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粮改,于地]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34563394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尔沁,粮改,于地]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科尔沁,粮改,于地]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尔沁,粮改,于地]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尔沁,粮改,于地]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科尔沁“粮改饲”看藏粮于地三月的新野,春意盎然。站在一望无际的小麦田前,记者看到的是希望,是收获。“目前,示范区正在推广一茬小麦+两茬青贮玉米”等模式规模种植,每亩两茬青贮玉米 6吨,产小麦秸秆3. 5吨,每亩地净效益4500元以上,比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模式的效 益提高了 5倍左右。”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管委会工作人员 刘宽峰充满自信地说,“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粮改饲的发展路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麦产 量,而且收割后的桔秆还可以做牛的饲料,一举两得。”这是近年来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 范区发展高效循环农业、探索“粮改饲”发展路径的真实写照。“两全两高”,推进现代高效农

2、业循环经济建设近年来,新野县肉牛示范区内已建成肉牛品种繁育场、南阳市种公牛站、万头肉牛育肥 场,千头肉牛育肥场10个、百头以上肉牛育肥场109个,以及15万吨TMR饲料加工厂和年 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和冷链物流园等,基本形成了上地流转、饲草饲料生产、良种繁育、 母牛养殖、肉牛育肥、电子交易、屠宰加工、熟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的“全链条” 经营格局。“土地租期为30年,农民把上地租给示范区,不仅可以获得租金,还可以安排其 就业,对他们进行养殖、机械等方面的培训。”刘宽峰介绍道。同时,该示范区还成立了全省 最大的科尔沁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回收玉米小麦秸秆、规划高效农业示范田、建成有机肥 加

3、工厂和肉牛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以及通过建设熟食加工厂、生物制药厂、沼气利用、有机 肥生产等途径,基本形成了集桔秆养牛、牛粪制肥、生产食用菌、肥料还田、沼气发电、沼 液还田为一体的“全循环”生态体系,实现了农业生产系统的内循环,达到了污染物上地消 纳零排放。刘宽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种的是高秆小麦,收割后秸秆有一米多高,一亩地就 可以喂一头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肉牛饲料成本。另外,小麦收获后,可以接着种青贮玉米, 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还可以增加经济作物的效益。”变废为宝,完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科尔沁牛业是肉牛示范区的龙头企业和典型代表,于2007年12月投资建设,是一个以 活牛饲养、屠宰加工为主的

4、综合型加工企业。目前,科尔沁牛业正在通过肉牛场沼气工程和 有机肥工程建设,不断完善着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肉牛场沼气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格栅渠、调粪池、USR反应器、贮气柜水封池和沼渣沼液 储存池等。该工程建设沼气池规模为600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1万立方米,配套储气柜2000 立方米。其中151.96万立方米用于有机肥生产,67万立方米用于发电,沼气发电机组200 千瓦,年发电134万度,年利用沼渣沼液约10万吨,公司3000亩种植基地可轮灌一次(每 次每亩35吨,含氮量约25公斤)。有机肥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发酵车间、加工车间、仓库、配 电房、机井房和办公楼等。目前,该工程每天可生产300吨有机

5、肥,年产有机肥达10万吨。 在有机肥发酵车间,刘宽峰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年产牛粪8万吨,通过发酵加工,可产有 机肥5万吨,再把这些有机肥用于甜玉米、西兰花等经济作物的肥料,这样不仅变废为宝, 利用了这些资源,而且这些有机肥使得上地更加肥沃,农作物长势良好,可以卖个好价格。”科尔沁牛业通过实施“两个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种植、养殖、加工各环行废弃资源 的综合利用,实现了农牧业之间以资源为纽带的循环、协调发展,同时还提升了牛粪、废水 的资源化水平,使其变废为宝。科尔沁牛业通过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沼渣沼液用于农田 灌溉施肥,即“肉牛-牛粪-沼气-肥料-牧草、蔬菜”的农业循环模式,达到了污染物在转

6、化 中再生和增值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刘宽峰告诉记者:“公司将力争实现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种植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走出一条既有利于 生态环境改善,又能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新路子J创新模式,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桔秆如何处理好、利用好,长期以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科尔沁牛业结 合自身发展状况,率先在肉牛示范区开展桔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发展“青贮玉米种植+肉牛 养殖”的肉牛循环产业等方式,利用国家枯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秸秆收购站点,开展稽秆 综合利用,从而创新了枯秆综合利用模式,增强了生态循环利用效率,提升了农作物秸秆综 合利用水平。“科尔沁牛业根据

7、新野县秸秆资源、道路交通、养殖场分布等实际情况,在全县布局建 设了稽秆收集一存储一运送一养牛,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的桔秆资源化利用体系。”刘 宽峰说,科尔沁牛业当前共存栏3万余头肉牛,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全年消耗秸秆量约20 万吨,改良农田3万余亩。”截至目前,科尔沁养殖场通过与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签订稽秆 收储协议等方式收储桔秆19. 3万吨。其中,收储运麦桔秆9. 5万吨、12万亩,收储运玉米 秸秆9. 8万吨、6. 5万亩。目前,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在以科尔沁牛业为龙头的一批具有实力、敢于创 新的企业带动下,通过对“粮改饲”发展路径的探索,利用已经形成的全循环产业链,实现 了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能源产出率逐年提高,使高标准粮田的产出效益不断提 高,有效推进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起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 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