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34829550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标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王洪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坚持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尤其在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处理好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为了发展而竭泽而渔,也不可为了保护而缘木求鱼,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行动,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竹,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合称为“四君子”,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价值。然而,在众多生态植被中是极为普通而平凡的物种之一,但在赤水却走出了极不平凡的道路。20多年来匠心独运,将

2、竹林资源培育壮大,名副其实成为了引领地方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地标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到“十三五”末,全市培育竹林面积累计132.8万亩,竹林总面积、人均占有竹林面积分别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二、第一位。实现竹业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内容包括竹产品加工、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竹林基础设施和竹文化产业体系等,初步构成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化路径。截止目前,全市竹业加工企业总数达400家,规模以上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竹林资源遍布全市所有乡镇,达到区域性全覆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附加值有效提升,初步形成了

3、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竹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做“竹”文章,获得“赤水竹海”“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竹子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城市名片,逐步凝聚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效应。在“十四五”规划中,全市紧紧围绕竹资源谋劃发展,以竹资源为支撑的拟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占全市投资总量的47%左右,以竹资源为基础推动相关行业发展比重约占总投资量的60%以上。以“竹”乘势,有效奠定了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自信。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与四川省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国土面积1852平方公里,总

4、人口31万人,素有“竹子之乡”的美誉。全市森林覆盖率82.85%,居贵州第一。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市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均围绕以竹为主,走出了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抓住机遇“退耕还竹”,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产业抉择的初衷在生态。1998年特大江洪灾后,国家提出全面停止对长江、黄河流域中上游的天然林采伐。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贵州省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得到了最严格的保护。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1年,赤水列为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既要有合理的收入来源又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难题。竹子,它以其采伐后

5、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特性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符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初衷,在实施退耕还林树种选择中脱颖而出。赤水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前人的道路,艰难而坚定地选择了“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在历经20多年的奋斗中,竹林资源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了突破性发展,成就了赤水百万亩竹林。生态治理的价值在产业。竹子,在生态治理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因源于可持续的地理历史性;亦非必然,是有其可循环的经济价值性。为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生态治理目标,竹林资源的培育必须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将资源、市场、林农有

6、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了“资源有人管、产品有人买、森林有人游”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态势,真正做到生态产业化。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到充分挖掘林下经济潜力,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多元化,竹林资源产业化发展正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化发展凸显出“地标”性。赤水竹产业的发展,在历经“十二五”期间,已培育发展竹、木、笋类加工企业和个体375家;形成以竹建材、全竹造纸、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竹家具等六大系列近300个品种。实现竹产业工业总值37.3亿元。在“十三五”发展中,赤水竹产业企业累计申报专利60余项,引进专利技术5项;获得“贵州新锦竹木院士工作站

7、”“贵州楠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打造出百亿级龙头产业。“十四五”规划中,紧紧围绕竹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以科研创新驱动推动竹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闭环式”发展特点。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以资源培育稳基础,以加工制造强产值,推动产业附加值稳固提升,达到三次产业结构的高度融合发展,形成“闭环”产业链,打造一个相对独立而自由的经济实体。当面临市场的波动性和政策上的不稳定性时,能及时对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作出结构调整,避短扬优,稳固其发展实体,形成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面对疫情的严重影响下,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赤水经济的发展并未深

8、跌眼球,原因在于竹产业的采伐与加工制造能够企稳保值,尤其竹工业发展还形成一定量的引资入驻潮,这在彰显企业家商业水准的同时,也体现了“闭环”产业发展独特优势。具有“全要素”市场特点。商品价值是商品经济的核心要素。然而,还未流入市场之前,产品的价值则依附在“原材料、采购、设计、制造、运输、销售”等每个环节中,通过商品市场的销售讯息反馈到原材料供给上,达到各类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一个有利的产销环境,最终使全要素各环节的循环畅通。在赤水,丰产竹林培育本就是一个资源集聚的过程,不仅形成时间上的历史性,在加工制造方面集聚了各类要素配置的优越性,形成循环有利的产销模式。竹资源产业化的“全要素”特点也正是

9、打造独立经济实体的重要特征。具有“多维度”转型特点。经济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遇到“瓶颈期”需要转型发展,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亦然如此。在赤水,竹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践行着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商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期间业态众多,发展空间巨大,资源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农业经济中,将竹资源开发利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工业经济中,从竹浆生产、竹材制造向竹家具、竹工艺等深加工延伸;在商业经济中,竹业经济逐步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和旅游经济等高端形态发展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正是竹产业发展的这种“多维度”空间视域特征,展现出绿色引领未来经济转型发展的独特魅力。二、“地标产业”在引领区域经济

10、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地方规划编制提供重要支撑。规划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每个五年规划都是在分阶段落实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除了客观的评估过去发展现状外,科学研判形势,努力找准未来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以此谋篇布局才是规划的根本所在。然而,没有支柱性产业为其砥柱,无论在国民经济总体规划还是各类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中不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如此,“地标产业”在编制规划中尤显其重要性。在赤水,围绕竹林产业在食品、造纸、竹材等加工上,努力打造集家具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工旅融合发展的中国西南竹木家具产业集聚区,推动着现代工业经济的布局;依托丰富的竹资源,推动三次产业融合

11、发展,全市打造百亿级地标产业。在赤水,竹是一种生态植被、是一方地理资源、是一类地标产业、更是一大经济增长极,无论在产业结构融合发展还是在城市文化名片打造上,都显现出极为重要的“地标”优势。为谋划项目建设提供重大保障。编制规划为发展提供思路,谋划项目则为发展提供保障,使规划的可能性成为必然性,二者相辅相存。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清晰的战略定位,谋划项目将处处可寻,现代经济需要转型发展,对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项目谋划带来了更多思考空间。在赤水,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竹产业已然是谋划项目的源泉。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信心。投资和消费是目前拉动

12、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尤其在投资乏力的情况,消费更是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消费程度高低则更多体现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和发展信心,也很大程度取决于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程度。市场主体发展越充分,经济发展活力越强,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后劲越明显。在赤水,没有优质的地下矿产,但有覆盖全域的竹林资源,在赤天化纸业、闽兴竹业、赤河纸业、贵缘纸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带动大小不同量级的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依托竹资源优势,各类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切实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三、对赤水竹产业研究的哲学启示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世界观。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发展的,不是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需要用联

13、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赤水竹资源在生态治理中体现出经济价值,在发展壮大中显示出重大的社会价值,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竹产业的培育壮大,逐渐形成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一体的产业经济圈,体现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时,需要看到行业之间的竞争强烈、区域资源配置不足、科研创新能力存在差距等不利因素,用发展的观点,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跳出地方局限,把握区域性经济协同发展的机遇和形势,推动转型发展。体现了辩证统一的矛盾论。没有资源优势,寓示着任何资源都有成为优势资源的可能,没有特色产业,也体现出任何产业都有做成特色的可能,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保护

14、生态和绿色发展从根本上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赤水竹产业的发展,充分展现出“绿色”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产业培育发展中并非一蹴而就,既要完成生态治理,又要寻找发展新路,无不体现出辩证的发展模式。破旧而立新,革新发展思路绝非新瓶装老酒,需要从根本上分析矛盾的实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绘制出完美的行动方案。在坚持生态化产业、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中,赤水聚焦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多业态的绿色经济,切实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充分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发展观。产业培

15、育发展要有特色,具有“地标”性,一定要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摸清地方资源“家底”,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赤水处于大娄山腹地,是我国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高,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管制区覆盖面积大,生物多样性及水源涵养功能突出,不适于大规模连片开发,要坚持生态保育、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并重,抓好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竹林产业的培育发展正符合这一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观,从竹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成竹林经济,并衍生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其他生态产业,其资源价值得到了根本性体现。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过程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

16、是永恒不变的,其发展变化都需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株竹子它只是一粒种子,几十亩到上百亩的成片竹林就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潜在的资产,从产业发展角度就能带动地方经济实现裂变式的发展,没有量变就不可能产生质变,质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是新的量变。赤水竹产业的发展,体现的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仅包含了对客观条件相契合的发展实际,更体现出地方领导集体一届接着一届持续攻坚的主观能动性;在面临全国竹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变化等影响下,竹产业也如期进入了新的量变期,能否产生新的质变,需要不断探寻新的资源潜力和市场前景。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论。理想的蓝图不用于实践,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画饼不能充饥”。赤水竹产业发展并非流于规划,是契合实际不断努力攻坚的结果。在发展初期,基于生态治理的政策机遇,实行保护与发展并举,以治理生态为主的竹林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紧紧圍绕竹资源优势,抓住绿色经济发展机遇,立足于生态产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