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234764418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鲁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二节第 1 课时 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受热过程创新演练大冲关一、选择题 ( 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3 题。1在大气成分中,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又对地表温度起到调节作用的是( ) A氮B 臭氧C二氧化碳D 氧解析:氮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答案: C 2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BC层利于飞机飞行CA层里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的紫外线DA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解析:图中A、B、C三层分别为对流

2、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主要靠臭氧吸 收紫外线增温;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答案: D 3假设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始终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 AA B B CC D A和 B 解析:对流层的高度在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相差较大,低纬地区可达17 18 千米,中纬地区 1012 千米, 高纬地区只有89 千米。 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在北极上空时位于平流层,往南开始过渡到对流层。答案: D 42011 年 3 月 28 日晚,驰名世界的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成功登上

3、当今世界第一高塔位于阿联酋的迪拜塔。迪拜塔,有160 层,总高 828 米, 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高度超过800 米的建筑物。假如阿兰罗伯特在爬楼过程中随身携带了电子温度计,当他到达楼顶时温度计的读数与刚出发时相比( 仅考虑高度因素)( ) A上升了约5B下降了约5C下降了约10D没有变化解析:在对流层中,高度每上升100 米,气温下降约0.6 ,迪拜塔高828 米,气温下降约 5。答案: B 读图,回答56 题。5对图中气温分布情况的说明,正确的是( ) Aabc 曲线均符合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规律Ba 曲线表示2 000 m 以内有逆温现象Cb 曲线表示对流层底部有逆温层存在Dc 曲线表示对流层底

4、部有逆温层存在6逆温是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的表现,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 ) A逆温时空气稳定,给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利于人类生活和健康B逆温时空气对流强烈,不利于飞机飞行C逆温时近地面空气对流减弱,污染加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身体健康D逆温时空气中水汽凝结较多,大气比较湿润,利于人们生活解析:第 5 题,逆温是指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升高垂直递减率小于0.6 /100 米,或者气温升高的现象。a 线在 1 000 2 000m 间发生逆温现象。第6 题,逆温现象发生时,对流运动受到抑制,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不利于人体健康。答案: 5.B 6.C 读下图,完成78 题。7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5、 ) A地面B 太阳C大气D 大气逆辐射8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其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A B大气的散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解析:由图示可知A 为太阳辐射, B 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第 7 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弱,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第8 题,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暖”地面,地面利用地面辐射“暖”大气,大气以逆辐射起到了保温作用。答案: 7.A 8.D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B CD 1

6、0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离太阳近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云层厚而且夜晚长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B CD 解析: 第 9 题,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10 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 9.C 10.B 图甲是“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 题。1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 Aa 曲线

7、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 曲线最高点对应时间为12 点, b 曲线最低点对应时间是0 点C. 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的影响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的影响1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增强B 增强C减弱D 减弱解析:第11 题, a 曲线表示昼夜温差小,可能是昼阴夜阴所造成的,这一现象与图乙中有关; 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 ;昼阴强白天温度低,夜阴强晚上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昼晴夜晴则相反。第12 题,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也就是减少CO2的排放量,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大气的保

8、温作用减弱即减弱大气逆辐射。答案: 11.C 12.C 二、综合题 ( 共 40 分) 13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20 分) (1)A 、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2 分) (2) 白天阴天, 气温比晴天时较_,这是由于 _ 。(5 分) (3)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这是由于 _ 。(5 分) (4) 下图所 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图,前者形成的原因是_ _ 。(8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晴天时, 云量少,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大

9、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易发生霜冻。阴天反之。 答案: (1)B (2) 低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3) 高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4)C C 晴朗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14热点在线2011 年 9 月 29 日,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了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

10、首个空间实验室。知识连线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等。快线命题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0 分) (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大致位于(40N,100E),某同学绘制的酒泉的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_。( 正确或不正确 ) 理由是 _ _ 。 (6 分) (2)A 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4 分) _ _ ;_ _。(3) “天 宫 一 号 ” 升 空 过 程 中 , 依 次 经 过 的 大 气 分 层 名 称 是_ _。对于地面控制室与“天宫一号”进行无线电通讯联系具有重要作用的是上图_层( 填字母 ) 中的 _层( 填名称 ) 。(4 分) (4) 人类活动目前

11、主要使_层、 _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4 分) (5)A 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_ 。(2 分) 解析: 第(1) 题,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为1718 千米, 中纬度为 12 千米,高纬度为89 千米,发射场的地理纬度约40N,为中纬度,所以图示高度应为12 千米。第(2) 题,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二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时,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第(3) 题,“天宫一号”升空从地面以上对流层开始,再经过平流层, 最后冲出高层大气。对无线电短波通讯起重要作用的是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第(4) 题,人类活动目前主要是改变了CO2和 O3这两种大气成分的比例,其中 CO2集中在对流层, O3集中在平流层。 第(5) 题,由于大气层越高,地球引力越小,大气密度也越小。答案: (1) 正确对流层的高度在中纬度约为12 千米,图示地点在40N 附近, 为中纬度,图中对流层高度正是12 千米(2)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3)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C 电离(4) 对流平流(5) 逐渐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