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4568745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美术“研训一体”教研模式探究 钟国荣2015年,广州市黄埔区由原黄埔(大沙地等区域)的老城区、原萝岗(萝峰等区域)的城乡结合部、原九龙(镇龙等区域)的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几片新城区合并而成,形成三个不同发展状态的城区。近几年,黄埔区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机遇,坚持引育并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2020年9月,近45所新学校相继开办,新教师不断增加。据统计,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全区新入职美术教师大约75人,区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不过,许多新入职教师缺少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甚至有的学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存在“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现状,以致新教师对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的需

2、求迫切,对美术专业学习交流促进的需求迫切,对提高专业能力发展的需求迫切。为此,黄埔区教育研究院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实际需求,积极优化创新“研训一体”模式。一、“骨干先行,联片教研”,激发教研团队新活力所谓教研团队架构,是以研究能力为中心,以教研项目为统领,以共同科研为内容,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为教研目标,以积极投身区域美育建设的美术教师为基石,以点及面,引领教研新局面。我们组建了黄埔区中小学美术教研会,由骨干教师团队组成,设立会长、副会长、秘书处及多名理事构成理事会,在此基础上組建“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部”“培训交流

3、、特色发展部”“专业发展、社团建设部”“学科竞赛、美术高考部”“中心组”等五个部门。1. 积极组建教学发展团队针对区域面积广、教师数量多等特点,结合地理区域,我们设置了四个教研片区:九龙、九佛片区,萝岗、永和片区,东西区、南岗片区和大沙地、长洲岛片区。由教研会会长牵头,以四片区教学骨干为主力,组成教学“导师”团队,采取补短板、促协同、共分享等多层次教学研究的方式,以抓课题、重研讨、勇实践为内容,多层次教学研究改观区域中个体学校、个体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发展中相对困阻的现状,为美育团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积极组建资源整合专业发展团队组建专业社团。常规培训更新了教师团队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能力,

4、同时我们尝试将培训与教师兴趣发展相结合,教研会成立了油画、国画、书法、版画、民间工艺、摄影六项专业研究社团,鼓励教师发展兴趣爱好,在相对开放的教研活动情境中促进多种专业发展培训方式同步实施,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打造专业素质均衡发展的美育团队。组建其他资源整合。携手高校资源力量,以发展学科竞赛、美术高考为契机,打造高品质高质量培训活动,以此促进区域美育团队核心竞争力,优化团队成员的能力结构和整体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影响力。3. 积极组建中、高考研究团队围绕新中考、高考政策,美术中、高考题型,如何备考等问题,我们组建了中、高考研究团队,聚集全区骨干教师力量,将对考点和考试要求的解读纳入研究

5、团队研训范畴,以帮助教师领悟考试精神,掌握动态、熟悉领域、破解难题、实现突破。4. 积极组建保障中心组团队建立有效的保障中心组团队运行管理机制,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促进团队成员间的合作,促进教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团队在教学教研、宣传报道、后勤保障等方面配合协调,形成内在的运行管理机制。二、以研为基,探索教学研究新路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黄埔区教研深扎一线,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研究目标,开展区域性有序有效的教研活动。1. 探索实践“1+3”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骨干带新秀”同课异构比赛活动,形式为一位骨干教师及三位新秀教师分别执教同一课题课例

6、。多年实践,使我们对于同课异构的“异”有了以下方面的理解: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学生的学情不同。经统计,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黄埔区已成功举办了“1+3”同课异构教学比赛活动五场,共有1000人次参与,5名骨干教师和15名新教师执教课例。活动举办以来,新教师潘雪芳、陈秋任,骨干教师宋莉进步很快,分别于疫情期间广州电视课堂执教课例,也在跨省市新课改中华经典鉴赏实验课活动展现风采,得到专家认可和广泛好评。2. 探索中华经典美术作品鉴赏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国家和地方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趋势下,黄埔区美术团队实践探索传统文化教

7、育新模式,在2019年举办了两场跨区域、跨学段的“新课改”同课异构教学实验活动,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名教师、广州市直属中学骨干教师、黄埔区骨干教师共8名优秀教师执教课例韩熙载夜宴图长信宫灯。该教研项目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框架,依托多种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整合能力,将一件艺术作品作为课堂的主题进行教学,善于将教学内容与作品背景、美术通识、赏析手法相结合,为有效教学创造条件。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此教研项目不仅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平台,而且对教师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3. 探索实践片区教研模式为解决区域学校分散、教研力量薄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少等问题,我们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拓宽教研

8、渠道,优化教研资源,加强片区区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行了以分片组合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的方式。从区域特点出发,开展了富有实效的课例研讨、主题分享、参观交流等活动。两年来,共计开展课例研讨18节,主题分享5次,参观交流3次。如课例研讨走近传统戏曲人物,主题分享“我最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参观镇龙中学陶泥课程,内容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时间空间相对自由,教研效果显著。以研为基,探索基于并高于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学的站位,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课堂交流、实践体验和观念分享,立足于关注更大、更高层面的文化传承。以课例为活动单元,通过专业引领、分享互助、实践反思的有机结合,有目的、有过程

9、、有方法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构建了实践性、互动式、专业化的研修环境,促进了美术团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三、以训为本,促进专业技能新提升在研训培养中,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紧紧围绕课程改革,我们以教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专业提升为突破口,从教师角度出发,选择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做好做实“立德、强教、实研”,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培训,以培训促进教研工作的深入。1. 探索实践专业理论通识培训组织区域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在培训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交流学习中移植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据统计,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开展了以通识培训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共计6次,场均与会人员20

10、0人,其中理论学习1次,分享交流2次,课例研讨2次,主题讲座1次。如核心素养下的区本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专题讲座,“中国壁画古寺考察”主题分享,核心素养下的高校与中小学美育创新课程教学交流研讨活动。2. 探索实践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模式专业技能培训对于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从美术专业素养出发,我们为美术教师搭建了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平台。据统计,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组织培训近10次,参训人员达1000人次。如携手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开展插画主题培训,分享美的旋律专题讲座。其中,以“书法书写”技能培训为重要突破口,学习赵书、篆书、隶书等,提升了区域教师书法专业技能水平,培训成效显著。3.

11、 探索实践专业研究社团模式以传承传统文化、研究绘画技法、开拓艺术表现为出发点,探索成立油画、国画、书法、版画、民间工艺及摄影六个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专业研究社团,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美术专业,以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四、“研训共同体”,推动教研体系新动力“研训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践行、深化的过程中,我们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培训方案,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有效连接,注重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和科学分析,随时检视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者的工作效能、被培训者的学习状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提高学校的育人功能、教师的专业水平,最终形成可推广的成果。团队建设尝试将“研”和“训”有机整合,即“研”中有“训”,“训”中有“研”,注重教师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注重教师专业兴趣的培养及专业能力的发展,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同时,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满足城乡每一位教师的自身发展需要,将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研与训的形式采用集中与适时、分类与分层、主项与兼项相结合,做到了以研为基,研训互动,促进教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了区域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营造了良好的研训氛围,使区域美术步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阶段。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