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刘洪)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34269357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穷人》教学设计(刘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穷人》教学设计(刘洪)(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穷人教材浅析: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认识穷人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内容,能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

2、。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内容,感知“穷”,寻找他们精神上的富有。 教具准备: 1幻灯片。 2查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穷人 (1)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课文,再次面对穷人这一课题时,大家来谈一谈,自己的疑问、想法、收获。 (2)你能准确地读出下面的词语吗?(大屏幕出示) 搁板、填饱、抱怨、掀翻、唉声叹气、包裹、魁梧、湿淋淋、撕破、倒霉、忧虑 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 在一个寒风呼啸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二

3、、质疑激趣 1、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了“穷”的特点。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 3、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穷人的“穷”。 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梳理,把握下面几个要点: 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从桑娜和渔夫

4、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5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

5、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四、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为什么会这么穷人呢?原因呢?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是俄国正处于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时期。在这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这篇课文作者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

6、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五、体悟那四处流溢的“富有” 穷人的生活、物质上确实穷,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作者说是要告诉我们这些吗?他们俩做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桑娜和她的丈夫勤劳、善良、朴实、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1、师: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老师一遍遍地读着文章,分析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他们的富有。(学生讨论) 2、请大家再次读课文,课文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的富有? 3、学生自由读全文,寻找穷人精神上的“富有”。 4、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反复品味朗读,感悟穷人的美好品质。 预设交流要点: (1)家的整洁与温馨。 (2)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 (3)夫妻不

7、顾生活困难收养孤儿。五、作业: 课堂本1、2、3题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3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的心理,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摘抄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 他们每天只能( )填饱肚

8、子,吃的是( ),菜只有(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 )身体,冒着( )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 ( )地干活,才能维持的。 3教师小结、导人: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两蒙的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4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穷困的家庭环境;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三是渔夫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与风浪搏斗。这三点使读者看

9、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5“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一方面突出表现了渔夫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顾惜身体和危险出海打鱼,深夜还回上不了家的悲惨生活。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妻子桑娜担心着丈夫的安全,期待丈夫平安归来的焦虑心情。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1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

10、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忐忑不安) 理解“忐忑不安”:指心在上上下下的跳,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读第一个句子。讨论:“这样做”是指怎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 “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11、 教师小结、过渡:虽然桑娜本能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但她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一家的生活处境。想到出海打鱼仍未归来的丈夫,桑娜的心是多么忐忑不安。 指名读第二个句子,说说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时心里所产生的各种想法,中间用好几个省略号连接。 学生各自再用心读读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

12、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下定决心,愿意承担一切。 理解词语:自作自受。 “自作”在文中指擅自做主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自受”在文中指让丈夫揍我一顿。 从桑娜的忐忑不安到最后下定决心,你对桑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教师小结、过渡:为了挽救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挨揍准备的桑娜又开始犯愁着该怎么对丈夫说这件事情。 读第三个句子。 体会句中

13、省略号的用法。(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桑娜陷入了沉思之中。) 2教师小结。 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而作为桑娜丈夫的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渔夫回来后与桑娜的那一段对话吧。 3品读对话,进入桑娜与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 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找找: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 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第一次沉默是他们身处困境,却遭遇恶劣天气的无奈与苦闷。 第二次沉默是他们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无辜的幼儿而感到难过与沉重。教师过渡:

14、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 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名朗读句子。 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添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说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最后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 (把孩子抱来,一家人熬下去。) 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a换词法理解“熬”字。(挺、度、顶、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