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文化China financial culture第二章 中国铜币文化本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铜币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古代货币制度能力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从货币看中国历史,能够从货币发展看中国古代到近代经济发展基本文化素养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的精神故事引入:从钱神论看钱 西晋文学家鲁褒曾写过一篇文章钱神论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人在京城相遇,公子富贵年少,先生年老而贫穷公子问先生要去哪里,先生回答说要去寻找门路拜访贵人于是公子便用诗、礼、易中的诗句数落先生去见贵人却两手空空,嘲笑他试图只用才学便寻求权贵赏识是不可能成功的在钱神论中钱被形容为没有叫可以走、可以像水一样流动、像山一样积聚,离开一颗都不行的“孔方兄”孔方兄”到底为何物,又为什么被称为“孔方兄”呢?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 铜铸币产生于商代时期,秦代以前的是铜铸币的一个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铜币的形式还比较原始,却发展出十分丰富的形式1.铜仿贝产生于商代末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形式上仿照天然海贝。
宣告实物货币的终结,金属货币时代的到来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币 秦统一前由于各国的分割独立,货币上形成了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四个不同的货币体系形状似铲,流同于中原诸国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1)布币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币形状来源于农具“青铜削”,呈刀形流通与齐、燕、赵等国可分为针首刀、平首刀、尖首刀等2)刀币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币齐法化刀2)刀币燕明刀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币形状为环行,主要流通于秦国采取铢两计值后发展为圆形方孔,并替代了其他铸币3)圜钱2.1 古代铜币演变2.1.1 秦前铜币一览(前221年)2.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币又称鬼脸钱,铜贝形状主要流通于楚国4)蚁鼻钱2.1 古代铜币演变2.1.2 秦半两及铢两制的发展(前221年621年)1.方孔铜币的鼻祖-秦半两 秦代半两是圜币的一个代表,后期内孔逐渐从圆孔转变为方孔,这样的改变对圜币铸造后的打磨十分方便,因而沿袭下来,成为后世钱币的主要模式。
采取铢两制,重12铢(半两) 秦统一后,成为统一货币2.1 古代铜币演变2.1.2 秦半两及铢两制的发展(前221年621年)2.“五铢钱”(前118年621年) 五铢钱是对秦半两钱的继承者,公元前118年,由汉武帝下令铸造 后世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过五铢钱的铸造,直至唐初,历时长达七百余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方孔圜钱2.1 古代铜币演变2.1.2 秦半两及铢两制的发展(前221年621年)2.“五铢钱”(前118年621年)魏五铢隋五铢2.1 古代铜币演变2.1.3 “开元通宝”与“通宝”钱的流行(621年1912年)u开元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2.1 古代铜币演变2.1.3 “开元通宝”与“通宝”钱的流行(621年1912年)“开元通宝”开启了一千三百余年的“通宝”、“重宝”和“元宝”的后世货币命名方式,并影响亚洲其他国家的货币制度 宽永通宝(日本) 常平通宝(朝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