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尖椒种植技术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4568724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黄尖椒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黄尖椒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黄尖椒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黄尖椒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黄尖椒种植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黄尖椒种植技术 王秀平内黄尖椒以其产量高、品质佳、色泽鲜、辣度高、椒形美享誉全国,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内黄尖椒种植覆盖内黄县六村乡、后河镇、井店镇、梁庄镇、亳城乡、二安乡、城关镇、长庆路街道办事处、东庄镇、张龙乡10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涉及227个行政村,种植面积约13 334.62 hm2,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0.2万t。一、环境要求栽培地环境符合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和NY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要求,且土地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二、品种选择内黄尖椒的主栽品种为“新一代”“山樱椒”等朝天椒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虫

2、、抗逆性强、耐煮、色泽鲜、辣度高、椒形美、商品性好等特点。三、生产管理(一) 育苗时间内黄尖椒育苗时间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春栽苗,育苗时间不晚于3月5日;大蒜或麦套栽植苗,育苗时间不晚于3月15日。(二)育苗方式采用小拱棚育苗。用竹片、薄膜等材料在育苗田搭建小拱棚,宽1.5 m,高0.6 m,每移植667 m2需育苗面积2530 m2。采取工厂化育苗,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三)播种采用撒播方法播种。播种前灌足底墒水,待床面无积水时,将1/3药土撒在苗床上,均匀撒开种子,然后把剩余的2/3药土盖在种子上,再覆盖1 cm厚细土。覆土后用可湿性粉剂对水3050

3、 kg喷雾。喷后撒上毒饵,最后每隔0.8 m用竹片两端插入畦埂做好拱棚架,盖好薄膜,周围用湿土封严。(四)田间管理定植前,每667 m2基施3 t有机肥及50 kg高钾复合肥,移植后随即浇水,57 d后浇缓苗水,在生育期内地表保持见干见湿状态。浇水应在阴天或晴天上午10:00前、16:00后进行,切忌在烈日下浇水。中耕除草,移栽缓苗后灌水或遇降雨后及时中耕、消除板结、除去杂草。开花前中耕12次,进入盛花期停止中耕。春椒根据长势情况确定追肥量,每667 m2追施高钾复合肥15 kg;套种椒在缓苗后开始生长时每667 m2追施尿素57.5 kg。麦收后及时进行追肥,在喷施农药的同时添加适量铜肥、铁

4、肥、锰肥、锌肥、硼肥等复合微肥。(五)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原则。内黄尖椒田间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软腐病、炭疽病、疮痂病、青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茶黄螨、蟋蟀等。防治以生物药剂为主,农药药剂防治时严格按照NY/T176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执行。四、采收适时采收要符合农药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应分次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防治老熟果养分倒流和阴雨天田间炸皮霉烂。采收时不带果柄,净果采收。采收后

5、及时摊开晾晒。不易晾晒的品种应带柄采收晾晒,干后去柄,可减少霉变。在霜降前或腾茬整地前整株拔起,在田间摊开晾晒。晾晒期间需翻晒1次。八成干时根对根垛成垛,空闲时随时采摘再晾晒至全干。采摘时去掉果柄但不能使尖椒破碎。五、包裝储运储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储藏适宜温度0 ,湿度应保持在85%90%。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通风散热良好。六、生产记录详细记录育苗过程、生产地点、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肥料名称、农药名称、施药方式、施药时间、收获信息、销售信息等。七、安全要求安全性指标应符合GB2761食品真菌毒素限量要求、GB2762 食品污染物限量要求、GB2763 农药残留限量要求。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