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林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33863174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案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教案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教案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教案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桃花源记教案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案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案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熟读并背诵全文。3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3通过走进文本感受桃源的美、奇、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2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

2、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方法1诵读法。2品读法。第一课时一、 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可以说,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有位英国文学

3、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二、简介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

4、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三、读准下列字音豁然hurn 俨然ynrn 衣着yzhu 阡陌qiom髫tio 要yo 邑y 诣y 骥j 语y四、疏通文意,概括段意。五、课堂练习。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味道好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如此:古:像这样。 今:不

5、够 (2)一词多义: 舍 : 便舍船(舍(sh):动词,离开,丢弃。)屋舍俨然(舍(sh):名词,房屋,房舍。 寻 :寻向所志 (寻找);寻病终(不久) 志 : 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 向: 寻向所志( 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中: 晋太元中(中:名词,年间。);中无杂树(中:名词,中间。) ;村中闻有此人 (中:名词,里面。) 其:各复延至其家(其:代词,他(们),即村中人。); 得其船(其:代词,他的,即渔人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代词,他,即渔人。) 行:复行数十步(行:动词,走。);缘溪行 (行:动词,划行,划船。) 复前行(行:动词,走。)。 得:便得一山(

6、得:动词,看见,看到,遇到。); 得其船(得:动词,找到,寻到。) 不复出焉(出:动词,出去。) 不复得路 出 :皆出酒食(出:动词,拿出,摆出。); 既出,得其船(出:动词,出来,出去。) 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wi):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wi):介词,给,对,向);捕鱼为业(为(wi):以为,译作“把当作”。) 兼词: 不复出焉(焉:是个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可译作“从这里”。 (3)通假字 1、具答之。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详细,详尽。) 2、便要还家。(“要”通“邀”:请,邀请。) 3、处处志之。(“志”通“志”:做记号,做标记。) 第二课

7、时教学要点 分步品味,想像桃源理想世界的奇特之处;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总结收束全文。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诵读,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分步品读课文 1通过练习“桃源”的形式了解课文的线索。 2、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处: 提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一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

8、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

9、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

10、)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11、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还可以有其它理解。 3全班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三、深入研讨课文,了解写作目的 1. 课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2.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12、二、对话采访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以下活动,活动分两组进行:1.如果让你对桃源百姓说一段话,你会怎样说?2.如果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陶渊明进行采访,你会问哪些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先拟出采访提纲。(说明:活动一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与文中人物的直接对话,深化对桃源社会实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把课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活动二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本文的写法。对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回答:你觉得陶渊明会怎样回答?譬如:-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我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

13、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我在桃花源诗中说的更具体,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农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这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这或许就是吸引人们的原因。-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渔人的复寻而迷失?我十分清楚地看到,

14、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我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我在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也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四、课堂小结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将欣喜为何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