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34568762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务管理)XXXX年上半 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2011 年上半年教师业务学习材料(二)发表日期: 2011 年 3 月 22 日【编辑录入: wdl-jdc 】 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3 月 31 日和 4 月 7 日) 王敏勤 怎样才算是壹堂高效率的课?许多青年教师上完了课往往心中无数, 总是等专家和领导评价后才知道是否高效。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 不需要问别人,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如何。 第壹个问题: 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 (目标问题)这是壹个老师于备课和上课壹开始就要考虑且告诉学生的问题,也就 是明确目标的问题。当下提倡壹标多本,同壹年级同壹学科全国各地

2、用的课件不壹样,但课程标准是全国统壹的,所以教师首先应该准确 的把握课程标准。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且不是机械照搬,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变通,因为课程标准比较原则,不可能具体到每课时做什么, 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壹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如何落实课标要求。 另外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基本的门槛,全国各地同年级的学生均 应该达到,但不同的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高于这壹标 准。如上海格致中学提出的“国家课标校本化” ,就是要求老师根据 学校的情况把课程标准具体化,变成学校的标准、变成本班的标准、 变成老师个人的标准,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国家课程标准学校课程标准本班课程标准具体落实措施备

3、注 老师上课不仅要清楚让学生获得什么, 仍要明确获得多少, 学到什么 程度,只有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如学习英语单词, 不能笼统的说要学会本课的 10 个英语单词, 什么 叫“学会”?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的单词要“四会” ( 听说读写) , 有的单词要“三会”(听说读),老师必须明确的提出要求,这10 个 新词中哪几个要达到“四会”要求,哪几个要达到“三会”要求,于 下课前要根据这个目标来检测学生。再比如语文课文,有的要求熟读,有的要求背诵,到底本节课是让学生熟读仍是背诵?如果是背诵于下课前就必须背过,这才是把课程标准落到了实处。所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但有质的要求,仍要有量的要求

4、。通过老师的教学目标,就能见出这节课的容量和效率。就如同挑担子壹样,同样的情况,别人的担子是 100 斤,而你的担子是50 斤,无论如何教这节课的效率也不会高,因为重量不够、难度不够、容量不够。 所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 35 中听壹节初中数学课时说: “我觉得 40 分 钟的课包容的量仍能够大壹点,就是说,壹堂课只教会学生三角形全等判定, 内容显得单薄了壹些, 仍能够再增加壹点内容。 ”第二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是和时间挂钩的,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我们说的 提高课堂效率是向 45 分钟或 40 分钟要效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当 堂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2

5、4 小时要完成的任务。 有的老师说我这节课的任务仍需要课后俩个自习或几个小时的家庭 作业才能完成,那就不是当堂达标,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样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目前有如下几种教学方式:1 、 课前无预习, 课后无作业。 这是水平最高、 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如北京 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 孙维刚,教数学担任班主任,从初壹教到高三,连续六年的大循环, 使壹个普通中学的实验班百分之百的考入大学, 55% 的考入北京大学 和清华大学,更为奇特的是于六年的数学教学中,他从来不布置课外作业,所有的数学问题均于课堂上解决。武汉外国语学校的物理特级教师何文浩,教高中物理当班主任,从来 不给学生布置课后作

6、业,所有的作业均于课堂上解决,学生全部考入大学。这才是高效率的课。如果说这些著名的特级教师水平太高,普通教师难以做到。当下山东 省高青县的部分农村初中也提出了“课后零作业”的要求: “课前没 有预习任务,课后没有书面作业,没有传统的作业本” ,做到三个仍 给:“把时间仍给学生,把能力仍给学生,把健康仍给学生” 。2、课前有预习,课后无作业。有的学校于课前给学生发预习学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书面的预习作 业,于上课时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已经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如果学生不会的老师点拨。于课堂上完成必要的练习题,课后不 再布置巩固性的作业,但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实际上每节课后 仍有作业,只

7、是把巩固性的作业变成了预习作业。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作业,不能算负担,其实只要占用学生课外时间 而和课本知识直接关联的作业均是负担。如果每门课均布置大量的课前预习作业,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预习有多种形式,如果学生自由见书,没有书面的硬性规定,就不是 作业;如果老师打印了学案练习题且且让学生必须完成仍要检查,就 是作业,我们称之为预习作业。3 、课前有预习,课后有作业。 目前大部分学校是课前有预习学案,课后有巩固作业, 能够说壹堂课前后夹击, 学生没有轻松的时刻, 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甚至有的 学校搞循环式教学, 不分课上课下, 课堂无边界, 24 小时学生除了吃 饭和睡觉均能够见作是预习、作业

8、的时间,这样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大 打折扣,学生的负担就会大大加重,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基本没有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有些老师的课堂很热闹,但学生的负担很重,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效率太低。 我们曾搞过几个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同样上壹节课,有的老师先壹天让学生用了 3-4 课时预习课文,老师和学生进行反复演练,第二天 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表演,听课的人均为之惊叹,但不知学生于课前用 了多少时间。 而有的老师仅仅是课前和学生交流10 分钟就开始上课, 虽然课堂不热闹,但学生学得很扎实。这就如同赛跑,当发令枪响的 时候,运动员均应该站于零点起跑线上,结果有的提前跑到了六十米处,这样的比赛就没有可比性了。所以我建议

9、今后的公开课或同课异构活动,壹律不准老师提前和学生见面或布置预习作业,这样才能见出壹堂课效率的高低。我们的老师壹上课就要很明确: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当堂完成,而不是再加上课后俩个自习或俩个小时的家庭作业。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目前的教学方法很多, 但归纳起来无非是 “先学后教”和“先教后练” “先学后教”是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就说只要学生自 己见书能解决的就要让学生见书,老师不要急于讲,学生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实于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壹定要退到最 后壹步。从理论上讲,这壹个问题全班有壹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急于 解答, 先让学生说, 学生回答错了不

10、要紧, 老师能够纠正, 但壹定要 给学生这个机会。习巩固“先教后练”是壹开始老师就讲,讲概念、讲例题,讲完了让学生练这种教学方式老师有壹个基本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壹部分知识是壹无所知的,所以我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起。难道学生真的是壹无所知吗?老师让学生自己见书了吗?老师没有 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怎么就知道学生自己见不懂?我听有的老师讲数学例题,整堂课均不让学生见书,老师于黑板上讲例题,讲完了就出几个题让学生练习,上完了课学生也没有翻开书。我问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见书?老师说书上的例题每壹步均很清楚,连答案均有,学生见会了就不认真听讲了,有的学生很浮躁,见壹遍 就不想见了,深入 不下去。我说

11、“什么是会?”学生见明白了不壹定会,能够写出来才是会,能够给别人讲明白了才是会。老师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己见书,老师限定时间,学生见完了合上书,把例题的每壹步均写出来,且且要讲给同桌听,要说明每壹步为什么这么做,根据是什么?如果能够给别人讲明白了就是真会了。课堂上不要怕学生见书,不要怕学生浮躁不认真,要跟上检查措施。“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管理做保证就落不到实处。我们衡量壹堂课的效率高低,不但要见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仍要见 学生是怎样掌握的,是老师灌输给他的仍是通过他自学掌握的。这有 本质的不同。第四个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每个学生均达到了目标?(

12、达标问题)壹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见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要当堂达标且且要人人达标。只有少部分学生达标不能算是好课,对于基础的知识必须人人达标,所谓“堂堂清、人人清、步步清” 。有好 多老师均有“达标测试”这壹环节,但往往流于形式,常见的有如下 几种方法:1 、只检查好学生 如读书、如做题,只点名几个好学生回答,好多公开课是这样做的。老师即使课前不了解班内哪些是好学生也有办法: “班内哪个同学读课文读得好,大家推荐壹下” ,同学壹推荐好学生就登场了,这是典型的表演课,连老师自己均知道大部分学生没有达标,是掩耳盗铃。2 、抽样检查 老师随便提问几个学生,如果这几个学生会了老师就以为全班

13、学生均 会了。这种检查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不能保证全班每壹个学生 对基础知识均能掌握了。 于壹节课上, 老师要尽量检查到每壹个学生, 关注到每壹个学生。如果单靠老师的提问很难做到这壹点,可通过合作小组相互检查的做法来实现。3 、全部检查,但对差生没有措施 有些老师于下课前也搞全班检测,每个题对答案,做对的举手。但对没有举手的同学老师没有问错于什么地方,课后谁来给他补课, 何时 汇报结果。 没有具体的补救措施, 这些学生就逐步变成了差生。 对于需要拓展和拔高的问题,对于能力的训练和价值观的问题,不可 能做到堂堂清、人人清,但对于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概念,要求每个学生均要掌握。首先

14、,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每个学生只有达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才算是完成了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才算是培养了合格的学 生。其次,这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基本措施。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有教无类”只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 入学条件,学校均要接受学生入学,不管学生的家庭背景如何、学习 成绩如何。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学校不能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壹个班的学生也要公平对待,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对于壹堂课的基础知 识、基本概念要求每个学生均要掌握,这就是体现教育过程的公平,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就说明老师没有关注到这个学生,没有帮助这个学 生

15、。教育过程的公平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公平, 每个学生将来的发展前途就不壹样。所以我们壹定要把课堂教学提高到促进教育过程公平的高 度来见待。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首先要做到“步步清” ,也就说只有把课 堂教学的每壹步均夯实了,每个学生均检查到了,才能做到堂堂清。 不然仅仅靠下课前的几分钟搞壹个达标测试,已经不会的学生也没有 时间清了,只能放到课后,又加重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所谓“步步清”如讲语文中的古文,第壹步要求每个学生均要熟读, 这包括字音字义、断句、熟练程度等。不要只检查几个好学生, 而是 分组让每个学生均要读, 同学相互检查、 相互帮助, 向老师汇报, 大 家均过关了就是“步步清”了。然后是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于理 解的基础上合上书、不见课本注释、不见参考资料、不能相互讨论, 能够独立翻译出来,才是真会了。 “步步清”见起来耽误时间,其实 每壹步均夯实了就节省了重复的时间和课后大量作业的时间。堂堂清”的方法很多。 如有的学校让学生当堂练习, 老师逐壹批改。 这样老师比较累,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