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4563982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陈娟莉摘 要 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不高,主要源于高职院校主要是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的角度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却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用户服务的观点和第四代评价理论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的观点,从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视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出以服务学生需求和关注学生评价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G718.5 A 1008-3219(2018)14-0069-04一、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为

2、了解目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课题组于2016年5月至7月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湖南省内21所高职院校的562名学生和107家用人单位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一)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经调查,学生最希望通过创新创业相关理论课程依次提高探索精神、理解力和沟通能力、组织协作能力、批判思维、决策力等;关于课程学习的内容,学生希望学习的知识依次为沟通技巧(32.91%)、创业技能(27.04%)、营销技巧(16.01%)、企业管理(14.95%)、财务管理(9.09%)。而教学现状与学生期待有一定差距:

3、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大部分依附于就业指导课和财经贸易类课程,门类较少,在具体的教授内容上,明显偏向创业基础知识和技巧,这表明创新创业课程还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在课程教学环节的实际开展中,80.25%的学生认为学校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依旧占据着中心地位;关于教学效果的检验,大部分学校表示主要结合出勤率、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教学评价结构较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评价为主。(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59.43%)、开展创新创业培训(50.89%)、开展创新创业竞赛(56.23%)、开设创新创业课程(43.06%)

4、、建立創业导师制(29.89%)等;其中,61.92%的学生希望得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说明相对于理论教育,学生更喜欢实践教育。目前,高职学生中正在创业的占6.7%, 考虑尝试创业的占39.1%,创业学生认为自身创业想法来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仅占13.15%,来自身边创业人物影响的占81.56%。同时,伴随着年级和年岁的递增,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呈逐渐下滑态势,从大一的44.3%下降到大三的32.1%,已毕业学生下滑至4.25%。在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中, 44.83%的学生认为分配到个人的机会不足,而最缺乏的创新创业条件依次为启动资金、政策支持、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关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效果

5、的评价,大多数学校对在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了经济奖励,少数学校将之纳入学分管理、树立创新典型。(三)创新创业师资建设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师的整体评价较低,82.91%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接受进一步的创新理论学习和创新实践历练,40.03%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师资是制约人才培养的最大因素。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创新创业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就业指导教师,这些教师表示在教学上有困难,一方面源于理论修养的缺乏,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工作经验和创业经历的双重空白,仅凭突击式的创新创业培训很难在短期内提高专业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四)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

6、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和社会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两部分。从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看,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已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的氛围,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有将近半数的高职学生(48.04%)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一般;学生对学校教育最不满意的地方是高职教育整体上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43.77%),这说明,高职院校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做得还不够。从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看,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创新能力的整体满意度评价的平均分值为3.56分(总分5分),其中,选择“一般”层次的占40.74%;41.67%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高职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出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

7、创业意识。可见,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处于一种较低的认可层次。(五)分析结论整体看,当前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的角度,自上而下地构建了一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从教学整体设计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从教学环节来看,高职的创新创业教学还基本沿用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经典传授范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被忽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教学师资专业性不够,结构单一,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指导。从教学评价来看,多是从学校

8、和教师角度出发,学生的参与性不高,缺乏行业企业的监督和评价,更缺乏从服务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改进教学。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构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由人本主义者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1,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学生的发展,二是学生的学习,三是学习的效果。那么,具体到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应包括三个方面。(一)人才培养定位立足学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

9、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系列文件,国家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定位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及社区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毕业生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技术技能问题,通过对这些技术技能问题的改进和探索,促进产品的技术革新或服务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场所,也是推动技术技能传承、增加高素质创新人才储备的重要载体。根据高职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结合社会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能力的期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为重点,集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思维开发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10、力和创业水平。(二)教育教学过程融入学生需求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认为,在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这一理论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则可以把高校的课程、教学和管理看作一种保障教学质量的服务,那么,学生就是高校最主要的服务对象2。为了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应围绕学生这一服务对象,以服务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学习需要为核心,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实践的开展全过程中充分纳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校对整个创新创业教学的设计与安排,教师对创新创业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展开,要根据学生

11、这个学习主体的接受程度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校要将学生这一服务对象视为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鼓励他们参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的改革,甚至教学政策的制定,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融入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需求。(三)教育教学效果评价重视学生评价第四代评价理论假定现实是由利益相关者逐步共同建构的,各利益相关者包括被评价者都应代表自身的利益诉求参与教学评价活动,评价者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对话和协商,最终形成一致结论3。创新创业教育是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参与学生学习评价的权利。学生享有参与教学评价的权利

12、就可以对学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的安排和服务以及自身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效果等进行评价。根据学生评价学校和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反馈,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心理、学习需求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服务,另一方面,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受到重视,在增进师生感情的同时,也有助于激励学生持续参与教学评价,最终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改进。三、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进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重在改变过去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思维,更多地关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来设计服务、开展

13、评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由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嵌入式”4创新创业专业理论课等构成的富有系统性的创新创业理论体系;二是由创新创业课程实训、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等构成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三是通过创新观念宣传(包括创新舆论宣传、创新氛围的营造等)和创新行为引导(包括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专业创新实践、社团活动等树立创新典型,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等构成的创新观念培养体系;四是构建由行业、企业、教师、学生等共同组成的多元创新评价体系,尤其要建立行业企业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的通道。四个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主要落

14、实三方责任: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创新资源的统筹、师资队伍的建设、专项经费的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督查整改方面落实到位;二是各高职院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构建由校长负责、各行业企业参与、学生参与、校内各部门协同实施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确保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三是各院系、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教辅人员的责任要明确,确保每个环节的责任都能落实到个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下改进策略。(一)基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组织策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并通过多方宣传、制度保障、教师培训等多种手段,将以服务

15、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各院系、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之中。为了保障理念的贯彻落实,还应建立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专门机构,如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行业、企业、学生对创新創业教育的评价渠道,及时收集行业企业对创新创业教学和高职人才创新能力的评价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学服务的评价反馈、对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信息,同时综合这些评价反馈和需求信息,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分析报告,供校领导层决策参考。(二)基于满足学生创新需求的服务支持策略目前,高职教育比较重视“共性教育”5,较为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服务支持策略的提出正是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创新创业教育

16、的不同需求,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和管理三个方面。课程服务的重点在于在建立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课程服务体系,其特点在于富有系统性的课程结构和富有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一方面,课程设置实现创新创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课时合理配置;另一方面,课程选择实现个性化配置,学生在修完公共必修课之外,可以根据个人需要的不同选修相应课程做补充。教学服务主要是教师层面展开对学生的服务。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中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找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教学契入点;要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创设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全方位为学生创新实践服务,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还应深入创新实践,提高自身的创新理论修养与创新实践能力,以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创新指导。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服务是一种具有高参与性特点的特殊服务6,如果学生不能全身心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