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摘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成功地实施 了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的培养探讨并归纳总结工学结合SMT技术 人才培养的主耍特征与实践效果,有助于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培养模式SMT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才 培养方案与模式有其特殊性由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武汉职业技 术学院将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SMT生产 工艺与产品检测岗位人才,并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 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SMT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运行机制,建立了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一、行业调研,确定合作企业、协定相关岗位通过行业调研,我们感到SMT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电子制造业产品 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耍手段,我院确定的SMT人才培养方 案既符合行业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又与学生的职业成长目标相适应, 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合作企业担 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耍职责,学生在合作单位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 系到“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所以,认真审慎地选 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便成为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 至关重耍的第一步我院选择合作单位的标准是:(1)拥有较为先进 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 成功的企业文化及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有利于学生 的成长2)合作企业耍将参与“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 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将参与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作为优化企业员工录用与培养的 重要渠道和措施从学校层面看,这样的合作单位可以胜任“工学结 合、订单培养”工作;从学生层面看,在这样的合作单位接受技能训 练,能获得较为先进的SMT技术技能,感受较为成功的企业文化;从 企业层面看,开展这样的合作有助于解决企业人才流动的问题因此, 建立学校、合作企业与学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最为重要 从2007年11月开始,我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实施SMT技术人才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计划,现已为富士康科技集团输送正式员工 672 人二、 签订协议,明确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任务与职责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需要学院、企业、学生三方 的共同参与。
在实施过程中,三方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各自的 职责,根据职责要求完成有关的教育教学任务我院与富士康科技集 团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企业与学生签订了《富士康 员工聘用合同》以上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各方的权利, 另一方而有利于督促各方履行义务三、 研究制定并落实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我院通过研究其他企业SMT技术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要求, 确定了培养SMT技术人才的知识、技能与索质要求,为课程置换与开 发提供了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计划调整,利用学院与企业双 方的资源优势,采用“411”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即4学期完 整的课程学习,1学期完整的订单岗位课程学习,1学期企业顶岗实 习工作第一阶段:公共文化课、基础课与专业基本技能学习(第一、 笫二学年)此阶段主要根据学历教育的要求,由学院专业课教师承 担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以理论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完成 校内有关实训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 与基本技能笫二阶段:专业技能岗位课程学习(笫三学年上学期) 此阶段主要根据校企双方的订单要求,由学院专业课教师与来自企业 的资深工程师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并重, 学习SMTI艺基础、SMT生产技术、SMT设备与维护、SMT质量管理 等岗位课程。
第三阶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第三学年下学期) 此阶段教学内容按富士康科技集团的要求设置,教学环节根据富士康 科技集团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 工作,由企业确定指导教师,釆用师傅带学徒的方式,在真实的工作 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由公司向学生支付顶岗实习工资学生考核合 格后,由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聘用四、加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过程的管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会有较长一段时间脱离学校环境,第一次 走向社会,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种种人和事,遇 到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问题,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想法只有有针对性 地对实习生加强教育管理,才能保证工学结合教学任务的完成首先, 要抓好入厂前培训我院对学生实施了一周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改变 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学习和实训,具备职业道徳观念,掌握岗 位技能训练前的相关知识和一般技能此举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单位适 应岗位工作要求,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其次,我院与富士康科技集 团拟定了《SMT技能训练计划》与《SMT技能训练进度表》,内容涉及 技能项目、技能内容、训练地点、训练效果、补救措施等再次,学 牛:每人要有《SMT技能训练进度表》手册和《训练周记》,作为考核 学生的依据。
要求学生将每周所从事的工作项目、所学的技能及学习 时数记载于周记本上,送公司指导教师审核后交学院联络教师评阅 这些制度与措施的执行,切实保证了训练计划的落实学院与企业一 起按教学与生产双重标准对实习生进行阶段考核与期终考核,作为录 用员工的依据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促进了专业建设,带 动了课程改革与师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学院各部门管理者及教师 对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如何培养人才、学生需要接受什么样的专 业技术训练等等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识,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师主动 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 职业能力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学院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环境,委派教 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培训,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与业务水平提 高了学牛的职业素质,增强了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从学生角色转换成 员工角色,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毕业生要受到不同程 度的心理冲击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从学习到工作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和困难,帮助学生化解从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转变的心理冲突,已 成为学生就业前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半年的成功企业文化的熏 陶,学生学到了一些在学校不容易学到的东西,包括成本意识、质量 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等。
合 作企业获得了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了企业员工录用与培养质量一方 面,许多学生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另一方而,很多企业为得 不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头痛其根本原因是现有的教育体系培养 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促进 了学院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可靠保证, 受到企业的欢迎,是企业、学生和学院“三赢”的好事工学结合、 订单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践,得到了合作企业及社会的认可,该 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及 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进行了探索与 实践,形成了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突出 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索质,是 结合国情与行业特点,实现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