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研究[小编推荐]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讨 摘要:田径运动是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竞争性强, 竞赛惊慌激烈, 稍有失误, 就会对竞赛产生很大影响竞争中, 不仅是技术、战术、技能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的较量, 心理状态的好与坏干脆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成果纵观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 由于运动员缺乏心理训练, 赛前出现多种心理障碍, 而导致心理失常, 神经系统调整失控, 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水平, 甚至以失败告终的实例数不胜数由此可见,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与状态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心理特点;心理状态;赛前心理训练 在田径竞赛中,运动员不仅进行技术、战术、身体素养的较量,同时也是进行心理素养的较量国内外很多大赛的实例已证明,队员之间在技战术、身体素养水平上旗鼓相当时,谁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机能,理智地面对惊慌激烈的竞赛,冷静地预见、推断好临场状况,并刚好地实行相应的对策,谁就能在竞赛中赢得主动因此,田径运动员心理素养的稳定,保持赛前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较好成果的重要保证 1 田径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田径竞赛是以个人为主的,竞争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能够发挥最佳体力和最大意志力,全力以赴为创建最好成果而竞争。
在竞赛中不像球类项目那样可以接受场外指导,而是完全靠自己进行推断和做出确定,须要估计目标的方位、距离或高度,须要精确明晰的观测空间的大小、方位和距离,从而调整自己的动作、矫正错误的姿态同时,还应具备借以推断动作的速度、周期性动作的时距和到达终点的时间,从而调整动作的强度和速度同时,田径运动主要是在室外实行,它是用计量工具(秒、米)依照客观数据来衡量竞赛输赢和成果的,它既不像体操、跳水等项目是由裁判员依照规则进行主观推断由于田径成果较为客观、精确,所以稍有失误就会对竞赛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2田径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跟其它体育竞赛一样,田径运动员在竞赛之前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如下: 2.1 良好心理状态(最佳心理状态) 运动员处于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时,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处于相宜状态,反应出良好的心理过程如感知觉的灵敏性提高,视察深刻,留意力集中,留意范围扩大,思想过程清晰、灵敏具有稳定而深刻的增力心情,动作反应快速精确,在惊慌、激烈的竞赛中体力和意志力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是最志向的赛前状态,使竞赛成果达到或超过训练时的水平这种状态产生的缘由是运动员长期科学训练和严格要求的结果,是自我限制和调整的有效表现。
2.2不良的心理状态 不良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竞赛失常的主要心理状态田径运动员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第一,运动员赛前过早、过度兴奋,竞赛中节奏失调、难以限制自己的行动其次,运动员因伤病而未能很好地向专项训练过渡或因参赛频繁体能得不到调整,运动员兴奋性低,参赛心情低落,竞赛不能仔细地完成动作和发挥身体潜在实力第三,运动员对于竞赛的困难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于自信,对于他人缺乏全面了解第四,运动员思想压力太大心情不稳,导致赛前休息不好另外,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缘由还与训练程度、竞赛阅历以及意志品质有关 由以上不同的赛前心理状态可以看出,运动员的特性心理品质发展或发挥得不好及临场不利因素的刺激等都会产生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导致竞赛失常,这与赛前的心理打算、心理训练不足有着亲密的关系因此要使运动员在竞赛中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就必需进行赛前的心理打算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惊慌、激烈的竞赛中充分的发挥出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去获得优异的成果 3 赛前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在田径竞赛中,运动员竞技力的发挥和取得优异成果是由很多因素促成的如临场时的身体状况,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适应和抗干扰实力强弱以及教练员指导是否得当等等,其中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竞技力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所谓运动员心理训练是指对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有目的的进行定向训练的过程即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特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与运动训练和争取优异竞赛成果做好各种心理打算的训练过程体育科学探讨和运动训练实践证明,运动训练和竞赛在对人的机体施加生理负荷的同时,也施加了心理负荷,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在消耗巨大身体能量的同时,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因而,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训练水平和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果的突破口,是充分发挥身体实力和技、战术实力的保证 4 田径运动员心理打算 4.1 树立正确的竞赛动机 运动员要明确竞赛的任务和奋斗的目标,激发主动参与竞赛的动机通过思想动员,对竞赛有较深刻相识,高度的重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自己,自觉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训练和竞赛水平这是夺取成功的重要保证要教化运动员正确对待竞赛,不要过多考虑竞赛成果和名次,不计较个人得失对运动员不要提出过高的竞赛要求,以免背上思想包袱,导致怯场和竞赛失常 4.2 不要考虑竞赛的后果 有的运动员对竞赛的后果过于乐观,好像稳操胜券,并沉醉于可能发生的成功喜悦中,而忽视了体力、技术和战术上的打算。
对困难估计不足,一旦遇到很强的对手或别的困难,就会措手不及、慌乱、急躁而有的运动员担忧投不好,“这么重要的竞赛,能不能发挥水平?投不出水平怎么办?”精神负担重、压力大,产生畏难惊慌心情遇到上述状况应端正思想,将思想集中到竞赛的详细的打算工作中去可以在做好必要的打算工作后将留意力转移到高尚的爱好爱好中去如听音乐、看电视或电影、阅读、到野外散心等 4.3 增加竞赛的信念和决心 信念和决心是思想上的打算信念是战术上对困难的谬视决心是为争取克服困难而做出的心理应答所以运动员在遇到困难,如100米预赛成果不志向,在决赛之前没有信念;有的第一个项目失利,其次个项目就失掉信念;还有的由于兼项,体力消耗大,竞赛中下不了决心等状况时,不要泄气,把劲头一鼓再鼓,保持旺盛的斗志,接着打算参与下面的竞赛教练员和同伴的信任和激励,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信念和决心因此在竞赛时,特殊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时,运动员必需要有足够的信念和决心,做到“自己战胜自”,“自己解放自己”,才能发挥水平,战胜对手,取得成功 4.4 对竞赛要有综合分析实力 4.4.1 竞赛环境 竞赛环境是每一个参赛运动员所应了解的重要因素。
必需充分了解整个竞赛环境它包括竞赛的地点、时差、气候、风力、场地器材等另外还有竞赛日程、赛次编排、竞赛特点等 4.4.2 竞赛对手 田径竞赛虽不同于球类等干脆对抗性项目,但它是一种竞争性极强的竞赛项目,竞赛对手之间也存在着困难的联系尤其是在重大的竞赛中,要充分了解对手的实力,分 析对手的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竞赛中战胜对手,这是很重要的 5 田径运动员的几种心理训练方法 5.1 树立自信念 每个运动员内心都有一种取胜的愿望,所以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必胜的信念, 更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教练员在正确地分析队员的缺点后,指出他们要达到的目标,做出要达到目标的可能性的详细估计,使队员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现状和潜力,赛前树立运动员必胜的信念,还要从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技术及竞争状态等方面因素做全方位的考虑强调心理因素的同时不能忽视生理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心理上的自信念必定会带来生理机能上的兴奋,生理机能的提高相反生理上的疲惫或损伤也会影响到心理上的正常运转 5.2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法是指对竞赛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其目的就是以运动员的心理打算为依据,消退平常训练身体负荷良好,但因竞赛时心理压力造成的的差异模拟训练经常比对运动员口头提示更为有效其训练方法为:战术模拟训练;抗干扰模拟训练;气候环境模拟训练;场地、观众、裁判的模拟训练等等教练员必需运用渐渐增加和变换压力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得竞赛所需的最佳状态 5.3 心理诱导法 赛前把留意力转移到与竞赛无关的刺激物上, 如读书看报纸, 听听音乐,用音乐调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也是现代田径心理训练比较流行的方法之一, 如听听圆舞曲、轻音乐、歌曲等等, 可以消退运动员身心疲惫, 缓解运动员的惊慌心情,保持其获胜的自信念要驾驭调整心理的时间, 依据运动员的状况而定, 有时须要做一些打算工作 ,让运动员有所预感才进行正式的心理调整, 有时要采纳在运动员毫无打算之时 ,突然进行,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4 想象训练 运动员借助自己已经熟识的动作表象来加深对动作的印象例如回想跳高形象时,自己熟识的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技术动作,好像就在眼前,同时也感到全身有些惊慌,这是视觉与动觉相结合的运动表象的回忆这种“过电影”的方法,能达到巩固和改进技术的目的,对稳定心情和集中留意力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练习的方法同上一般是自我示意和放松之后接着进行,此时运动员的身心高度放松,头脑醒悟,最简单接受心志向象 除以上列举的是几种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遵循身心统一 的原则,充分发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整支配机能,有效的利用神经活动的其次信号系统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挖掘人体的潜力在实际训练中,可结合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特性特点,来选择和支配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 6 小结 在田径竞赛中,成果的好坏,竞赛的胜败,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在现代田径竞技竞赛中,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战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所以精神和心理因素往往对竞赛起着确定性作用,要想在竞赛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除了赛前长期刻苦训练,不断提高技术外,还需进行赛前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只要方法妥当,针对性强,运动员就能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出现超水平发挥因此,注意对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运成果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丁忠元主编.体育心理学.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 [2] 邢晓虎,林静.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改变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94-95. [3] 王军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改变及调整方法[J].教学探讨,2006(3): 263-265. [4]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00:241-242. [5] 陈伟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7(5).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讨[小编举荐] 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与对策 对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探讨 田径运动员赛前打算活动的方法 田径运动员赛前打算活动的方法 致田径运动员 浅谈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训练规律 田径运动员加油稿(材料) 田径运动会运动员代表发言 田径运动会运动员宣誓词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