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3745806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刘斌 汪兰丽摘要:对秩序和稳定的终极追求是清末民初立宪人张謇的代表性政治人格,探讨其政治人格形成的背后原因有助于理解近代立宪变革群体的政治文化变迁。从张謇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严谨的家庭教育培育了张謇忠孝、务实的士人人格,幕府就职与科举之途,锻炼其初步官僚性依附性政治人格,清末民初的现实政治环境又塑造了其变革弊政以求自强的爱国主义思想;而张謇死抱着“传统的灵魂”,作为传统士人的求治、维稳与秩序关切的理念,使其拒斥革命,追求“君民一体,安民安境”,且无法适应大众新文化时代的到来,只好作为清之遗民,思想境界停滞在已经不存在的“故国”中。这种政治人格并非特殊

2、现象,而是清末民初立宪派中士人的普遍现象。关键词:张謇;政治人格;爱国主义;拒斥革命:D092 :A:CN61-1487-(2019)22-0116-04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某个民族与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自觉的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对群体中个人的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影响下培养了一批传统忠君卫道的臣民。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存在其中的乡民的言行举止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张謇作为近代立宪派的代表人物,其政治人格不仅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离不开当地乡土中国的浸润式的塑造。一、严谨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张謇忠孝、务实的士人人格张謇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

3、,其父张彭年小时因家境贫寒未能读书,但是传统社会对读书人的那种敬仰之心影响了他。在张謇幼年,其父严格督促其读书,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张謇的身上得到实现。最早张謇在私塾学习,到10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家诗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书,这种传统的文化书目的训练式地学习,对张謇早先的人格形成有着奠基作用。12在张謇进入科举考场之后,因为家中三代无人入学为生员,在清代属于“冷籍”,应试往往要受到学官以及保人等多方勒索,所以在通过改名冒籍之后参加应试,如此便需要一定的酬钱,这在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中经常发生。但对于张謇而言,他和他的家庭经历了至少五年的敲诈骚扰,压力非常大,受尽

4、凌辱之苦。传统乡土中国下的下层人民为了向上层社会进取,大多化屈辱为动力,张謇在奋发之后终于获得了参加举人的考试,在科举的道路上又进一步。最终实现了其父为其设计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其母金氏对其教育方面也是功不可没,以厉著称。在张謇三、四岁时就教其识字。当张謇正式读书时,其母“责课尤严,夜必命诵说日所受者。偶嬉游,必痛笞楚。”这使得张謇兄弟们读书不敢懈怠。母亲对张謇交友做人方面的教育也是很严格的。甚至连张謇结交何人都要追问其品行习性如何,如果好才同意与其结交。她时时嘱咐张謇要诚恳待人、谦恭做事、勤俭持家、念贫济贫、忠君孝父。乡土中国下的底层人民从来不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传统中国老百姓的上进之心从来

5、不缺,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这种精神一直延續到当今。张謇在科举考试上经历了二十七年的艰苦奋斗,多次名落孙山,每次都重新振作起来,为实现这种理想与抱负锲而不舍的追求,于其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这种人格一旦形成,也会折射到其他领域,无论是后期的创办实业的坚忍不拔,还是立宪运动的矢志不移,都体现了张謇这种人格特征。但从拉斯韦尔的权力与人格中,我们看到另外一种解释,拉斯韦尔认为,存在一种以强烈的权力欲为特征的基本政治人格,它补充人们某种心理上的扭曲。政治运用权力控制他人的机会,吸引着人们参与政治。2也许张謇早先乡土生活中的对现实政治的某种腐败,以及其科举考试中受到的一些非正常性待遇导致其强烈地希望通过

6、科举考试来实现自己权力占有。当然这只是一种政治心理的试探性分析,但是传统中国的科举制的确是下层社会民众通往上流社会的一个途径,与身份的转换与权力的获取直接相关。这也间接体现了张謇也可以被归属为传统士人的界定范畴内。二、幕府就职与科举之途,锻炼其初步官僚性依附性政治人格传统士人的发展路径无非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到官僚层面,或者通过幕府进入到官僚体系里面。张謇在21岁的时候被孙云锦相中,进到江宁发审局担当发审局书记员。在此过程中,他依然潜心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进入惜阴书院,继续为科举考试做准备,而学习的基本内容还是没有逃离传统的东西,如史记 三国志通鉴等。同时也帮助孙云锦处理些政务,关注民生。作为传

7、统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依然是这一阶段张謇的主要奋斗目标,辅助君王成就一方事业是士人的基本人生理想。23岁,张謇应吴长庆邀请加入其军队幕府。在这段幕府生涯中,张謇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依然没有考中,虽然也帮忙军务,但是大多数时间还是放在考试准备上。在参与一系列的幕僚工作之后,看惯了很多官场的腐败与倾轧,张謇对传统官场的弊端深感失望,尤其看到吴长庆抑郁而死,触动很大。尔后又与袁世凯交恶,更是对其政治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袁世凯与吴长庆属于三代关系,祖上交往很深。袁世凯投奔吴之后,被安排同张謇学八股文,但袁世凯“文字芜秽,不能成篇,謇既无从删改,而世凯亦颇以为苦”,但“令其办理寻常事务,井井有条,似

8、颇干练。”3844袁从一文官逐渐上升为朝鲜战场的红人,自吴长庆回国之后,袁世凯攀援上李鸿章,在张謇与一些士人看来,这是典型的忘恩负义,背弃旧主。于是张謇联名其他人写信批判袁世凯,后果断与袁世凯绝交。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张謇身上带有明显的传统士人的道德观,恪守正统儒士的做人规则,对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深恶痛绝。虽然在吴长庆幕府中没有获得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没有过多地展示出其修齐治平的政治抱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至少结识了不少朝野人士,也了解不少朝中内幕,开阔了政治视野,在参与一些关乎国家的事务中也锻炼了其政治素质。幕府生涯结束之后,张謇返回乡里,希望从乡村中找到济世救民的方法,但是通过十年的努力,

9、收效甚微,遭遇重重阻扰,于是又重新回到科举考试的路途中来,于乡试中获得南元,国子监应试第一名,但是后期数年的会试又遭遇重重失败。一直到1894年才终于获得状元,前后经历了数十年,获得状元已是41岁,实现了其读书人的正统道路,通过科举跻身于上流社会,不论其在考试中与清流派的各种渊源关系,但终究还是离不开其个人的才华。从张謇的科举考试以及其幕府的经历,其传统士人的那种身份特征显露无疑。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政治抱负一直让张謇没有放弃这条晋升之路。他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传统的士人,虽然后期有着维新变法的思维,力举立宪,开设国会等政治主张。张謇这种传统士人的政治角色在近代政治社会中,广泛参与了近代各种政治活动

10、,与官僚阶层有着这样那样的深入接触,其自身也多次担任各政府的官僚,在政治文化上体现出传统封建官僚的那种依附性政治人格。从其后期一边做实业,一边同官府之间有着的千丝万缕关系也可以看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作为传统士人在近代实业救国的潮流中的依附性特征。三、传统士人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变革弊政以求自强的爱国主义晚清中国朝政衰朽,面对列强的虎视眈眈,清廷无力应付,动辄割地赔款。百姓颠沛流离,流民四起。作为传统士人的张謇,面对这种动荡的局面,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必然促使其产生变革弊政以求自强的强烈愿望。中国虽然当时是一个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千年的国家,但是每当社会危机总还是能激起民族的求新求变的精神,

11、中国从古都不缺变法图强的传统,无论是商鞅变法,还是十一世纪的王安石变法,还是明代的万历年间的一系列改革;传统易道的变易观念与近代社会的进化论思潮结合了起来,是故,诸多有识之士分分阐述求变求新之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267而张謇也多次阐述了这种求变之意:他认为“著天道之盈虚,审人事之消息,赅物象之变化者,莫备于易。”5351另外,张謇作为传统士人的典型代表,对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也非常推崇,强调中和,不偏不倚,主张孔子的以和为贵之论。张謇同时认为,世界变化,但道无时不存,中道无时不变,这种政治心理的下的求中求平衡的变革思维无疑是保守渐进的改革思路,强调贵在其中的中庸原则,要恪守必须要

12、遵守的尺度,反对暴力与激进的变革思路,这与梁启超的改革理论有着一致性。中国文化的宏大叙事传统,总是从大而抽象的观念入手,传统士人的改革动机或者是变法动机,大多着眼于国家层面,对个体的关注通常是放置在国家这个整体之下。张謇的政治人格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忧患意识以及文化上的变通观念坚定了其变革弊政,以求自强的政治信念。其政治理论的起点依然是从如何让国家富强出发;改革、立宪都是为国家富强充当手段和工具的,工具主义或国家主义的立宪本质是难以在中国推行真正的宪政,传统的政治习惯与政治文化时刻在内心最深处牵制着这些士人。但是正是因为传统士大夫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让张謇从过去对天下的责任转化为近代

13、的对国家的责任,也即爱国主义。在这种爱国主义的积极刺激下,张謇一生投身于如何发展民族工业,用实业拯救中国的经济,广泛开展教育方面的改革与投入。希望通过其乡村路线以及社会自治路线曲线救国。在微观方面,以爱国主义这种责任伦理出发,张謇对君主立宪以及共和立宪都比较真诚的拥护,在后期的政治参与中对立宪积极宣传与倡导。在七十天的东游日本之后,张謇的立宪思想逐渐成熟,从1904年到1911年,张謇积极投身到全国性的立宪运动中,多次请愿活动,以及在民国制宪活动中广泛参与,积极调和,充分体现了一个近代知识分子的立宪意愿。在具体的立宪原则上,强调效仿以民众参与为基础的英国式君主立宪。在立宪原则的争论中,一直存在

14、三种不同的立宪观。第一种强调实行日本德国式的君主立宪,保持皇室以及官僚的存在,立宪作为一种现代形式的政治符号并不具有真正限制君权的实质意义,立宪政治的形式不妨碍权力的集中运作,就日本而言,立宪反倒没有打击天皇权力,反倒加强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日本早期现代化来说,这种立宪恰恰起到加强国家权威,运用这种权威力量调动各种资源以推进现代化。这在后文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论述中会有详细的介绍。另外一种就是英国式的立宪观,宪法出于君主与议会的共同协议,制宪权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议会有相当的权力来限制君权的滥用,这样一种立宪观可以充分调动下层人民的参政权利以及通过地方自治来强化民众的权利意识。第三种立宪观

15、一般对采取何种方式的立宪没有明确的看法,只要是立宪就是对专制制度的改善,只要立宪就可以改变传统社会的政治弊端,达到富强的目的。张謇就属于第三种。但是从其具体的一些立宪的言论来看,他总体上还是倾向英国式的立宪方式。后期在立宪过程中他对国会,责任内阁以及地方咨议局等事关民权的立宪机构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其倾向的是英国的立宪方式。选择这种方式并非是要对皇权要彻底的推翻,而是希望下层与上层社会有互通之渠道,强调国会,议院对政府权力的一种监督,希望能够全民一致的共同为国家发展奋斗,“立宪所以持私与公之平,納君与民于轨,而安中国亿兆人民于故有,而不至于颠覆眩乱者也。”6298,可见其立宪的目的在于让君民一体,

16、安民安境,秩序与稳定永远是传统士人所在乎的。四、传统士人的求治、维稳与秩序关切下的排斥革命张謇在1912年针对革命派宣扬的革命实现手段发表了革命论一文,充分展示了其对暴力革命的怀疑与审慎的态度。认为历史上的革命有不同的类型,大致分为四种基本层次,一为圣贤革命,二为豪杰革命;三为权奸篡夺式的革命;四为盗贼窃国式之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汤武革命是唯一的一次“圣贤革命”,其余的农民起义以及王朝更迭大多“假汤武者豪杰或庶幾?其次类皆出入于权奸盗贼之间。”实际上,这种对革命的态度是大多近代资产阶级实业者的普遍心理,社会安定,秩序稳定的局面更利于商贾们生存。对传统秩序的维护,或者是对安定的局面的期盼不仅是士人的普遍追求,也是工商业人士的共同希冀。自由从来不是中国人最急切的,而秩序才是大多数中国人最在乎的,安全感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渴望得到的,中国人对生死的理解往往比他国的人民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