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979575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方案卢校北京修齐治平科技有限公司二0六年十月第1章总体概况11项目背景11.2项目目标11.3建设周期2第2章系统总体规划22系统业务架构22.2应用流程32.3设计原则42.4标准规范5第3章建设内容63基础信息管理63.1.1学校信息管理63.1.2 学生信息管理63.1.3 教师信息管理63.2组织考试6321 创建考试63.2.2角色分配与管理73.2.3 制作答题卡73.3网络阅卷73.3.1 答题卡扫描(扫描员)73.3.2 阅卷管理(考试管理员)83.3.2.1 设置试卷结构83.322 答题卡结构化处理83.323 框选主观题93.324

2、设置标准答案103.3.2.5 分配阅卷任务113.326 阅卷监控和进度113.327 试卷仲裁123.328 试卷查阅133.329 成绩统计133.3.3 教师阅卷133.4考试分析153.4.1区域联考分析报告153.4.2学校分析报告153.4.3学科分析报告163.4.4班级分析报告173.4.5班级对比分析报告183.4.6试卷讲评183.4.6.1 整体分析183.4.6.2 小题得分率对比183.463学生答题情况解析193.4.7学生个体分析193.4.7.1 成绩查询203.4.7.2 学业分析报告21347.3 错题本243.4.7.4 试题解析253.4.7.5 知识

3、库253.5 移动 APP263.6基础环境设施263.6.1 高速扫描仪配置要求263.6.2 高速扫描仪数量273.6.3 互联网云数据中心27第4章 服务方案274.1 质量保证274.2本地化服务274.2.1系统升级与运维服务274.2.2 培训服务28第5章典型案例285北京延庆区285.2青岛黄岛区285.3赣州市十四所重点校295.4乐山市犍为县29总体概况1.1项目背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加 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 务。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

4、信息化带 动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11月的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 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领域要努力做到“四个提升”,一是提升教育信息化基 础支撑能力,二是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三是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 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四是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教学质量、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议开展基于教育大数据 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建设,全面贯穿考试、测评、作业等教学活动,通过大数据技 术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汇聚和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

5、的针对性教 学、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1.2项目目标(1) 建成区域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区域范围的学业质量有效监测。平台可以支持区域联考、学校月考、期中期末考、周考、竞赛等多种考试方式,通过历次考试 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实现市、区县、学校等多个层级的学业质量监测,涵盖中 小学阶段所有学科,监测内容包括以时间为导向的学业水平发展变化,也包括校级之 间、区县之间、城乡之间以及木区域与全国教育发达地区之间横向的学业质量对比分 析。(2) 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通过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的应用,学生可以依据学业诊断报告开展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群体和学牛个体的学业诊断

6、报 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现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和教育局可以依据详 细的区域、学校和班级的学业分析报告开展教师培训、学科教研等工作。(3) 以资源优化配置和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为抓手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学业质量监测的基础上,教育局可以详细掌握校际之间、区县之间、城乡之间学业水平的 差距以及形成差距的关键因素,在开展师资调整、城乡教师轮岗等资源配置时,可以 第1页第1页第1页有针对性的向薄弱校进行倾斜,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的成效。平台汇聚了全国教育发达 地区的优质数字资源,包括40()万道优质习题、30万套名师名卷以及精品课程、屯 子图书等资源,即使是教育薄弱校,学牛和教师也可以共享使用平

7、台上的优质资源, 借鉴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学成果,通过资源共享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内薄弱校教学水 平的提升。1 -3建设周期建议项目分阶段开展,试点先行。第一阶段选择试点学校先行开展建设,在试点 应用过程中改进和完善平台功能,并在试点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再开展区域范围的推 广。第2章系统总体规划2.1系统业务架构用户学生家长教师教育管理者SaaSPaaS基础信息管理组织考试网络阅卷学校信息I创住考试答题卡扫描学生信息角色分配与管理阅卷管理教师信息制作答题卡教师阅卷考试分析群体分析(区域、学校、班级)个体分析laaS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由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 和应用层

8、(SaaS)组成。其中,基础设施层包括校端阅卷使用的高速扫描仪和互联网 云数据中心,不仅保证平台的统一部署和运行的高效、安全,还可以与全国其他地区 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平台层提供单点登录、用户认证、及时通信、数据库、大数据 分析、工作流、搜索引擎和数字资源管理等服务,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服务;应用层 包括基础信息管理、组织考试、网络阅卷和考试分析等应用,为学生、家长、教师和 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统一服务。通过学业评测与提升平台,教育局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统一联考的管理工作效率, 并实现区域范围的学业质量有效监测,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和教育均衡化发 展;学校可以对大型考试和口常测验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考

9、试数据积累构建学业发展 数据库,通过教育大数据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开展教学质量与学业水平的多维度分析,直观掌握班级和学生个体的学 业表现,了解普遍知识漏洞,提升讲评效率,及时改进教学,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并引导家长更好地参与学牛的学习与成长。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全面的学业分析报告,了解自身的闪光点与薄弱项,科学 管理自己的学习;学生拥有自己的错题本,并可以借鉴学霸解题思路,通过精准练习, 弥补学习漏洞,实现成绩提升。家长可以真正“读懂”孩子的成绩,更好的辅导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并可以与教 师有效沟通,和学校协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2.2应用流程组织考试:可按地市、区县、学校、年级、班级为

10、单位组织大型考试和日常测验。 答题卡扫描:支持多种答题卡模板;通过高速扫描仪快速扫描,每分钟60张左 右;客观题自动识别。智能阅卷:上网即可阅卷,支持PC和Pad阅卷,不受地点限制;阅卷痕迹留存, 学生可以查阅;阅卷质量监控;支持单评、双评、多评模式与多种阅卷任务分配规则。成绩分析:自动生成区域分析、学校分析、学生个体分析,涉及命题质量、教学 水平、学业发展等维度,包括30余项分析报表与报告;多次考试可积累分析,跟踪 变化情况。学业提升:学生和家长第一时间了解详细的学业分析报告;学牛拥有专属错题本, 准确定位薄弱环节;老师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练习推送,学生根据老师推送内容进行 个性化学习;学生可

11、借鉴学霸解题思路,快速提分;享有40()万道优质习题、3()万 套名师名卷、大量视频与电子图书等资源。2.3设计原则高并发平台应支持区域统一组织百万级学生统一考试,支持相应量级的学生、家长、教 师、教育管理者等用户同时使用平台。开放性平台设计须遵循高度开放原则,平台中除自身提供的多种软件服务外,还可为第 三方软件应用接入提供简单、便捷的接口,以便接入其他厂商的各项服务,平台应提 供包含消息服务、用户和权限管理服务等访问接口,外部系统通过集成与接口平台, 访问系统的共享信息,以实现系统间的集成与互操作。先进性系统在设计思想、系统架构、采用技术和选用平台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 性、扩充性,充分

12、考虑平台现有的网络架构情况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业务增长。在 充分考虑技术上先进性的同时,采用技术成熟、质量及信誉好的产品,保证建成的系 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规范性系统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软硬件支持二次 开发。选择符合工业标准或事实工业标准的平台,采用标准化、规范化设计,使系统 具有开放性,保证用户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 好的环境。实用性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要适应用户的工作特点,做到简单化、实用、人性化。 实现与用户、学生基础数据、学校基础数据上的一致与整合,实现功能与操作习惯的 连续性。可靠性由于系统的特定用

13、户群,必须在系统平台上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系统设计中,应 采用可靠成熟的技术和平台产品,数据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 件应具有容错性、健壮性等。安全性一个相对复杂并且相对公开的系统,需在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整 个系统安全、可靠的远行。系统要求保证从网络基础设施到用户权限的统一的、多层 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可维护性系统设计应标准化、规范化,分层设计,组件化实现;整个系统建成后应整理一 套完整的文档资料,以便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管理性与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在系统建设中按照系统分析、统筹规划的观点对系统发展设想进行方案设计,采 用叠加式模块升级方式,逐步实现平滑扩容;降低系统维护

14、升级的复杂程度,提高系 统更新、维护和升级的效率。2.4标准规范1、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CELTS-42CD1.6及2010年修订稿;2、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YT/T10012012);3、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信息(YT/T10()22012);4、教育管理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YT/T1003-2012);5、教育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YT/T10042012);6、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YT/T10072012);7、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CELTS-40WD1.0);8、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9、计算机软

15、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11、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第3章建设内容3.1基础信息管理3.1.1学校信息管理对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基础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为区域组织联考,开展学业质量监 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3.1.2学生信息管理对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支持Excel模板批量导入,支持可分学校、分年级 导入,支持人工校验和修改。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学籍号、入学年、学部以及 家长信息。3.1.3教师信息管理对教师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支持Excel模板批量导入,支持人工校验和修改。 教师信息包括姓名、角色、年级、所教班级、所教学科、联系方式等信息。3.2组织考试教育局或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考试进行相关命题,并制作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