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33898171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航天“年终奖”(全文) 视察者网一周军事视察:航天“年终奖” 关键字 东风东风21D歼20快舟东风21DSLS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周军事视察航空航天 本周是马年农历新年前的倒数其次周。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召开年会,总结这一年的成就,年终奖自然成为全部员工最为关注的话题。在这个从大捆现金到大捆芹菜都能当做年终奖的时代,靠谱的嘉奖显得无比珍贵。中国航天工业在本周就为中国军工连续贡献三个好消息,堪称2022年最好的“年终奖”。这一年终奖,不仅仅是中国航天的傲慢和自信,好像也引起了大洋彼岸的攀比心情。人类史上最大运载火箭安排的公布,或许就是新一轮太空竞赛的起先。 更快、更准 本周有

2、三条关于中国航天工业的重大消息:1月12日,以“航母杀手”著称的东风-21D弹道导弹获得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消息被外界证明;1月13日,美媒报道1月10日中国进行了新型超群音速飞行器的首次试飞,引发了世界“中国追逐美国”的惊呼与探讨;1月15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官方微博贴出“快舟”运载火箭CG图,不仅首次展示了中国新型快速响应火箭的外貌,更让人对中国新一代洲际导弹的进展充溢信念。 1月10日,国务院发表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嘉奖的确定,授予“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探讨与应用”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工局推选的“空间交会对接”项目也获得了特等奖。而第三个特等

3、奖则因为保密缘由迟迟不为公众所知,不过我们不难从相关消息中找到蛛丝马迹: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报道,该集团获得了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领奖代表张忠福。而他恰好曾任研制东风-21C/D弹道导弹的航天四院常务副院长、院长。 东风21新改型导弹试射图片 关于东风-21D反航母弹道导弹和以它为核心的反航母作战体系,外界已经传言揣测数年之久,此次所谓的“蛛丝马迹”仍在较大程度上依靠于推断。但依据最近一些公开的学术论文,我们对东风-21D采纳的技术有了更加深化的相识。 外界对中国能将导弹投送到2000公里以外没有异议。他们新奇不已的,是这种中程反航母弹道导弹的指导方式和机动性水平。由于中程弹

4、道导弹再次进入大气层时速度特别快,如何在下落的有限时间内发觉、瞄准目标并刚好精确调整导弹命中目标是一个难题。冷战时期的美国运用小型弹翼精确限制弹头,但为了避开大气摩擦烧蚀弹翼,导弹必需在末端减速,增加了被敌方拦截的概率。 此次随这一获奖消息公开的,是首次露面的东风-21D导弹实弹照片。照片中超乎寻常的无弹翼瘦长锥型弹头表明,该弹运用了全新的机动方式变质心限制技术,通过变更弹头的质心来产生限制力。这一过程不必考虑气动烧蚀问题,可以大幅提高弹头再入速度,从而显著降低导弹被拦截的几率。这种布局的导弹弹头上看不到任何弹翼或者矢量喷口,通过在导弹内部设置可变更弹头质心的滑块,精确更改导弹的方向,最终引导

5、导弹命中目标。 结合此前媒体广泛报道的所谓“东风-15C型钻地弹道导弹”的构造,不难看出中国已经相对娴熟地驾驭了这一技术。该弹同样取消了气动限制的小弹翼,采纳变质心方式命中目标。而此前揣测用于容纳较长钻地弹头的锥形战斗部,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便利质心改变的改进。 中国东风-21C导弹再入器上装有小型气动限制面 不过比起技术上的变动,更加重要的是东风-21D的获奖时间。依据前几年重大军工装备的获奖时间看,装备获奖时间至少会比其定型时间晚数年(歼-10战机2003年定型,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歼-11B战机2007年定型,202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难推断,东风-21D在获奖之际,已经起先量

6、产部署。明显这才是更加值得庆贺的好消息。 另一条消息则让大洋对岸的美国人吃了一惊:1月13日,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称,中国军方于1月10日进行了新型超群音速飞行器的首次试飞。并称超群音速飞行器的目的是突破美国导弹防卫,向美投射核弹头。15日,国防部回应称,境内按安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这事实上等于中国承认了此试验的存在。依据公开的民航禁航通告分析,这次试验的放射地点是甘肃某地,飞行器落点位于渤海北部某海疆。试验时间在北京时间1月10日10时至15时之间。据称,该型飞行器安装在类似弹道导弹的助推器上,以接近10倍音速的高速飞行。美国很多家媒体在

7、报道这次试验时称,这种飞行器可以作为弹道导弹的战斗部,突破现有的地面拦截系统。而在这一领域里,用美国国会议员的话说,“中国和其他竞争者正在迎头赶上”。 美国HTV-2超群音速飞行器,据称中国试验的新型飞行器与其性能接近 说起来,这种科技对于美国算不上簇新。早在2022年,美国空军和国防部先进技术规划局(DRAPA)就进行了HTV-2超群音速升力体飞行器试飞,安排让该飞行器以马赫数17的速度击中夸奈林环礁试验场上的靶标。尽管这次试验中飞行器的速度一度达到了20马赫,但9分钟后试飞就因飞行器失控宣告失败。在2022年的试验中,该飞行器在飞行30分钟后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目前,这一系列的HTV项目很

8、可能已经被全部终止。中国放射的飞行器最大速度虽然仅有美国的一半,但或许正是这种技术上的“落后”或者说“保守”,使得中国科技工作者遇到的阻碍较少,从而使得飞行器的放射更加胜利。 。 美国HTV-2飞行器飞行模拟图 假如中国的飞行器如美国所说采纳了升力体构型,那么明显中国将会成为第一个胜利试飞超群音速升力体飞行器的国家。尽管美国在技术上依旧领先于中国,但在造出合格的超群音速飞行器这一详细工程上,中国已经快了半拍。假如说上述两个喜讯已足够让国人感到欣喜,那么1月15日的另一则消息则供应了更多重要的讯息。当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官方微博贴出了一张“快舟”运载火箭放射效果图。虽然这只是一张电脑制作的

9、CG图片,但这是该型火箭第一次对外公开其外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官方微博发表“快舟”运载火箭CG图片 “快舟”火箭始终非常神奇。2022年9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首次胜利放射了“快舟”火箭。但与以往中国在放射火箭后半天就公开现场图片的惯例不同,此次放射的现场图像资料至今尚未公开,从侧面表现了火箭的独特性。此次公开的CG,或多或少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枚神奇火箭的部分内容。 作为中国研制的“快速响应火箭”,“快舟”的主要用途是在短时间内不经困难打算放射各种卫星。其用途涵盖遥感救灾、紧急通讯、快速侦查、卫星补网甚至反卫星作战等多个领域,是当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航天大国都致力研发的新型运载火箭

10、和卫星系统。这类火箭的关键在于“快速”,自然采纳了便利储存、无需加注的固体燃料,快速的机动式放射车,高性能快速自检系统等高技术。通常,为了缩短研制周期,一些弹道导弹方面的技术也会被应用在快速响应火箭的制造中。中国上世纪末研制的“开拓者1号”运载火箭便大量运用了此前东风-21的相关技术成果,因此其外形也和东风-21颇为相像。 。 ”开拓者1号”运载火箭大量运用了此前东风-21的相关技术成果 从仅有的图片看,“快舟”火箭比“开拓者1号”更长,火箭顶端的第四级就是其载荷“快舟1号”卫星。不难推想,该型火箭同样应用了大量我国成熟弹道导弹的相关技术。由于目前国产东风-41弹道导弹仍在研制中,干脆运用该弹

11、技术制造一款强调平安性和胜利率的运载火箭好像操之过急。因此“快舟”可能基本是国产东风-31弹道导弹的运载火箭版本。然而东风-31作为我军现役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国家战略核威慑的核心力气,虽然已经多次出镜阅兵,但是其完整的导弹形态至今没有对外公开,仅有的资料上也只能看到该弹上级段的构造和外形。“快舟”火箭的公开,或许能帮助我们揣测东风-31导弹大致的外观。 “快舟”可能基本是国产东风-31弹道导弹(图)的运载火箭版本 上述三种航天器都被美国媒体和政府高度关注。东风-21D曾被美国多家媒体称为“海上嬉戏规则的变更者”;超音速飞行器则让美媒惊呼过“中国正在迎头赶上”;至于“快舟”,它在2022年放

12、射后不到2小时就登上了美国航天网的首页,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三种产品在一周内相继传出喜讯,无疑是中国航天工业献给国家最好的“年终奖”。史上最大火箭或许是出于安抚国内对“中国赶超”的失措,又或许是为了向刚刚同意拨款上百亿美元的国会展示自身的雄厚实力。 1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正在研制的“科技放射系统”(SLS)实行运载火箭,并宣称该火箭将在2022年进行首次测试放射。 NASA发布的SLS巨型火箭放射CG图 这型巨大的火箭长超过117米,起飞推力超过4000吨,可将最多130吨的货物运输到近地轨道。无论是尺寸还是起飞重量,它都超过世界最大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目前美国已

13、经规划用该火箭实现重返月球的安排,以及完成首次从火星带回岩石样本的任务。NASA官网文章称,在执行后一项任务时,运用现有火箭须要放射3枚火箭,探测器在太空对接后才能启程前往火星,而SLS只须要一次放射。 这枚火箭尽管堪称新时代的“人类之最”,但从技术上看并没有特殊多的创新。在火箭研制之初,出于限制研发经费的考虑,该项目就被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美国在阿波罗登月安排和航天飞机安排中研制和驾驭的成熟技术,以尽量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研制出美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出于这个缘由,该火箭最早运用的是与航天飞机相同的RS-25D液氢液氧燃料火箭发动机,其将来装备的RS-25E/F型火箭则参考了上世纪60年头美国“土

14、星5号”上推力巨大的F-1型主发动机。至于其他技术,SLS火箭更是基本沿袭“土星5号”,主要通过采纳成熟的现代技术来降低火箭的研制成本。说白了,SLS火箭更像一个用当代技术“复刻”的“土星5号”。只不过60年头须要大量继电器的火箭限制舱段,到今日已经被换成芯片限制,更小更轻。 。 美国NASA发布SLS巨型火箭图片,图中火箭接着沿用经改造的“土星5号”和航天飞机的履带式垂直搬运装置 平心而论,大推力运载火箭依旧是中国航天事业接着发展的软肋之一。目前中国仅有10吨左右的近地轨道运输实力,即使最新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也只将运载量提高到25-30吨左右,上百吨放射实力的运载火箭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

15、明显过于好高骛远。从航天竞争的领域看,尽管目前的中国依旧落后美国许多,但在很多其他方面却已经追了上来。这些报喜报忧两适宜的回话一看就是NASA向国会要钱的筹码,而一旦国会听证会起先,公开这一火箭,就是证明美国强大无比最好的方法。疯狂的前提和傲慢的海军本周,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新闻。被多数次“素描”后,第三架歼-20原型机最终在国内网络上公开露面。值得留意的是,该机运用了全新的带加强筋座舱盖,取代了以前的一体式全透亮玻璃舱盖。 。 网上流传的2022号歼20原型机正面照。来源:飞扬军事论坛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设计降低了飞机的作战实力,但由于座舱盖经过镀膜处理,内部加强筋并不会影响战机的隐身设计。相反,传统的全透亮玻璃舱盖存在重量大、强度低的缺陷。由于玻璃厚度较大,这类座舱只能在抛掉座舱盖后才能进行弹射,反应速度较慢,且为防止玻璃老化引发的结构强度下降,每隔一段时间座舱盖还须要更换。带加强筋的座舱可以降低玻璃厚度,运用反应速度更快的穿盖式弹射,也不须要定期更换座舱盖。唯一的缺点在于视野可能受到肯定程度的影响 。 2001号歼20原型机(左)与2022号歼20原型机(右)座舱对比,可见有多处不同 除此之外,在新歼-20的机头下方,有着一个反射金色光线的物体,初步推想,这极有可能是类似美国F-35战机上EOTS设备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