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234831673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结 题 报 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阶段,普遍认为数学课有些枯燥,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数学技能的掌握都缺乏一定的兴趣;数学虽然记忆的东西不太多,但它的知识是连贯的,前面知识的遗忘必然给学习新知识带来很大的麻烦。而童谣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得开发与利用各种有效地数学教学资源”。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数学课程理念,善于挖掘生活中有效的数学资源,巧妙运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我校一直以来积极开展以“绿色童谣”特色的学校校本研究,已有农村小学绿色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

2、与实践研究、以“绿色童谣”为载体的养成教育实践与研究、用绿色童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与研究等一系列关于绿色童谣资源开发的课题研究基础,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用绿色童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着力于农村小学应如何开展“绿色童谣”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以上的课题研究,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领下基本掌握编写童谣的基本技能,也已能编写出一些针对学习的童谣作品,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许多教师也开始尝试到在教学中运用童谣资源,利用童谣资源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和教师对

3、数学童谣的开发利用的论文有很多,也涌现了一些关于童谣特色学校对童谣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福建省袁仕理在童谣可开发和利用的数学资源一文中指出:“童谣是用童心写的诗歌,是童年中最美妙的音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省徐向阳也在让童谣为数学课助跑较好地阐述了童谣这一独特的形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研究和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中王小学关于童谣进课堂的实践研究、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童谣童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上海浦东新区金茂小学小学“新童谣教育”的实践等等一些学校都对童谣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为我积累了许多的实践研究的资料、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童谣与数学教学进行

4、整合,开发和利用好数学童谣资源的研究对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实际意义。二、理论依据1、学生认知特点理论依据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远胜于抽象逻辑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童谣短小、精致、富有韵味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2、心理学理论依据小学阶段的孩子天真、质朴、富有幻想,这是数学童谣教学的基础。利用童谣对学生进行教育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一是儿童天性好奇。童谣教育能投其所好,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接受学习的兴趣。二是儿童想象力发展较早。童谣教育可用其所长,把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发展成创造思维能力。三是童谣的语言往往显得非常有节奏、有张力,非常适合儿童

5、诵唱。 3、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依据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玩,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对儿童教育的任何更新、发展、改革,其出发点应始终遵循儿童的天性。4、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阐述了“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的互补、迁移”的原理。数学知识的抽象、乏味,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童谣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将两者加以结合,正好起到互补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佳效益。三、概念界定1、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2、童谣: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来自民间,是

6、用童语唱出童心的,句式自由,声韵活泼,情趣深厚,言语朴实,顺口成章的一种文学样式。3、数学童谣:充分挖掘童谣的娱乐、审美功能,让数学知识以童谣的形式呈现,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文化知识的童谣。四、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使教师能充分开发、挖掘数学童谣课程资源,掌握以童谣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提高因材施教的水平,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2、通过研究,让学生在诵唱、创编数学童谣中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要点,牢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数感。3、通过研究,充分收集、创作数学童谣,有效利用童谣资源,优化数学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4、通过研究,充分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

7、情趣,促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能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数学。五、研究步骤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研究就作为我校童谣文化建设研究之一,它遵循儿童全面发展的规律,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无穷乐趣,体验优秀儿童文化的熏陶,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童谣激发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独具价值的健康个性特长。在数学童谣课程资源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童谣实践活动、数学童谣专题课、教学研讨活动等渠道对数学童谣进行开发,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寻找孩子们身边的数学童谣,创造适合孩子们学习的数学童谣,有效利用数学童谣,优化数学教学效益。以下就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数学童谣资源开发和利用两方面研究的具体

8、步骤。1、农村小学数学童谣的开发研究步骤(1)问卷调查、理清研究方向围绕小学数学童谣开发与应用的问题的设计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需求与困惑;了解农村小学数学童谣资源应用现状;听取学生、教师对数学学习中进行数学童谣教学的看法、意见;了解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童谣对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从而及时调整数学童谣开发工作的方向、重点。(2)广泛收集、创编整理各类数学童谣资源 开展数学童谣我来找、数学童谣我来编、数学童谣展示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创编三个途径进行收集可利用的数学童谣,并将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数学童谣整理成数学童谣集。(3)数学童谣资

9、源开发总动员动员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完成数学童谣资源的开发,根据数学课程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开展多形式的数学童谣研讨活动,如数学童谣创编设计、数学童谣教学课例征集、数学童谣算题设计等。2、农村小学数学童谣的应用研究步骤积极开展了数学童谣专题课、展示课、课例分析研讨等一系列展示活动,对开发的数学童谣进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学童谣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措施一:巧借童谣激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10、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1)、新课导入中激趣。教授认识钟表一课时,利用:“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样一则猜谜童谣引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联想,有效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重要的基石。(2)新知教学中激趣一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数字不感兴趣,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运用这样一首数字童谣来学习:“0像鸡蛋营养好,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称钩能卖菜,6像哨子吹得响,7像镰刀能割草,8像葫芦能装酒,9像勺子能

11、盛饭,10像油条加鸡蛋”。通过这样的童谣诵读,进行从具体到抽象,音、形、义相结合认数教学,学生不仅对数字的字形结合记得很牢,数字顺序也不颠倒。简短的数学童谣让学生很快能够温故而知新,在举一反三的学习中,从不知到已知。(3)表扬、竞赛中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表扬童谣、竞赛童谣来提醒学生集中精力,鼓励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表扬上,“棒棒棒,你真棒!”“行行行,我能行!”这样简短的小童谣看似表扬一个学生,其实也鼓励了班里其他的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实践学习中;课堂竞赛上,“火车火车开来了,我的火车谁来开?”“火车火车我来开。”通过这样童谣对话,配上一些形体动作,

12、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措施二:巧用童谣破重点教学重点是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如何让教学重点能在学生学习时变得简单易懂,清晰易记,一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巧妙地运用童谣教学,可以大胆的鼓励学生自编童谣,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看本质,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四则混合运算一课学生自编了这样一则童谣:“今天天气真不错,各位同学听我聊。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家庭聊一聊。加减兄弟去买票,谁在前,买票先。乘除父母看医生,谁走前,看为先。父母兄弟桌四围,尊敬长辈孝为先。小括号,像爷爷,啥

13、事先听他意见。四则家庭乐融融,美好家庭万事兴。”学习进位加法,学生创编这样一则童谣:“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对整齐,要从个位先加起,遇到满十就进一。”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知识重点转变成一则则学生琅琅上口的童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童谣创编中自然地理解、感悟、掌握知识重点。仅仅几句简短的话,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不断地体验着数学知识带来成功的乐趣。措施三:巧使童谣解难题怎样积极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帮助“后进生”化解数学知识的难点这些都是数学教学面临的“难题”。通过把童谣带进教学的尝试,的确做到了很多“减负增效”的实事。如在学习有关长方体的知

14、识时,由于“点”多“量”大,用一般的方法,学生很容易遗忘;如果强迫他们背诵,学习兴趣又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编写了一些童谣帮助理解记忆:如六面八点十二棱,对面对棱都相等;如学习环形面积计算时,我编写了:大圆,小圆,分开是圆,合成是环,要想知道环面积,简单大圆减小圆再如单位的换算虽然是个小知识点,但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的教学中方法很多,但很多学生总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运用起来就会经常出错。为此,我细心钻研了所有的单位换算,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用童谣的形式编出来,让孩子们吟唱:大单位、小单位,化来换去是单位,大化小来乘进率,小化大来就相除老师用心,学生开心,数学学习有时也可以轻松快乐点!措施

15、四:巧编童谣做总结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归纳小结,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利用童谣进行归纳总结,形象生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青年教师周艳星曾经在教授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展示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吟诵“数青蛙”童谣: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童谣,因此学生能够一直数下去。通过课堂教学后,课末,教师适时出示延伸练习:“你能不能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将这首童谣用字母表达出来呢?”学生通过观察、

16、比较、推理、讨论、交流等探索活动,“创造”出了一句“新童谣”:“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短短的一句童谣,高度概括了童谣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将所学知识与童谣巧妙融合在一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既好玩又有趣,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化,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运用。六、成效分析课题研究前,我们分别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一些知识重点里理解、归纳,数学难题,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发现有所欠缺。许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没有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那样有趣,每天重复着做计算题、背公式、解决问题等一些题目的知识学习,枯燥而且让人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