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979387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水田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参考答案:A2. 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过程,说明了A.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D.欧洲大联盟已经出现参考答案:B【详解】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是属于经济合作,欧盟是属于政治经济组织,所以可得

2、出西欧国家的联合是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故答案为B。材料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A错误。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正好与事实相反,C错误。欧盟成立初期不包括东欧,不是欧洲大联盟,D错误。3. 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事实是( )A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参考答案:C4.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

3、金的金子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汉代削藩的历史现象,其背景是汉武帝时期诸侯割据、巩固大一统,削藩的目的是打击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贪财暴虐”无法体现,A项排除;酎金有问题仅是一个事由,为材料的一个表面现象,B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专题是高考的重点。从考查的内容看,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线,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推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明

4、朝废丞相、设内阁及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核心内容,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看,着眼于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并和当今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民主化进程及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5. 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B.C.D.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史实,互联网

5、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反映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应该排除项,故选C项。6. 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外商企业C.洋务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参考答案:A“公司是私家经营”说明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正确;外商企业不符合“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B错误;洋务企业属于官办企业,C错误;D不符合“公司是私家经营”特点。7.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其主要的

6、原因是( )A小国寡民的国家形式 B轮流坐庄的政治需要C公民强烈的民主意识 D战争的强力推进参考答案:A8. 维和步兵营是中国首部以维和军旅为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中国首支维和部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奔赴境外执行维和任务的故事。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点是A.“一边倒”B.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中心的外交活动,执行维和任务,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活动中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的特点,B正确;“一边倒”是50年代的外交政策,50年代中国还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可能参加联合国的维和

7、行动,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并非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中心的外交活动,而不是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排除D。9. 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那么这一事件最早可能发生于( )A1995年B1999年C2002年D2005年参考答案:10. 荀子 儒效篇己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表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 A同姓亲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后裔 D姻亲参考答案:A11.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

8、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参考答案:C略12. 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对华侵略,北洋政府认为这是

9、民族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应抓住时机,体现了政府的实业救国理念,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奖励实业的相关法令,排除。B项,材料中政府旨在强调抓住时机“通商惠工”,而非大发战争横财,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内政府发动与欧美进行商战的口号,排除。13.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国古代各时期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以下与农业有关的事项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曲辕犁水转翻车都江堰曲柄锄A.B.C.D.参考答案:C曲辕犁始于唐朝,水转翻车始于宋代,都江堰修于战国时期,曲柄锄则始于西汉,故正确的顺序是,故选C。14.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

10、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参考答案:C本来题考查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符合这一原则,故C项正确。唐太宗不嫡长子,故A项排除。兄终弟及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排除。皇四了继位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即可。15. 下列不属于明代历史人物的是?A.郑和B.张居正C.元好问D.宋应星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

11、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张居正为明神宗时期的内阁首辅,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16. 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国旗及其图案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图所示的三幅中国国旗的演变中,最能深刻体现的是 A中国领土的变化 B人民地位的变化C思想文化的变化 D国家观念的变化 参考答案:B17.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 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 D.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

12、一时期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排除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难以独立发展,故排除BD,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8. 截止1953年11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A.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B.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D.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参考答

13、案:D材料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农民则将大批牲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农民以此消极抵抗,D符合题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发展,是与人民的利益相符合的,只是工作中存在一些急躁冒进的思想损害了农民利益,A不正确;B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不正确;C不能反映材料主旨。19. 右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D20.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

14、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参考答案:C本题重点强调女性服装面料的变化,并未体现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并非强调女性审美情趣的改变,故A、D错误。材料中女性服装面料涉及棉、麻、人造材质等,所以该选项“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过于片面,故B错误。世纪晚期的服装面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与传统纺织业技术的结合,而这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故C正确。21. 唐朝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秦始皇统一全国B.丝绸之路的繁荣C.佛教的迅速传播D.北魏孝文帝改革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秦始皇统一全国并没有与印度等国家联系,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文明交流,B项正确;佛教的传播与饮食文化无关,C项错误;孝文帝改革是民族融合,没有促进中西交流,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