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941171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安县烟叶产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8. 19乐安县烟叶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案例调杳分析抢抓发展机遇,创优赶超升级,努力实现乐安烟叶产业的新跨越(乐安县烟叶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游高亮)摘要:乐安县烟叶产业的发展,经丿力了波浪式发展过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形成“思烟、议烟、抓烟、扶烟”的良好发展氛围,烟农种烟理念真正由“要我种”转变为 “我要种”,烟叶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变人,由劣变优,烟叶种植规模现已成为全市第 一,全省第二、第三的格局。烟叶产业真正成为我县“农民增收,村级搞活,财政增长, 企业增效”的农业主导产业,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关键词:烟叶产业发展经营模式调查分析一、烟叶产业发展

2、丿力程(背景分析)丿力史上乐安县是著名的晒烟产区,品质优良,饮誉国内外。种植烤烟从1989年开始引 进到1990年试种成功,1991年全县推广,1993年发展到16个乡镇,面积约1.6力亩, 生产烟叶2. 2力担,形成乐安烟叶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而后成波浪式、马蹄形发展态 势,经丿力了 1994年、1999年、2002年三次反复,发展到2004年全县种烟乡镇11个、村 81个、烟农1690户、血积1. 1力亩、收购烟叶2. 84力担,生产规模总量发展到全省第 三。2005年-2010年我县狠抓科技兴烟,烟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烟叶种植效益逐年提 升,实现可持续稳步向前发展。到2011年,全县种

3、植烟叶乡(镇、场)12个,村委会 118个,村小组659个,烟农1596户,种烟血积达3. 3 Jj亩,收购烟叶10. 06 Jj担,总产 值8043万元,创税3045万元,比2010年烟叶面积、总产值、总产量、总税收翻了一 番。实现了 “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开门红,同时也是全血推进“卷烟上水平”的良好 起步之年。全县上下思想认识统一,工作开拓创新,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以新的发展理 念,新的举措,做优做强乐安烟叶产业。2013年省、市烟草部门要求控烟,全县C落实血 积3. 4刀亩,控减到3.1万亩,户均种烟面积调控到22. 3亩,烟叶收购量仅有8. 5力 担,但烟叶总产值达1.01亿元,首次突

4、破亿元人关,创烟叶税和进项税达3837 Jj元,加 上各级烟草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项1_1投入1000余丿j元,可产生164力元税收,三人块税 收累计可达4000力元。乐安烟叶产业从90年开始试种发展至2014年,烟叶产业由小到人,由弱到强,由劣到 优,走过艰难曲折的二十五年,通过儿届班子的共同努力,终于达到全县烟叶种植血积3. 4力亩,收购烟叶10力担,产生烟叶税收4500力元的H标。生产水平,质量效益有- 个质的飞跃。综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烟叶种植规模越来越人,从0.3力亩发展到3. 4 力亩;二是种烟农户越来越职业化,从户均种植4. 2亩发展到23.6三是科技含量越來越高,T 1厂式商品

5、化湿润育苗、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智能化烘烤等 先进技术得以全血推广;四是机械化程度越來越普及。耕整机、起垄机、施肥盖膜机、培 土机、打药机、编烟机、烘烤口控仪等烟机走进千家力户;五是烟农种烟效益越来越高。 平均亩产值由600元增加到3430元;农民种烟实现了由“要我种”到“我要种”的转 变。烟叶产业已成为富县、富乡、富村、富民的“四富工程”,真正达到农民增收,村级搞活,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日的。全县种烟积极性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品牌不断 拓展,目前U成为湖北中烟公司基地县。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市正确领导,得益 于县委、县政府英明决策,得益于全体烟叶工作者科技兴烟的结果。

6、二、烟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一)、具备烟叶生产发展所需的生态条件1、气候条件优越乐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224306 天,日照时数为1691.2小时,日照率达到40%以上。降雨 1651. 1毫米。热量、光照、 降用量及其分布完全符合优质烟叶生产要求,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较好。2、土地资源丰富宜烟耕地面积广阔。全县耕地面积37. 7 Jj亩,其中宜烟耕地面积18力亩,烟叶发展潜 力巨人。土壤质地良好,十壤多为酸性结晶岩类发育的麻沙泥m,冇英岩类发育的黄沙泥 m,紫色砂页岩类发育的紫沙泥皿,多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适中,质地多为 沙壤或粉沙壤,结构疏松

7、,通透性好,适宜烟草生长和良好品质的形成。经省、市烟草技 术小心有关专家检测化验,认为我县土壤、水质是我市发展优质烟叶条件最好的县。3、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乐安近几年,在重点产烟乡镇,特别是在力担乡、千担村中,烟水、烟路、烟站、烟 房、烟机五个方面总共投入资金约2个亿,其中仅烟水配套工程建设43个,投入建设资 金达1.2亿元,加上我县是“国贫县、中央苏区县、集中连片开发县”三项政策養加 县,产烟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遍布山砺镇、龚坊镇、代坊镇、招携镇、敖溪镇、增山镇、 力崇镇、南村乡、湖溪乡、罗陂乡、湖坪乡、人马头等12个乡(镇、场)65个重点村, 人人增强了我县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另外烟草部门重点

8、在标准化烟站、烟机耕路、烟用 农机、烟叶密集式烤房等建设上重点进行扶持,也对我县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的改 进和提高,为今后烟叶生产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具备烟叶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1、地方经济状况我县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尚不发达,地方财政依然十分拮据。而烟叶作为高税收、高产 出的经济作物,在县级财政收入中,烟叶税收贡献率较人,特别是在生产规模人、经济欠 发达的乡镇所占的比例高,逐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2、农村经济状况烟农是烟叶生产的主体,烟农的生产积极性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木保证。乐安属 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

9、耕地偏少,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绝人多数农民处于 想致富、盼致富,但苦于致富无门的局面。1=1前在烟叶收购价格连续上调的情况下,只要 我们认真把技术培训好、物资供应服务好,切实帮助烟农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增加收 益,就一 2定能调动广人烟农的种烟积极性。3、烟区种植业结构有利于烟叶发展。各产烟乡镇目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产业没有,农民盼望能有一个产业 既能增收又能增税,既能脱贫又能致富。因此烟叶产业应运而生,各产烟乡镇把烟叶产业 当成是富县、富乡、富村、富民的“四富”产业來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外出打工农民 工闲置的土地,农村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烟叶产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4、

10、全国烟叶布局调整为乐安烟叶生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是十一五末国家局提出的北烟南移政策,极人地鼓舞了南方烟区的种烟积极性;其 次基地单元建设项日的不断深化,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推动了南方烟区的人力 发展;另外烟叶价格与粮食价格的同步提升,江西烟叶列入全国二类价区等政策给乐安烟 叶生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烟叶产业的经营模式烟叶产业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订单农业,先由国家烟草总公司下达指令性计 划到省烟草公司,省烟草公司下计划到市烟草公司,再由市烟草公司下计划到县烟草分公 司,县烟草分公司根据烟农申请,经过对烟农种烟能力评估,将计划分解到各基层乡(镇) 村、再到烟农

11、。烟农拿到计划后先要签订烟叶生产种植和烟叶销售合同,约定当年烟叶种 植面积、约定烟叶收购量,并按要求进行规范化烟叶生产。烟农按照约定的计划组织生 产,自付盈亏,烟草部门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并优惠供应烟用物资,投入人量 资金进行烤房新建和改造,对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进行补助,并对烟叶生产中遭遇的自然 灾害实行捐赠救助。另外还对基层烟站、烟水烟路、烟川机械等投入人量资金进行改造, 切实降低烟农种烟风险,保护了烟农的利益,使烟叶产业“产一供一销”形成一条龙生产 和服务。四、烟叶产业发展举措(一)千方百计扩规模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人烟叶种植规模,确保全血完成目标任务。一是抓 好规划布

12、局,推进烟皿流转。对宜烟耕地进行全血调杳,建立基木烟m档案,抓好基木烟 m规划,建立基木烟DO保护制度,并根据各地宜烟曲积和往年烟叶发展情况,结合今年日 标任务,切实抓好烟叶生产区域化布局,重点发展FT1地多、面积集中、群众积极性高、生 产技术基础好的区域。各地要因地制宜,出台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 机制,人力推进宜烟HI块向烟叶种植户流转。二是抓好连片种植,扩人种植规模。人力培 植力担乡、千担村、百担组,形成规模效应,为烟叶配套服务和机械化操作提供有利条 件。着力培育种烟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种烟人户,鼓励和动员一般种植户进一步扩人种植规模,力争全县户均种植规模达到25亩以上。

13、三是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现有12 个重点乡(镇、场)要切实抓好烟叶发展工作,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 烟区、新烟农,扩人种植规模,全血完成县里下达的日标任务。对于各地烟叶血积落实情 况,县烟办和烟草部门适时组织人员认真核实,严杳一切浮夸虚报行为。(二)不遗余力抓技术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健全技术服务规程,为烟农提供 产前、产中、产后全套技术服务。一是示范到村。加强烟叶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推 广,每个村建立1-2个烟叶生产示范点,把示范点建成集烟叶生产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 广为一体的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在木村起示范带头作用。二是服务到户。加强烟技员队伍

14、 3和烟叶生产服务队伍建设,由烟草部门按照“老烟区500亩左右配备一名专职县级烟技 员,每个烟技员管理12个村委会”的原则配齐烟技员,并根据实际需要在每个村呢备1- 2名科技辅导员,乡(镇)烟办抽调2-3名惯烟叶的农技干部组成烟叶生产服务队,由烟 技员、科技辅导员和乡村T部共同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三是培训到人。定期举办培 训班,以“每个烟技员精通烟叶,产烟乡村每个T部懂烟叶、每户烟农家有一位烟叶生产 明门人”为1=1标,做好烟技员、乡村干部和烟农的烟叶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烟技员、乡村 干部的指导服务水平及烟农的种烟水平。(三)创新举措促发展一是推进现代烟草建设。I韦I绕“一基四化”的要求,切

15、实抓好戴坊和山觀两个现代烟草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加人新品种、 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增强示范带动能力,通过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辐射 周边,带动全县烟叶发展,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二是推进组织化经 营。以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为核心,把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模式作为加快发展烟叶规模化 种植和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举措來抓,鼓励和引导烟农成立烟农协会、烟叶生产合作社、烟 农互助组等合作组织,逐步健全烟叶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将分散种植的农户有效组织起來,整合土地、资金、人力、设备、技术等生产资源,完善 管理和利益

16、分咆机制,努力探索当前农村经营体制下发展烟叶生产的新路子,激发烟叶生 产的内在活力。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规范我县烟叶 生产技术标准,切实做到统一套餐式供应肥料,统一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统一生产操作规 范,统一技术指导服务,使全县烟叶育苗时间、移栽时间基本一致,烟株长势长相、烟叶 适时落黄基木一致,采收烘烤、烤后烟叶质量基本一致,全血提升我县烟叶整体质量水 平。四是推进机械化作业。加人烟机补贴力度,鼓励各类烟叶生产组织、烟叶种植人户人 力引进和推广耕整机、培十机、打药机、施肥盖膜机、编烟机、烘烤仪等烟叶生产机械, 提升机械化耕作水平,减轻烟叶生产劳动强度,解决雇工难题,推进烟叶生产节本增效。 五是推进粘细化耕作。指导烟农严格按照朋叶生产技术标准,抓好烟山隔年轮作、土壤改 良、早翻耕、高起垄、配方施肥、集中移栽、四间管理、病虫害综防、化学抑牙、优化结 构、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