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233649167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n 1.1.1 检测技术 n 检测技术: 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 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 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n任 务:寻找与自然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 种种表现形式的信号,以及确定二者间的定性、 定量关系;从反映某一信息的多种信号表现中挑 选出在所处条件下最为合适的表现形式,以及寻 求最佳的采集、变换、处理、传输、存储、显示 等的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第一页,共25页。 1.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n1.1.2 自动检测系统 自动检测系统是自动测量、自动计量、自动 保护、自动诊断、自动信号等诸系统的总称。他 的组成如图1.1.1 所示。

2、第二页,共25页。 1.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n 1.1.3 传感器 n定义: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n含义:(1)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信号的获取任务;n (2)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n (3)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物理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n (4)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n传感器的组成 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 出去。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 部分组成。 n传感器的分类 第三页,共25页。 1.2 测量方法 n按测量手续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联立测量; 按测

3、量方式分偏差式测量、零位测量和微差式测量。 n 1.2.1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与联立测量 n一、直接测量 在使用测量仪表进行测量时,对仪表读数不需 要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表示测量的结果称为直 接测量。 n二、间接测量 在使用仪表测量时,首先对与被测物理量有确 定函数关系的几个量进行测量,将测需的结果,称 这种测量为间接测量。 n三、联立测量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若被测物理量必须经 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才能得到最后结果,称这种测量 为联立测量。 第四页,共25页。 1.2 测量方法n1.2.2 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与微差式测量n一、偏差式测量 用仪表指针的位移(即偏差)决定被测量的方法,称为偏

4、差式测量法。这种测量方法过程比较简单、迅速,但精度低,广泛用于工程测量中。n二、零位式测量 用指零仪表的零位指示检测系统的平衡状态,在系统达到平衡时,用已知的基准量决定被测未知量的测量方法,称为零位式测量。这种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但过程比较复杂,不适于测量变化迅速的信号。n三、微差式测量 综合了偏差式测量法和零位式测量法的优点而提出的测量方法,它是将被测的未知量与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取得差值后,用偏差法测得此值。优点是反应快、精度高,适用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检测。 第五页,共25页。 1.3 测量误差 n 1.3.1 误差的基本概念及表达式n一、绝对误差 n二、相对误差 n通常用于衡量测量的准确

5、程度,相对误差越小,准确程度越高。n三、引用误差 n我国电工仪表分七级:0.1,0.2,0.5,1.0,1.5,2.5,及5.0。工业自动化仪表的精度等级一 般在0240级之间。n选用仪表时,一般使其最好能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的区域。 第六页,共25页。 1.3 测量误差n1.3.2 误差的分类与来源 n一、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成函数关系的有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n 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仪表制造、安装或使用方法不正确,也可能是测量人员一些不良的读数习惯等。n二、随机误差 服从统计规律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又称

6、偶然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所以不能用修正或采取某种技术措施的办法来消除。n应该指出,在任何一次测量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一般都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n三、粗大误差 是一种显然与实际值不符的误差。 第七页,共25页。 1.3 测量误差 n1.3.3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表达式n1.3.4 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n一、基本误差 简单地说,测量仪器在额定条件下工作时所具有的误差,称为基本误差。如电源电压、温度、湿度等。n二、附加误差 当使用条件偏离标准条件时,传感器和仪表必然在基本误差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系统误差,称为附加误差。如温度附加误差、电源电压波动附加误差等。n1.3

7、.5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校正 n 测量误差中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第八页,共25页。 1.3 测量误差n一、随机误差的影响及统计处理 n二、系统误差的发现与校正n1、系统误差的发现与判别 发现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如下: (1)实验对比法 (2)剩余误差观察法 (3)不同公式计算标准误差比较法 (4)计算数据比较法 2、系统误差的校正 (1)补偿法 (2)差动法 (3)比值补偿法 (4)测量数据的修正 第九页,共25页。 1.3 测量误差 n1.3.6 测量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n一、测量误差的合成 1、系统误 差的合成 2、随机误差的合成 3

8、、总合成误差 n二、测量误差的分配 1、系统误差的分配 2、随机无耻的分配 3、最佳测量方案的选择 第十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n1.4.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n一、精确度 用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三个指标来描述。 1、精密度 精密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密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 2、准确度 它说明传感器输出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准确度是系统误差大小的标志,准确度高意味着系统误差小;同样准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 3、精确度 它是精密度和准确度两者的总和,精确度高表示精密度准确度都比较高。 第十一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以射击为例,加深对三个概念的理解。 n

9、二、稳定性 1、稳定度 2、影响量 第十二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三、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输入的被测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或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时,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 的关系。 1、线性度 通常用相对误差L来表示,即 2、灵敏度 灵敏度表示传感器的输入增量x 与由它引起 的输出增量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灵敏度 S 等于 传感器输出增量与被测增量之比,它是传感器在稳态输 出输入特性曲线上各点的斜率, 用下式表示: 第十三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灵敏度表示单位被测量的变化所引起传感器输出值的变化量。S值越高表示传感器越灵敏。 n灵敏度的三种情况如图

10、: n从灵敏度的定义可知,灵敏度是刻度特性的导 数,因此它是一个有单位的量。 第十四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3、灵敏度域与分辨力 灵敏度域是指传感器最小所能够区别的读数变化量。分辨力是指数字式仪表指示数字值的最后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值,当被测量的变化量小于分辨力时,仪表的最后一位数不变,仍指示原值。 灵敏度域或分辨力都是有单位的量,它的单位与被测量的单位相同。n对于一般传感器的要求是,灵敏度应该大,而灵敏度域应该小。但也不是灵敏度域越小越好,因为灵敏度域越小,干扰的影响越显著,给测量的平衡过程造成困难,而且费时、费钱。n因此,选择的灵敏度域只要小于允许测量绝对误差的三分之一即可。

11、灵敏度是广义的增益,而灵敏度域则是死区或不灵敏区。 第十五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4、迟滞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程度称为迟滞,迟滞误差大小用下式表达:n 迟滞误差又叫回程误差,用绝对误差表示。 5、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在按同一方向变化时,在全量程内连续进行重复测试时,所得到的各特性曲线的重复程度,用下式表示: 第十六页,共25页。 1.4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n1.4.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只要输入量是时间的函数,则其输出量也将是时间的函数。研究动态特性是根据标准输入特性来考虑传感器的响应特性。 第十七页,共25页。第十八页,共25页。第十九页,共25页。第二十页,共25页。第二十一页,共25页。第二十二页,共25页。第二十三页,共25页。第二十四页,共25页。 n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