上句,与“王氏Z意异”的结论。乂如:

4、“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一气厥论新校正:按甲乙经、 “入”作“乂” o王氏注云善食而瘦入也,殊为无义,不若哎甲乙经作“乂”, 续连下文:再如:“当其时反腰椎痛,动转不便也,厥逆。”一五政常大论新校正:详“厥 逆”二字,疑当连上文。这些句读分析,表现了林亿很篙命痞舍素养,即当文字不通达时,不是强为训解,而是首先对句读加以校正,这也是林亿比王冰高明的 地方。乂如:“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阴阳应象大论王注:故审尺寸,观浮沉,而知病所生以治Z也。林亿在校正中没有对王冰的注释加以评论,而是首先提正句读:“按甲乙 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

5、此为句。”因此,这段文字应改读为“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句读一正确,文字条理畅达,寓意通哓,也就毋庸费辞了。二、辨析词义林亿在校勘中十分注意形讹而造成的错谋,并能根据占音学來正讹。如:“人 迎与寸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Z脉赢,不能极丁天地Z精气,则死矣。” 六节脏象论新校正:详赢当作赢,脉盛四倍已上,非赢也,乃盛极也。古 文赢与盈通用。林亿在这段文字中运用理校Z法,对上下文析以医道Z理,得出“赢”乃“赢” Z形讹的结论。同时指岀了 “赢”乃“盈”之借字,详考古音, 赢、盈均为耕韵,喻母,例得通借。“血实宜决Z,气虚宜掣引” 一阴阳应象大论王注:掣读为导,

6、导引则气行条畅。新校正:按甲乙经掣作掣。在这段文字中,林亿看岀了掣乃 掣Z形讹,掣,月韵昌母;导,幽韵定母,掣与导是双声字,所以才能如王冰所 注“读为导。”此处同样表现出了林亿明丁训话,以训话指导校勘的水平。林亿在正形讹吋并未忽视驳正误注,对词义进行了准确的话训。女口: “在声 为歌,在变动为秽,在窍为口。”一阴阳应象大论新校正:“详王(冰)谓 哆为哆隐,隐非哆也。按杨上善云:“秽,气作也。”林亿深知杨上善明于训话, 对词义的注释往往十分准确。所以引用杨氏的注语來匡正王冰的缪课。说文: “哆,气悟也。”段玉裁注:“悟,逆也。”哆正为气逆Z意。乂 “溺黄赤,安卧者,黄疽。”一平人气象论王冰注:疽

7、,劳也。新校 正:详王注以疽为劳,义非。考说文:“疽,黄病也。”林亿对词义的这些驳 正,不仅继承了杨上善在词义训释上的严谨态度,而且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脾病者,日映慧,日出甚,下哺静。”一脏气法时论新校正:按甲 乙经日出作平日一,虽FI出与平口时等,按前文皆云平旦而不云日出,盖FI出于冬夏Z期有早晩,不若平日一之为得也。“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一通评虚实论王注:逆,谓涩也。新校 正:详王氏以逆为涩,大非。古文简略,辞多互文。仁言滑而下言逆,举滑则从 可知,言逆则涩可见,非谓逆为涩也。上述对“日岀”与“平旦”;“逆”与“涩” 的分析和揭示,可以说是深得素问用词Z妙。耍做到这一点,

8、必须兼通文理、 医理,并且耍虚心涵泳。难能可贵的是林亿在词义的辨析上还注意到了文同而义 殊,文殊而义同的现彖,进行了词义的系统归纳。如:“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一五运行大论新校正:详木Z政散, 平木Z政发散,木太过Z政散土不及Z气散,金Z用散落,木Z实散落,所以 散Z异有六,而散Z义唯二:一谓发散,是木Z气也;二谓散落Z散,是金Z气所 为也。乂 “水其化为肃,其虫鳞,其政为静。-五运行大论新校正: 详水Z化为肃,而金Z政太过者为肃,平金Z政劲肃,金Z政肃杀何也?盖水Z 化肃者,肃静也。金Z政肃者,肃杀也。文虽同而事异者也。乂 “其脏心肺,其 虫羽鳞,其物脉濡。”新校正:详脉即络也。文虽

9、殊而义同。林亿的上述辨析是十分精辟细密的。在医经校勘中对词义进行如此系统、完 整的归纳,可谓首创,它标志着把祖国传统的语言学运用于医经校勘Z中己经达 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不能不对后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三、阐述语法在医经训话中注意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王冰已开其例。不过林亿对王冰在 训话中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乂进行了更为审慎更为明确的分析与阐述。如人们 时常引用的“高粱Z变,足生大丁”这句话,王冰把“足”视为名词,将全句析 为“丁生于足”,而新校正则指出:“按丁生Z处,不常于足,盖谓高粱Z变,浇生大丁,非偏着足也。”林亿 通过自己的细密思考,以“饶”释“足”,提示读者:“足”乃是起修饰作用的 词语,

10、全句意为“常生大丁” C 乂“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少、当肉烁也。”一 逆调论新校正:详如炙如火当从太素作如炙丁火。在此句中,林亿认为当从太素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体会到“丁火”这个 介宾词组,是对“如炙”的补充与说明。乂如:“其民陵居而多风” 0 异法 方宜论王注:居室如陵,故曰陵居。新校正:详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 风也,不必室如陵矣。说文:陵,大阜也。林亿以民居高陵”释“陵居”,其准确性令人惊 叹,释文把“陵”在句中的作用,说得如此清楚,跟今日所谓“名词做状语”的 解释,不差分毫,其校正的精深于此可见一斑。四、提供异文林亿在校勘当中,十分注意异文的提供。如:“歧伯日:诸言形,形乎形,冃

11、冥冥,问其所病。”一八正神明论新校正:按甲乙经作扣其所痛,义亦 通。这种异文的提供,看似无关宏旨,其实却为我们今天进行理校提供了丰富的 材料。如:“窘乎哉!消者瞿瞿,熟知其要,阂阂Z当,孰者为良! ”一灵兰秘 典新校正:按太素作消者灌灌。究竟应是“瞿瞿”还是“灌灌”呢,只要 我们运用古音Z学去加分析,其异文的是与非是不难断定的。上句:灌,药韵定 母;要,宵韵影母。港要两字迭韵,而瞿字,角韵群母,相差甚远。下句:当,阳 韵端母;良,阳韵来母。当,良两字亦迭韵。根据全句用韵的特点,我们可以判 定林亿所提供的异文是正确的。乂如“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相气乃浮。” 一生气通天论新校正:全元起木做

12、连枢。元起云:阳气如连枢者,动系也。王冰在此句中,对“欲如运枢”,未加解释。全元起把“连枢”释为“动系 也”即动Z所系Z意。我们在对这一异文的分析时,必须严循前人Z例,运用训 话之学,对词义进行准确的注释,才能分清正伪。说文,连,辈也。辈即是 车,所谓连枢者,即车之枢轴。车轴月以运轮,所以谓Z “动系”,阳气司全身 Z运劝开阖,故比Z为“连枢”。除此以外,林亿的新校正对王冰引文岀处多次 加以勘误,其旁征博涉的占书,不少已经散佚,这些都为我们整理中医典籍,进 行辑侠钩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此乂堪称林亿的一大贡献。以上是对林亿新校正的粗浅分析。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林亿在医经训沽校 勘中,不仅承袭了杨上善开创的以汉学释医经,以话训通校勘的风尚,而且以口 己的卓识博学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在整个宋代可谓独树一帜,无怪章太 炎先生在医林评议中盛赞他可比Z汉代李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