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匾额整理.释读与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5.50KB
约17页
文档ID:233925528
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匾额整理.释读与研究_第1页
1/17

上海翰林匾额博物馆匾额整理.释读与研究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赵金婕导师: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胡志祥 副教授摘要:木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翰林匾额博物馆所藏的部分匾额进行整理 和释读第二部分在匾额整理的基础上,从历史源流、类别形制、款识文字、艺术形式这几 方血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研究由于第一部分内容较多,所以木文只在正文中略举几个典型 例子作为代表,完整的资料作为附录,放在正文Z后关键字:匾额 起源 分类 款识文字释读、夕▲ ■ 亠刖吞匾额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它把中华文化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 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 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自有匾额以来,它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 生活密不可分,与建筑、民俗、文学、艺术、书法相结合,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无论是屋舍装饰,还是旌表贺颂;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言表抒情,都 反映了当吋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等,“以匾研史,可以佐证;以匾 学书,可得笔髓”匾额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 值而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然血,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其 他各种因素,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的匾额实物越来越难以见到。

血从匾额研究的现状来看,关于研究匾额的文章和书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现存的一些关于匾额的书籍如《洛阳匾额》、《中华名匾》等,都只是单单 对匾额进行释读,没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另一类书籍将匾额作为小国古代建筑艺 术的一种附属品,比如《古代建筑》《院落沧桑》等;二是在i些学术杂志的文 章中,虽然关于匾额有更多方面的研究,比如起源,形制,作用等,但都比较纷 杂,不够系统全面综合这两点,可以得出匾额研究的现状:基本研究系统性不 强,深入研究浅尝辄止此次对丄海翰林匾额博物馆馆藏匾额的整理,使我们得以亲H考证、研究一 些明清吋代,甚至更早吋期的匾额实物,从而对匾额本身及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 进行一次基础血又全而的探索,使我们对其各方面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以 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整理与释读翰林匾额博物馆现所藏有正式登记在册的匾额840块,已经初步整理了 302 方,其中年代最早的为宋咸淳2年(公兀1266年),最晚的为民国三十年(公元 1941年),最大的为310*85cm,最小的为80*40cmo 在整理过得藏品中,有不少是IH额是名人名士所题写的IH额,清代状元题写 的有19方:如戴衢亨、洪钧,徐甫1(,潘世恩、张之万、金德瑛、朱昌颐、吴其 浚、翁同穌、章黎、刘绎、萧锦忠等。

翰林164方,宰和22方清代大学士 11 人16方:如戴均元、戴衢亨、骆秉璋等封疆大吏、六部督察院主官(二品以 ±)116方:刘坤一、丁日昌、怡良、张师诚、许乃普、张芾、魏定国等其中 还有书法大家翁同穌、许乃普、郑际康,金石大家李文田、吴士鉴等人题写的匾 额除此之外,还有民国要员题写匾额10余方题匾者状元翰林宰相大学士二品以上民国要员数目\方19164221611610由于篇幅所限,具体所整理的所有数据,见附录二表格部分二、释读举例在所有整理登记在册的匾额中,我们进行具体释读的匾额有300方左右我 们将这些匾额根据其题词的内容主要分为六大类:艺文教泽、贞节贤孝、福禄寿 庆、功德名望、庙宇宗祠、府第堂号其中福禄寿庆、功德名望又详细分为:福禄、贺寿、乔迁和功名、品徳、声望等为了对匾额进行进一步详细的研究,首先我们要对匾额进行释读释读的内 容主要包括丄下款,题匾者以及匾文的释义下面就举一个例子冰心鹤算尺寸:230*77.3上款:赐进士及第钦命詹事府右春坊右应子提督江四学院加四级纪录十次洪钧为下款:旌表节孝 驰封孺人叶母氏何老太君七十荣寿立 光绪七年岁次辛巳仲春月谷旦i文释义:冰心鹤算:冰心,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和问,•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意为心地很清白、廉洁鹤,《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因鹤的年寿长,所以常用于祝寿之辞算,古代计数用的 筹码《仪礼•乡射礼》:“一人执算以从之”鹤算,在民间所用于祝七十寿诞 此匾形容主人清白廉洁,龄咼鹤寿i者:洪钧,江苏吴县人,字陶士,号文卿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卒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同治七年(1868)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 至兵部左侍郎洪钧是个外交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精熟行楷书法光 绪间携名妓赛金花出使俄德荷奥等国,洪精通徳、俄文,才华出人,再加上高贵 典雅的赛金花做点缀,名噪一吋洪钧在奉命出使俄,徳,奥,荷四国期间,他 接受了西方电报所用3码法,改中国的4码为3码赴俄时,得《成吉思汗本纪》《蒙古史》等书,译成汉文,参照史料,著《元史译文证补》这是译介外国史 來研究元史的第一部著作在史学,尤其在元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关于其他匾额的释读,会在附录一中给出,在此不一一列举匾额的研究ffil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 “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悬于门屏丄的牌匾也有一说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如今,统称为匾额匾额--般挂在门 楣与檐顶Zl'Hj,可见于大门厅堂,亦可见于亭台水榭,虽功能不相同,但都起到 了美观和封闭门上部到檐之问的空问的作用匾额的起源时间,我们可以从古籍的记载中,理清其出现、发展、演变的进 程根据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早出现匾额是汉高祖六年(即 公元前20()年),萧何题写的“苍龙”、“白虎”两关之匾额另根据羊欣《笔 阵图》I李I昉等编《太平广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片北京第1版记载:“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刀,以题其额观者如流, 何使秃笔书《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六•书一》“韦诞:魏韦诞,字仲将,京兆人 诸书并善,题署尤精明帝凌云台初成,令仲将题榜,高下异好,宜就点正之,因 危惧以戒子孙,无为大字楷法 初青龙中,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昭令仲将大为题署,以为永制《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七》“孝武帝改治宫室及庙诸 门,并欲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这两段记载,反映了在魏晋时期, 王公贵族开始热衷于在宫殿城楼之丄题写區额,而且十分重视匾文的书法,具请 当时的书法大家來题写唐代颜真卿在《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一文中,讨论了碑额题写书法的要点, 可见无论是朝廷还是书法家,对匾文书法已愈加的重视。

匾额在宋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邵氏闻见录•卷第一》 [宋]邵伯温撰 李剑雄刘徳权点校 《唐宋史料笔记叢刊•邵氏见闻录》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8月第1 版1997年12月湖北第2次印刷P5: “帝一FI登明 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 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宋代皇帝对门额题字的内容是何等的关注,甚至要 理清一字之差《桎史•卷十•刘蕴古》 [宋]岳珂撰 吴放復校注 《历代名家小品集•桎史》 三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P50-P51 赵广超著 《笔记〈清明上河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44-P45 [宋冷诫撰《营造法式》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12月初版1954年12月朿印: “初吴山有伍员祠,瞰圜阔,都人敬事Z,有富民 捐贤为匾额,金碧甚侈这则记载可见半时民间捐匾之情,送匾之事已不出奇宋代,我们发现匾额最大的门类之一即商匾已使用得较为广泛《清明上河 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医纱铺,除了门首所悬挂“赵太丞家”的医纱铺字号横區 外,尚有四块竖匾,分别写有“大理中丸x养胃丸”、“治酒所伤良方集香丸”、“五 劳七伤回春丸”、“赵太丞统理X妇儿科,等字样,使人们对该医约铺的特点一H 了 然。

4宋李明仲《营造法式》5对匾额的制作方法有较为详细的说明“造殿堂阁门亭等牌(扁)之制,长二尺至八尺其牌首(牌上横出者),牌带(牌两•旁下垂者), 牌舌(牌面下两带之内横施者)……牌面每长一足,则广八寸,其下又如一分 由此可见古代文献对匾额的记载逐渐出现了专业性的论述宋代匾额得到如此成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文化艺术的高度发达,另一 方而得益丁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使得匾额从庙堂到民间都相半的普遍,其功能也 从标志雄伟的建筑物开始走向多样化,而文献的记载也随之丰富起来社会进入到明清时期,匾额已经是相当的盛行,形制也已经十分的完备,从 斋堂雅号到官府门第,从修身立志到旌表贺颂,匾额己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 而对匾额的记载除了有李渔的《闲情偶寄》小有专门论述联匾,在各地方 志以及中央政府的钦定则例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关于匾额的记载同时IH额乂 演化出成为礼仪规范承载者的功能通过对文献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岀这样的结论:匾额起步于两汉,发展于唐 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二、匾额的分类1、 根据质地:根据匾额的质地可以分为二大类:%1 用于木构建筑外檐和内檐的悬挂式木质區额%1 用于砖石建筑物的墙体和墩台上的镶嵌式石质匾额。

另外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有逐渐出现了金属质地的匾额虽然匾额的质地很多样,但大多数匾额是以木制为主,这主要与我国古代传 统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有莫大的关系木质的匾额在保存方而很容易受到岁月 的腐蚀与侵害,因此在释读上会增加一定的困难在现存的实物资料上,也比较 偏重于晚期,即明清的实物资料而我们此次整理的博物馆的IM额就是以明清时 期的木质匾额为主2、 根据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此类匾额主要是标识建筑物和景物的名称,是匾额最基本的作用,最为常见 的有寺庙宗祠,官府门第,室斋雅号其中往往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这类悬 挂在风景名胜、休憩Z所居的匾额在文字丄多采用表征仙境,寓意祥瑞;修身勤 政,规戒自勉的词藻颐和园中的乐寿堂,就是取“智者乐,仁者寿”之意以斋堂雅号为例《桎史•卷五•见一堂》“何归,筑堂,扁曰'见一',盖取'人人尽道休 官归,林下何尝见—•人'之句而反Z也 “林下何尝见一人”的诗句,世俗相 传之广,以至被认为是俚谚它讽刺做官者的虚伪,相逢常说要辞官归隐,但大 都口是心非,山林间并未见到辞官者的影子尚书郎鹿何年纪刚过四十岁便请求6 [宋]岳珂撰 吴緻復校注 《历代名家小品集 桎史》 三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1版P131 -52 -致仕,希望以口己的行动来纠正只II 丁着高官厚禄的风气。

鹿何如愿后,悬挂出“见 一堂”匾额意思是我就來做那“一•人”,明志之外,讽刺世俗之意,跃然于匾上 7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X说,狂士归元恭“家贫甚,扉破至不可阖,椅败至 不可坐,则俱以纬萧缚之,遂书其匾曰'结绳而治"如此“结绳而治”,门匾 丄的四个字,就活脱脱地将主人的性格凸现于门户之前了在我们所整理的匾额之中,这种可以体现主人高洁的品质或者修身自勉的匾 额还有很多比如清代协办大学士陈大受就题有“安敦堂” Z匾,敦,勉励也, 以立其志还有“树德堂”、“海涵堂”、“裕后堂”等,或是明志或是自勉或是警 喻1 旌表贺颂匾这一类匾额多用以歌颂,称赞,旌表,庆贺之途,通过赠送,恩赐的方式给 予受區者它们起到了协调人际关系,维护伦理道徳、政治规范的作用这种匾 这也是用途最广,保存较多的匾额类型之一比如祝寿匾,荣升匾、功名匾、徳 行IM等在前面匾额的演变历史中,我们提到匾额的这一功能是逐步发展出来的,而 在明清时期,这一功能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备《钦定礼部则例•卷四十五•仪制清吏司》了吴裕成著《中国门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