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泮中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材料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9.58KB
约28页
文档ID:234997177
泮中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材料_第1页
1/28

泮中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材料政府篇1.止城乡洋生共亨公共资源的阳光寿阳县人民政府2致力教育公平 加快城乡教育-体化进程左权县人民政府3.以改革为动力 优化教育资源配宜榆社县人民政府讣城乡学生共亨公共资源的阳光寿阳县人民政府寿阳县是一个山区小县,国土面积2100平方公里,辖7镇7乡,206个行政村,总人 口 22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58所,其中初+ 13所,小学4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 所,高中阶段学校4所,普通髙中与职业髙中各2所全县教职工2102名,在校学生25299 人随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寿阳县委、县政府把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民生工程Z首,白觉担当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依法增加财政性教 育投入,优先保障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初步实现了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维护了教育公 平,促进了社会和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人幅增加教育投入寿阳具委、具政府坚持把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承担起为 义务教育埋单的责任,实现了由保证学校运转向保证学校发展的跨越主要做了六件事全而实现三个增长2008-2010年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具级配套资金分别达到 679.43万元、776.27万元、1002.89万元,比上级要求多配套251.35万元、319.59万元、 525.97 万元;2008-2010年,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分别 为17.92%、287%、1.33%;生均教育经费增长率分别达到31.97%、40.6%、20.69%; 生均公用经费由2008年的668元增长到2010年的986元 超过省定标准,教育经费全部 实现了“三个增长蔦而且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全额拨付,齐项专项经费全部落实到位,并 始终坚持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向薄弱乡镇和薄弱学校倾斜的原则。

二) 乡镇中心校经费纳入财政保障体系从2007年开始建立了为乡镇中心校拨付公 用经费的投入机制,极人解决了乡镇中心校有机构、有人员、无经费的困难当年为14个 乡镇中心校每校拨款2万元,从2008年开始,乂为每校增加至3万元公用经费三) 捉高生均取暖费标准,率先实现县城、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一个标准2010 年,投资484万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每人50元取暖费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了 60元,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取暖标准达到110元并按农村转移支付实际生均标准给县城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补助公用经费,是晋中M首先实现具城、农村洋校生均公用经费-个标 准的县区四) 免除二类教材费从2009年起,在国家提供免费教科书的基础上,具政府设立 100 )}元专项资金,丿IJ于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二类”教材费的减免,切实减轻了农民家庭 的负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讥)为农村教师增加岗位津贴在保证教职丁丁资按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外,从 2009年1月起,为山区教师增加山区岗位津贴,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六)为专任教师免费体检从2009年开始,积极落实山政府要求为专任教师免费体 检制度,2010年,财政支出教师体检费75万元,让广人教师感受到來白党和政府的人文 关怀。

二、加大统筹城乡力度积极优化学校布局针对学校数量多、规模小、布点分散等特点,我县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先后展开两轮 人规模布局调整2006年,按照偽中初中城山化、农村小学集镇化”的思路和“先建后撤” 的原则,先厉改、扩、新建了平头中小学、宗艾中小学、南燕竹中小学、城胸小学等18所 寄宿制学校2010年,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囤绕“1城9镇54个行政村”城乡一 体化的思路,统筹部署学校布局调整,加人撤并力度,全部取消了三级复式教学点两轮布局调整下來,到2010年,我具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由1998年“两基”验收时的560 所调瘵为58所,形成了“以寄宿制学校为中心,辐射周围乡镇村”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框架三、 实施“两大工程”三亿资金投入农村学校学校办学条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从2007年以來,具委、具政府 先后投资近3亿元,实施“两大工程”,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全面改善了学校办学条 件,让农村学生亨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一) 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超设工程2007年,投资245 7J元,实施了全县所有寄宿 制学校暖气配置工程;2008-2010年,投资1.16亿元,改、扩、新建了城内小校、景询中 学、景尚小学、寿阳四中等20所学校;投资2171力元,为全县中小学校配置课桌凳16891 套、音体美器材28170件、实验器材51套9617件,购置图书125190册、摄影器材10 套、科技实物模型98套;2010年投资245 Jj元 对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和食堂设施设备全 部进行了更新。

二)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1.3278亿元,新建校舍面积104442平方米, 加固校舍面积42832平方米,消除校舍危房面积121656平方米,全具58所义务教育学校 全部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四、 基本实现“班班通”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亨加强教育信息化装备超设与信息化应川工作,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教育发展的新 趋势,更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2008年,政府投资147.08万元,为具城中 小学配备了 408台计算机,建成8个计算机教室,完成73.7力元的县城城域网前期配套工 程,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在全具中小学实现“四配套”(图书资料、教洋仪器、实验器材、 计算机器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远教丁程,2009年乂投资1609万元用于城域网工程截止目前,全具已建成多媒体教室415个、计算机教室61个,配套计算机2765台, 县直中小学、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普及率达到100%,城乡孩 子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亨受优质教育资源五、落实三项硬制度优先保障农村师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Z间的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均衡通 过三项硬性制度的实施,全县中小洋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年龄、学科结构、专业 水平得到优化,有力地缩小了城乡Z间师资水平的差距。

一) 实行新聘教师到乡村任教6年的制度每年按编制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及时 补充新鲜血液,近年已累计招聘251名新教师,薄弱学科教师占到一定比例,其中,音乐 教师15名、美术教师15名、体育教师30名通过此项制度的落实,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学 校师资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二) 实行教师交流制度结合学校编制与学科配置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示范学校 和薄弱学校之间、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Z问,开展了人范囤的教师交流工作2008-2010 年累计交流教师697名,有力促进了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三)在教师职务晋升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在教师职务评聘上,农村教师队伍单列,确保 数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从2006年起,还把在农村、山区、偏远学校任教经历,作 为晋升中、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并对在农村任教满20年的教师,适当降低计算机、学丿刃、 论文等要求寿阳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初步成就,主要归结于“五个坚持J坚持教育优先发 展战略不动摇;坚持财政新增财力川于教育不动摇;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改 革创新工作方式不动摇;坚持向农村倾斜不动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发展目标,更是一个教育发展过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履行 政府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积极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推 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索质教育,力求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为每个学生 提供“公平的优质教育”,切实办好人比满意的教育致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教育•体化进秤左权具人民政府左权具是太行山革命老区、典型的山区具,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具全具辖5 乡、5镇、1个城区管委会,204个行政村、8个居委,总人口 16万,总面积2028平方公 里,有“八山一-水一分出”之称具委、具政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合理布局,完善助学 功能,提高队伍索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致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让更多孩子能够 亨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今年3M,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左权麻田 等学校考察时,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予以充分的肯定一、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一) 超前筹谋,主动作为左权县地处太行山中段,境内山大沟深,人口居住分散, 学校布点多、单师校多、复式层次多;办学规模小、质量效益低,严重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 高和人才的培养适应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1999年以來,具委、具政府 紧紧抓住撤乡并镇、移民并村、行政区划调整这一契机,围绕“一城34个中心村”城镇化发 展思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持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

先后撤并中小学学校325所,全具 中小学由1999年的401所撤并为现在的76所,撤并率为81%o为了让最偏僻地区的贫困 的孩了能够亨受到最好的教育,2001年率先确立了在具城创建优质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思路, 创办了县城西关寄宿制小学,专门招收偏远贫困被撤并学校的学生随片乂在全县陆续创办 T36所寄宿制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网点覆盖全具城乡截止目前,具城内中小学生己达 14840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61.2%, 34个中心村学生8374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 的34.06%两项共计占到全具中小学的95.2%二) 坚持原则,效益彰显在调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推进”和不 搞“一刀切”的原则,坚持撤并学校和方便学生就读两兼顾,始终做到“三个结合”:即学校布 局调桀与校舍安全和危房改造丁程相结合,与新农村婕设相结合,与自身实际和群众意愿相 结合由于规划科学,布点合理,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提升,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 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8%o 2010年,高中教育阶段普及率达到95.1% 布局调整实现了规模办学,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规模化办7和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 的良好局面。

二、 加人投入,建设标准化学校我县以惣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合格县为契机,设立义务教育标准化寇设专项经费,把新 增财力优先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來,累计投资达21亿元,以改善寄宿制洋校办学 条件为重点,实施了“八人工程”,学校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通过了山西省义务教育 标准化建设合格县的验收一) 实施校舍安全和危房改造工程近三年,我具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资达 1.5个亿,涉及学校30所,通过新疑、改造和加固等共消除危房92868平方米,实现了校 舍安全工程“全覆盖”麻出中学、拐儿中学等一-批极具现代气息的农村校园拔地而起,成 为新农村建设的亮丽风景二) 寄宿制学校集中供暖工程2007年投资317万元为全具所有寄宿制学校安装了 锅炉,结束了土炉子取暖不安全、不卫生、不方便的历史,全县1.7力名学生亨受到集中供 暖,受益率达75%o 2008年在具委、具政府的倡导下,全具煤炭企业慷慨解囊,为中小学 捐赠煤炭6800吨,解决了学校燃“煤”之急此厉每年按每生50元的标准,由具财政安排采 暖专项补助拨付学校三) 实施食堂餐厅标准化建设丁程近三年累计投入1400余力元,重点对农村中小 学寄宿制学校食堂、餐厅进行了维修改造。

为寄宿制学校购置了学生用床、柜、餐桌、消毒 柜、冰箱、取浆机、馒头机等设施,大大增强了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服务能力四) 实施课桌凳配套工程2009年具政府将课桌凳配套工程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 事”之一,投资120 7J元新购直课桌凳1万套,全县中小学课桌凳完好率达到100%71.)实施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