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与教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 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而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 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 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 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 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 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而镜和凹而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 外探充有机地結合在一起2) 注重联系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照镜子引入课 题,以生活中常用的蜡烛、玻璃板等物体作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讨论平而镜在检査视力 时的作用,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贴近生活教材还专门设置一块“STS”(科学、技 术、社会)的内容,通过观察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反光装置' 太阳灶 等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东西来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符合初中学生的 认知特点。
适当关注了物理基础与现代化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表明,学生对教材结尾处的反射 式天文镜的介绍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的与此相关的知识,也让他们感觉学好物理基础 知识的重要性,消除对髙科技的不必要的神秘感和遥远感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观察或者留心过平而镜成像的现象,对平•而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认 识,但基本停留在学习的感知和表象阶段,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探究,尚缺乏理性的思考,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怎么探究:,探究哪些方面,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启发三) 教学目标1. 按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LI标三维U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樞据成像特点作图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而镜和凹而镜及其应用2、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通过定位平而镜的虚象的方法,了解替代法的含义和应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通过对平面镜、凸而镜和凹而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合作学习。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四) 教学策略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特 点.本15课在明确探究主题方面,采用学生在观察平而镜的基础上.自主发现问题.提岀问 题的形式为了使探究更加符合初二学生实际,降低探究的难度,设置探究阶梯.把探究主 题分解为三个小课题:①怎么样确定像的位置②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③像的大小和物 体到镜而的远近有关吗探究形式采用教师引导下的问题启发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既发挥自 主性又不失盲目性,此外,学生可通过讨论、实验等手段来主动学习,体验探究过程并能解 决基本问题并简单应用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两个超脱于知识载体以 外的主要素质五)教学用具分组:同样大的5号电池两节、金惱块两个、或者蜡烛两根、白纸、刻度尺、笔、平面 镜、玻肆板等.演示:“魔箱”道具、笔记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凸而镜、凹面镜、平面镜、玻璃板等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 课前探究与导入部分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或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 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 象,激发求知欲,创设求知心理状态,有利于达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本冇课设置以下情 境引入:演示: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欢迎不欢迎啊(出示魔箱)经过仔 细观察,大家发现箱子里面空空如也现在老师向这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哦! 10元钱!通 过箱子顶部的开口处把钱投入・仔细观察!箱子里依然空无一物.10元钱不见了!它到哪 里去了呢这只箱子的魔力来自何处呢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以后,也许你就会弄清其中的奥秘, 并且把丢失的钱找回来了二) 师生互动部分1、仔细观察、激发问题(提岀问题)物理问题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为了让学生更真.实感知平而镜成像的特点, 可设置下列情境引入教师:清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平面镜,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大家可以从平面镜 的外形、材料、成像大小、远近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学生:开始观察半分钟教师:(随意点一位学生)现在从这位同学开始,依次抡流回答,每个同学用一句话. 说出你的一点发现后面同学注意倾听,尽量不要重复•学生开始依次回答回答完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启发:通过观察,你们产生了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教师把简单的可以马上解答的问题解答完毕,例如镜子后而纏的什么原 料等等,把学生提问中有关成像特点的问题重点突出.过渡:刚才许多同学提岀了有趣和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的同学提到平面镜成的像为什 么会左右相反,为什么会物近像大……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而镜成像 特点有关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投影:探充平而镜成像特点(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如何去观察物体,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柵理归纳问题,如 何确定探究主题,并且由于以上活动具有相当的开放性,使得学生的思推活动和教师教学策 略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这部分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思维的碰撞和互动过程2、 各抒己见提出猜想过渡:研究之前,大家能猜想一下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吗像的位置可能 在什么地方投影:猜想:像大小可能与 有关像到镜面的距离可能与物体到镜而的距离 e过渡: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准确呢谁猜想得最符合实际情况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检 验学生的猜想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先设想,例如有的学生会猜想像在镜子内表面,有的学 生可能会猜想像的大小和镜子摆放角度和大小有关等等,不要干涉他们的猜想,让他们自主 想象,但最好请他们陈述猜想的依据.避免胡乱瞎想.3、 设计讨论探究规律启发:靖大家拿出平面镜,看见你的像了吗在镜子前面还是后而它距离镜子多远能直接 测量吗为什么(不能直接测量,不知像在什么位置,无从测量起因此.我们要研究成像 特点,首先要弄清像在哪里(手在镜背后作摸索状),像到底在平面镜后面什么位置呢再启发:拿岀玻璃板•请大家观察一下,和刚才的平面镜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又 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都是玻璃做的,都能成像。
不同之处:玻璃板成像模糊、透明的,可以看见后面 物体,镜子成像淸楚,看不见后而物体迫问:假如要让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较清楚,有什么办法我们今天就用这块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作实验探究1:利用桌上的器材,你能否设法找岀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学生先讨论1分钟,然后动手尝试交流:随意请一组的两个同学上来演示定位像的方法大家说他做的好不好给点鼓励行不行强调:象这种用真实的物体来替代无形物体的方法叫替代法,等会我们还会用到这里通过学生之间讨论等自主活动找到了定位像的方法,并旦了解了替代法这种基本的 研究物理的方法,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探究的难度,也为以下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过渡:像的位置找到了,接下来研究像的特点就不难了,下而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 究探究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吗过渡:实验之前•让我们先讨论一下实验的方案.讨论:①要测量哪两个物理量② 用到什么仪器③ 就在课桌上直接测量距离准确吗怎样测量比较准确④ 仅测量一组数据可靠吗⑤ 你能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吗⑥ 实验步骤是怎么样的交流小结:请一组代表把数据表格带上来,并说说实验步骤2分钟)学生动手.归纳小结,得到结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追问:大家还有什么发现吗(假如学生说不岀物像连线垂直于镜面,启发一下:把物像 两点连起来,有什么发现)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基于学生实际的探究基础和水平,这一个探究主题采用了教师设置一系列的有一定梯度 的且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讨论的方式来引导探究的顺利完成,属于半开放形式的探究至于 一些其他的发现,例如物像连线垂直于镜而等.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探究3:像的大小和物体到镜子的远近有关吗过渡:这里像的大小主要表现为高度讨论:像的高度能直接测量到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间接反映出像的大小呢(替代法)你准 备如何来做实验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实验并且归纳:像的大小和远近无关启发:在不同位置像都和后而的物体重合.说明像的大小和后而的物体大小相等当然 和前面的蜡烛大小也相等交流评估:大家还有其他发现吗(把镜子倾斜放置,发现像和物体大小依然相等,说明 像大小和镜子摆放角度无关等等学生的一些与看似探究主题以外的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思维 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性,教师一定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发现归纳成像特点并且板书:“等大、等距、连线垂直”用数学语言可以表达为: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以上探究中,把教材上的探究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分解为三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课题来进 行,针对刚刚接触物理不久.还比较缺乏探究经验和方法的初二学生来说,是符合他们的认 知水准和学习心理特征的,实际的探究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假如采用完全放开的探充形式, 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似热闹,实质根本没有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学 习困难学生就更加缺乏帮助和锻炼,长期下去,必然挫伤他学习枳极性.由于成像特点中虚象概念的理解和探究非常抽象,学生缺乏直观了解和对比,师生处理 起来都很困难,可以在此节课上简要提一下虚象的说法,至于它的特点和形成的原理等等可 以在以后接触到实像时通过对比再来认识它,可能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4、归纳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⑴物体在平而镜中成的是虚像:⑵像和物体大小相等;⑶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⑷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三、联系实际反馈应用:1、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应该是下图中那一张图2. 某同学身高米,平面镜高2米.该同学的像高多少为什么3、 该同学距离平面镜1米时,像和镜而距离多少像和该同学距离多少4、 当该同学后退米时,像的大小如何变化疑问:既然像的大小和物体始终相等,为什么看上去物远像小5. 经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否揭开“魔箱”的奥秘(提示:“魔箱”中有一块平面镜) 过渡:请大家想想,除了我们刚才已经讲过的以外,日常生活中平面镜还有什么应用呢 平面镜会带来不利的方面吗学生分别举例说明,并且投影潜望镜、牙医的镜子、光污染等图片.说明: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利用事物有益之处为人们服务.并且尽量减少 它对人类带来的弊端三) 课堂总结部分交流小结回顾反思:经过本廿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岀来简単地总结一下.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拓展与延伸:除了平而镜外,大家有没有见过表而弯曲的镜子呢投影哈哈镜的图片:凸而镜和凹而镜能否成像呢假如能成像,成的像又有什么特点呢大 家课后能后自己去探究一下呢(建议;如果找不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大家可以用喝汤的不锈 钢调类的正面和反而来代替)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探究基本方法,同时常识性了解凸而镜和凹而镜. 同时可以在课后继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