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3955364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商丘市赵村乡联合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B. 自然界中硫化物分解C. 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D. 可燃冰燃烧参考答案:C略2. 下列氯化物,不能用单质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NaCl DHCl 参考答案:B略3. 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AN2BCOCNO2DNH3参考答案:C【考点】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常见有颜色的气体为卤素单质、二氧化氮等,以此解答该

2、题【解答】解:N2、CO、NH3都为无色气体,NO2为红棕色、有毒气体,故选C4.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A. 在化合物中呈2价 B. 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 氢氧化物呈两性 D. 碳酸盐难溶于水参考答案:C镭的金属性强于钙,其氢氧化物是强碱,C错误。5. 自然界里常见金属元素存在最多的是Al,其次是铁,接着是铜。然而人类冶炼金属获得成功最早的反而是含量少的铜,含量最多的铝最迟冶炼出来,究其原因,合理的是( )A. 铜矿较易还原,铝矿很难还原B. 铜矿颜色较深,易发现,铝矿颜色较浅,不易发现C. 矿石在地下埋藏,铜矿最浅,容易开发,铝矿埋得深,难开

3、发D. 以上说法是错误的参考答案:A【分析】铝属于亲氧元素,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铜属于较不活泼金属,铜元素较易被还原生成铜单质。【详解】A铝较活泼,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物,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且冶炼铝时应该采用电解法冶炼,一般条件下铝矿石难被还原,铜较不活泼,铜离子较易被还原,所以冶炼铜比铝早,选项A正确;B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与金属的颜色无关,选项B错误;C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与矿石在地下埋藏深浅无关,选项C错误;D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故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方法的选取与其活泼性强弱有关,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较活泼金属采用热还原法冶

4、炼、较不活泼金属采用热分解法冶炼,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选取合适的冶炼方法,题目难度不大。6. 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CH2=CHCH2OH B. CH3COOH C. CH2=CHCOOC2H5 D. CH2=CHCOOH参考答案:D7. 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的两倍还多2,该元素是 ANa BMg CAl DCl参考答案:A略8. 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中子”

5、不显电性 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 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 ,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参考答案:C略9.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 + 2 Bx + 4 Cx + 8 Dx + 18 参考答案:B10.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D常温常压下,17gH2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9NA 参考答案

6、:A略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Fe2(SO4)3和 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B碳酸钡加入稀硫酸:BaCO3+2H+Ba2+H2O+CO2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D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 HC1溶液混合:Mg2+2OHMg(OH)2参考答案:C【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方程式中离子的计量数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水;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D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氢

7、氧根离子再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解答】解:AFe2(SO4)3和 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A错误;B碳酸钡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SO42+2H+BaSO4+H2O+CO2,故B错误;C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则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B正确D氢离子先与氢氧根离子发生酸碱中和,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再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水,离子方程

8、式为2H+Mg2+4OHMg(OH)2+2H2O,故D错误故选C12.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A469 B329 C239 D169参考答案:D略13.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HCO3-、H+ BFe2+、Fe3+、 Na、NO3 COH 、Na、HCO3、SO42 DBa2+、NH4、Cl 、OH 参考答案:B1.28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VmL气体(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

9、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A. 504 mL B. 336mL C. 224 mL D. 168 mL参考答案:C1.28g铜的物质的量=0.02mol,Cu与硝酸反应是硝酸铜与氮的氧化物,而氮的氧化物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又生成硝酸,纵观整个反应过程可知,铜提供的电子等于通入的氧气获得的电子,故通入氧气的物质的量=0.01mol,故通入氧气的体积=0.01mol22.4L/mol=0.224L=224mL,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得出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获得电子之和是解答

10、本题的关键。15. 已知2SO2O2 =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SO2和O2的总能量比生成物SO3具有的总能量高。多余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故答案是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

11、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 沉淀A: 沉淀B: 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杂质。参考答案:BaCl2 或Ba(NO3)2 BaSO4 AgCl 除去过量的Ba2+、Ag+ Na2CO3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I.以Zn和Cu为电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Cu极有H2产生电子流动方向ZnCu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Zn-2e-=Zn2+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

12、线,则理论上产生0.5 mol H2(1)卡片中记录合理的是_(填序号)(2)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若将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的是_ (填“锌极”或“铜极”).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X、 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可得:(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反应开始至2 min,用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3)在一定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的是_A. X、Y、Z的浓度相等 B. X、Y、Z的分子数比为312 C. Z的生成速率是Y的生成速率的二倍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Y,同时生成3n mol X参考答

13、案:I. (1) (2)Zn+2H+Zn2+H2 (3)铜极 . (1) 3X+Y2Z (2)0.025mol/(Lmin) (3) C解析:I.(1)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由此可知若有1mol电子流经导线,则产生0.5mol氢气,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正确的有,故答案为:;(2)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故答案为:Zn+2H+=Zn2+H2;(3)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正极Cu上会有铜单质析出,而变粗,其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答案为:铜极;.(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n(X):n(Y):n(Z)=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