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4155158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法视角下弱势群体保护分析经济法作为法律社会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产物,突破了 传统的法律概念、体系与范畴,使得法律相关部门间的严格 界线逐渐淡化,使得法律朝着由法律分离再到诸法统一的趋 势发展。经济法因其独特的法律角度,尤其是从这一角度出 发所包含的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从根本上确定了其存在的 价值与意义。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础,选择从经济法视角下探 讨对弱势群体的具体保护。一、弱势群体的基本概念弱势群体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关弱势群体的含义也 得到了基本的统一,即指在一个国家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 群体,主要表现在其力量、权力和社会财富等方面的弱势。弱势群体的特征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方面的特

2、征:一是贫穷化。按照恩 格尔系数的理论,食品消费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越高,其贫 困程度越高。而弱势群体的恩格尔系数在80-100%,可见, 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都处于贫穷化的程度。二是 脆弱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弱势群体的经济条件 较差,因此,其在上层建筑和社会层面同样处于弱势地位。 具体表现在:就业没有保障、缺乏可靠的物质基础、内心消 极脆弱。三是边缘化。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 面长期处于较低的地位,没有任何职业、教育和家庭方面的 有利因素,因此,弱势群体很难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方式,- 直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层面。四是低职化。弱势群体受教育 程度较低,因此,从事的职业一般

3、地位较低、待遇较差,有 的甚至连工作都没有,大部分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导致收入 过低。弱势群体的分类弱势群体主要分为两类,即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 弱势群体。其中,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未成年人、老人、 妇女、残疾人;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下岗、失业等社会 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民工、失业人员以及在城 市建设和发展中产生的拆迁户。二、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存在的问题社会竞争的不公正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制的过渡阶段,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权力和 社会财富上的劣势,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环境中受到不公正 的对待。比如,关于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 展

4、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其社会地位较低,一方面其 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较差,另一方面很难得到与自身劳动成 正比的待遇,城建中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普遍存在;国家经 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转型,造成大量国企单位职工下岗,下 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城市建设离不开房屋拆迁, 而普通老百姓多半不愿意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因 此,政府的强拆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社会不公正现象使得 弱势群体缺乏一个自由、公正、平等的社会竞争环境。国家宏观调的不到位国家宏观调控在弱势群体保护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没 有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 不健全的税收政策。一是表现在个人所得税上。随着经济的 快

5、速发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提高,但是较高的物价 水平使得其依然无法发挥其对贫富差距的调节作用,违背了 公平赋税的原则,不利于收入公平分配的实现;二是表现在 就业问题上。税收在扶持对象上存在不公现象,优惠政策有 限。不同形式的下岗工人享受的优惠政策不一,正规企业的 下岗工人在创业上可以享受优惠,而非正规企业下岗员工无 法享受优惠。另一方面是在财政支出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 象。一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都偏重于工业和商业,对于 农业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使得农业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 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其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 民收入的增加,导致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 致使国民

6、经济发展处于不均衡状态;二是我国财政政策在社 会保障制度上的支出较少,并且主要保障对象是广大城市居 民,而我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社会保障水平过于 低下,普及范围小,缺乏对低收入贫困者的援助。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目前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不单单是不公平的 社会竞争制度和不健全的国家宏观调控法的原因,也是全社 会范围内许多非法现象的后果。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虚荣心 膨胀,盲目追求社会财富和政治权力,导致一系列非法行为 出现,滋生出许多腐败问题和偷窃、走私贩毒等诸多不负责 任的社会现象,剥夺了弱势群体应有的社会资源,因此,全 社会各界应该从自身做起,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对于不公 正的现象加以

7、制止。三、经济法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具体对策完善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税收政策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有助 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具体实施 时,应该依据每个行业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减少垄断行业 中的不合理收入分配,促进公平竞争机制。首先,要建立健 全税收政策,加强所得税在总税收中的比例,注重税收对贫 富差距的调控作用,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其次, 注重改善税收的种类,对弱势群体减免部分不必要的税种, 对于福利过高的人群加强征收力度,建立健全与行业特点和 个人实际收入相符合的税收种类。加强国家调控功能,实现网络管理一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对就业信息的管理。就业问题

8、是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对人才 培养的资金投入,扩大就业中介机构的普及,有效管理弱势 群体的就业信息,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健全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保障制度。弱势群体在城市建 设中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用自己的双手从事体力劳动,然 而其工作、生活环境和工资待遇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不利于 和谐社会的实现;加上目前老龄化问题严重,给社会和国家 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 险,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扶 持和援助工作。三是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弱势群体网络化管 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的运用已经扩展到社会 的方方

9、面面,对于弱势群体也是一样,应该加强弱势群体电 子档案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现行社会存在的户籍限 制,另一方面也能合理解决对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不力的问 题,提高弱势群体自身保护意识。完善与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提高弱势群体的受教育 程度弱势群体在社会财富、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 弱势,使得其受教育程度偏低;而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也不利 于其社会财富的获得,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国家和社 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要改变弱势群体的贫困现象,就 必须从法律上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培训。虽 然,希望工程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弱势 群体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虽然贫困地区的孩子

10、接受了高 等教育,但是在毕业后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不 愿意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都不利于改善 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与教育相关 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地方性法规的建立特别重要,增加教育和 文化资金投入,从根本上促进弱势群体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 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需要国家、政府、社会以及市场等 的共同关注、努力与支持。由于市场自身的竞争性、追强追 富性、淘汰弱者性等自然特性,决定其不会积极、主动、自 觉的对弱势群体加以保护,所以,对弱势群体的具体保护主 要还要依靠国家与政府的力量。虽然如此,但我们依然不能 完全忽视市场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因为,要 真正的、彻底的扶贫扶弱,必须采取“造血式”的方法与途 径,而这一对策的实现必须要靠市场。国家与政府保护弱势 群体,消除歧视是首要任务,之后要大力实施倾斜政策的保 护。当前,我国部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存在着明显的歧视状 况,还有部分虽然在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层面上不存在歧视,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显著的歧视状况。所以,从 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执法层面彻底消除歧视,在根源部位就 要保证一切社会主体的公平与公正,同时,在贯彻落实的过 程中更要注重执法的平等性,确保弱势群体的权利与利益得 到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