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3979003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宋明理学“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明理学”教学设计一,同学分析同学对于本课的大部分教学内容可能会感到特殊生疏,一方面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对于“宋明理学”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另外一方面,思想史内容本身就不易懂得,突然在同学面前出现出所谓“气” ,“理”,“心”等抽象名词和大段的理学人物及其观点论述,对于毫无思想演进和突破的高二同学来讲,基本上是“对牛弹琴”和“雾里看花”.但是也不是说本课的全部内容对该阶段同学来讲都是“生疏”的,这里仅举一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名文,即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其实就和本课的关系甚大.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的其实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内外相较而言,刘禹锡更

2、看重的生怕是“心”的感悟和修为,因此才会感叹“何陋之有” ,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明显受到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思想的冲击,更精确的说这正是本课隋唐时期“三教合流”内容的真实反映,假如我们从前至后读一下“曹操陶渊明王维”这一线的诗文,我们对这一思想史的进展线索就会更有体悟.而爱莲说其实是作者周敦颐借用“莲花”这个载体来阐述自己的理学观点,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天地之理,万物之理和人伦之理在这里达到了完善的结合.因此,充分地利用同学特殊熟识的旧有认知来开放教学,建构起同学旧有图式和抽象的宋明理学的图式之间的律动

3、关系,生怕是本课教学成败的一大关键因素.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内容依据规律进展的次序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讲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即魏晋南北朝以至于隋唐以来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岳麓版和人教版称之为“三教合流”仅仅说了一个层面,学者陈来将之称之为“唐宋的社会历史特质”生怕更具有说服力.从政治环境来看,是从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变.专制主义中心集权从一个低潮走向了另外一个新的高度,对于这一点,北宋的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中就有着特殊清醒的熟识(见人民版教材“资料卡片”).假如再详细点说,那就是随着科举制的接受和推广,旧有的“门阀体制”面临崩溃,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时代”已经终止,最高统治

4、者充分利用儒学工具,从上至下对国家和士大夫进行了无声般的严密把握,这是北宋统治者历经汉末至隋初的300 年动乱和唐末军阀割据和农夫大起义做出的重大历史“决策”.从社会环境来看 ,是学问分子从热闹的匡扶社稷走向冷静的自我人性剖析.汉代至唐宋之前的这段历史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之一.胡族的入侵,家园的沦丧,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使学问分子们对汉代旧有的儒家正统位置产生了动摇,相对于出仕做官,学问分子们更偏好于隐逸和自修.从文化思想上来看,是从儒家一尊到“三教合流” .汉魏之际正是佛教东来,道教大兴的时期,这种文化思潮的演化正好顺应了学问分子追求上的转变.这种全方位的转变到了中唐时期使一部分有

5、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良心的传统儒家学问分子开头反思儒学本身,因此产生了所谓的文化上的三大动向,即新禅宗运动,古文运动和新儒家运动.这三大运动其实直接导致了宋明理学的产生.其次模块是理学本身,或者是指狭义上的理学,有人称之为程朱理学或新儒学.透过名称本身我们就可以明确,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至于北宋其他三子的内容,我们稍作分析即可.第三模块是心学.心学其实也是属于理学的范畴,只不过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反叛和深化,我们只需阅读一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经受就可以明白理学和心学的关系.在这一模块内容的讲授中,我们特殊要留意的是心学和理学观点的对立性和对比性.其实从宋明理学的

6、学术争辩成果来看,陈来的宋明理学一书不仅是在总结以往的学术争辩的成果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单就其懂得和阐述宋明理学的进展脉络上来讲,本书都不行不参考.三,本课教学内容主要为解决什么问题本课的中心内容其实是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宋明理学在整个儒学进展史上的位置问题,换一句话说就是从整个时代进展的脉络和儒学大背景下来透视宋明理学的进展.其实在这个大题目的内部缠围着几个小的子问题,即儒学(宋明理学)与佛道学的关系问题,理学和心学的关系问题以及理学内部的内在理路问题.这几个问题假如解决不好,理学家们和他们的观点就会被孤立地被懂得,明显会人为地加高校问点的难度.因此老师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主要理学

7、家的主要观点需要给同学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老师的作用就是负责引导同学分析宋明理学的背景和内部及外部的进展线索,以及说明一些比较难以懂得的名词现象.其次个问题是宋明理学的思想价值或者说是它的影响问题.受马克思辩证法的影响, 我们历来评判一个历史大事或历史现象的时候都习惯使用两分法,但是我们也留意到单纯用好,恶的两极来概括一个大事的复杂影响明显不是很“够”宋明理学既是如此.除了从外部理论层面不好概括,其实仍有宋明理学的内在问题,即通过七八百年的官方扶植和民间信仰,宋明理学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位中国人的血液里,即使在新时代的今日我们一些摸索问题的方式和习惯仍是或多或少打着宋明理学的烙印.让我们来用简洁的句

8、子来评判距离我们时代较远却又照旧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四,设计意图(一)理学的定义及范畴1,定义: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2,理学的世界观: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就.“理”表达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表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 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现.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理学的内涵:内圣外王.政统和道统.4,理学的方法: “格物致知” .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学问的基础

9、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其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穿而明“理”,而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究.(二)理学产生的前夜1,时代的变化:政治环境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加强(从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士大夫从关注社会到关注自己.思想环境佛道的大盛和“三教合流”2,中唐的三大运动:新禅宗运动,古文运动和新儒家运动(三)程朱理学1,北宋五子:理学的开创者们( 1)周敦颐:理学的鼻祖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源理 孔颜之乐(爱莲说)( 2)二程(程颐,程颢) :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仁”天理的核心,修养的最高境域(3)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说明人类命运.张载:开创

10、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精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太虚气万物)2,朱熹:理学体系的建立者和集大成者(1) 理气关系:(2) 理学修养:( 3)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3,程朱理学的影响: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爱惜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四)陆王心学:1,心学与理学:(1) 心学是理学进展(2) 心学的显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3) 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理学强调人要追寻万物和社会

11、之“理” :如何成为圣人(难至与可至)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1) 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2) 用自己的体验引证命题,“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 认为“物欲”和“看法”是人心之弊,应将其剥落,扫除3,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1) 天理本心良知:灵明(2)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4,陆王心学的影响:简洁逐步陷入极端的个人主义.(五)宋明理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部分内容(六)宋明理学的评判:1,强调三纲五常等内容,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重视主观意志力气,留意气节

12、,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重.五,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详细开放第一部分“理学的定义和范畴“其实是开宗明义,假如我们绕开理学内涵本身来开放谈论理学的进展问题,同学们大有越来越糊涂的感觉.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开放中,老师最好使用教授法,开门见山地交代好关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为了便利同学的懂得,老师可以引用一些生动好玩的例子.比如“理”关怀天道,人伦和自身修养的这一体系其实是儒家甚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个至为重要的核心观点,通过分析“王”这个字的字源我们就很清晰这个古老的思维模式.其次部分“理学的产生前夜”看似内容较少,其实位置及其重要,由于它正是理学诞生之“因”.该部

13、分的内容和必修1,2 的相关学问联系亲热(比如选官制度的演进,宋代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唐宋之际商业的富强等),老师要引导同学回忆旧的学问体系来把握理学进展的时代背景.第三部分“程朱理学”和第四部分“陆王心学”的内容开放较多,其主要学问点要让同学加强记忆,老师可以接受“课前预习课上梳理课下总结”三位一体的手段夯实这部分的内容.而隐含在这背后的理学和心学的关系,可以用朱熹和陆九渊闻名的“鹅湖之会”的故事来引导开放.理学内部的进展关系就可以透过理学家们的观点角度来进行比较和归纳,比如周敦颐二程朱熹之间明显存在着理论上的进展关系,张载要单列出来,其部分思想为朱熹所改造.陆,王之间既有进展上的承接,也有概念上的稍有不同.第五部分“宋明理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侧重抛砖引玉的作用,即角度上的切入和提示.由于这部分内容的确特殊复杂,同学只需找准角度,学会分析材料即可.第六部分“宋明理学的评判”问题正如上一小节所述的那样比较复杂,该部分的内容能概括更多的是角度上的,而不是内容上的.六,教学反思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