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8.50KB
约23页
文档ID:233612627
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_第1页
1/23

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姓名:汪文新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指导教师:卢祖洵2010-05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博士研究生:汪文新导师:卢祖洵教授中文摘要研究目的制定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及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研究内容1、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科室配置标准;2、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各科室医生和护士配置标准;3、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各类卫生人员配置标准研究方法1、 文献法;2、 关键人咨询法;3、 现场调查;4、 集中分析法研究结果1、 不同城市间,深圳市卫技人员构成比为80. 46%,后勤人员构成比11.07%, 均排名第一,管理人员构成比5. 41%,是最后一位;其他技术人员构成比也是倒数 第二位在不同城市间卫技人员构成比的比较中,深圳市医生构成比39. 68%是第一 位,其他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比6.64%,是倒数第一位深圳市医院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 疗人次为14. 172,排名第一;其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为1. 072,排名倒数第二。

2、 三级综合医院的标准配置为:①临床-门急诊-内科系统;包括急诊科、门 诊部等20个科室②临床-门急诊-外科系统;包括心血管外科、胸外科等19个科 室③临床-住院-内科系统;包括ICU、儿科等17个科室④临床-住院-外科系统;包 括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等18个科室⑤医技科室包括病理科、超声影像科等15个 科室⑥行政职能科室包括保卫科、财务科等18个科室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 三级综合医院的各科室人员标准配置为:①某科应编医生数?某科日均诊 疗人次宁医生标准每小时诊疗宁6小时宁0. 65O其中医生标准每小时诊疗因科室 不同而不同②某科应编管床医生数?床位数X标准床位使用率(93%)宁每医生标准分床 位数宁0. 65O其中每医生标准分床位数因科室不同而不同,范围在3. 0^10. 2之间 ③二线医生数?二线医生与管床医生比例标准X管床医生数,其中二线医生与管床医生 比例标准内科为0.63,外科为0.58④急诊科、门诊部、体检科、口腔科门诊科室标 准医护比分别为:1:1. 55 ~1.90、1:0. 85 ~1.92、1:0. 61~0. 84、1:0. 58~0. 83⑤住院科 室护士人员配置以床护比的方式进行测算,其各科室标准床护比范围在0. 3-2. 7之间。

4、 二级综合医院的标准配置为:①临床-门急诊-内科系统;包括急诊科、儿 科等8个科室②临床-门急诊-外科系统,包括骨科、耳鼻咽喉科等8个科室③ 临床-住院-内科系统,包括骨科、泌尿外科等6个科室⑤医技科室包括病理科、超声 影像科等9个科室⑥行政职能科室设置标准为:保卫科、财务科等15个科室5、 二级综合医院的各科室人员标准配置为:①某科应编医生数公式同上其 中医生标准每小时诊疗人才因科室不同而不同,范围在2.3~7.2人之间②某科 应编管床医生数公式同上其中每医生标准分床位数因科室不同而不同,范围在3. 0~10. 1之间③二线医生数?二线医生与管床医生比例标准X管床医生数,其中二线医生与 管床医生比例标准内科为0.51,外科为0. 43o④急诊科、门诊部、体检科、口腔科门 诊科室标准医护比同上⑤住院科室护士人员配置以床护比的方式进行测算,其各科室标 准床护比范围在0. 3~2. 7之间6、 根据床位数计算各类医院各类卫生人员数:①三级综合医院,其标准按门 诊日均诊疗人次与床位比例在4.9:1制定,其行政管理占总编的5.2~6. 7%,其 他技术人员占总编的2. 1 3. 6%;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的89. 7 92.7%。

②二级综合医院, 其标准按门诊日均诊疗人次与床位比例分别按照6. 1:1和10. 7:1制定,在床位400以 下的二级综合医院中,行政管理占总编的6. 7~8. 2%,其他技术占总编的2. 4~3. 9%;卫生技 术人员占总编的87.旷90. 9%;床位40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行政管理占总编的5. 6~7. 1%,其他技术占总编的2. 9-4. 4%;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的88. 5~91.5%7、根据工作量计算各类医院各类卫生人员数:①三级综合医院、床位400 以下的二级综合医院、床位40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的医生标准日均诊疗人次范 围分别为:33. 7~43. 1、21. 5~30. 7、25. 2~33. 4②某医院应编急诊一线医生数?某医院 急诊日均诊疗人次宁医生标准日均诊疗人次宁0.65宁中夜班医生日诊疗人次弹性系数其 中医生标准日均诊疗人次范围同上;各类综合医院的中夜班医生日诊疗人次弹性系数分 别为:0.330、0.299、0. 338O③急诊二线医生数?急诊一线医生数X急诊二线医生与一线 医生比例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床位400以上的急诊二线医生与一线医生比例分别为:0.607、 0. 463 o④某医院健康检查应编医生数?某医院健康检查人次宁26. 404-0. 65。

⑤各类 综合医院的每管床医生标准分床数范围分别为:9. 5~10.4、9. 5~11.4、10. 3~10. 8⑥某 医院二线住院2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医生应编人数?某医院管床医生应编人数X二线医生与管床医生标准比例 其中各类综合医院的二线医生与管床医生标准比例范围分别为:0. 533~0. 682、 0. 394~0. 613、0. 392~0. 534O⑦某医院应编临床医生总数?应编门诊白班医生数+应编急诊 一线医生数+应编急诊二线医生数+应编管床医生数+应编住院二线医生数+应编健康检 查医生数某医院应编医生总数?某医院应编临床医生总数宁0. 90o⑧某医院应编住院护 士数?床位数X床位与住院护士的标准比例X实际床位使用率宁93%各类综合医院的 床位与住院护士的标准比例范围分别为:0. 488~0. 711、0. 350. 443、0. 369~0. 506某 医院应编门诊护士数?应编住院X护士门诊护士与住院护士的比例其中各类综合医院的 护士门诊与住院护士的比例分别为:0. 395、0.487、0.34⑨某医院应编其他各类卫技 人数?临床医生数X其他各类卫技人员与临床医生比例各类综合医院的药剂人员与临床 医生数的标准比例范围分别为:0. 120~0. 152、0. 157~0. 185、0. 142~0. 193;检验人员的 比例范围分别为:0. 085^0. 110、0. 146~0. 191、0. 082~0. 106;其他医技人员的比例范围分 别为:0. 101~0. 180、0. 118~0. 194、0. 130~0.267;其他技术人员的比例范围分别 为:0. 058~0. 100、0. 053~0. 119、0. 070~0. 1658。

研究结论1、 深圳市卫生人员和卫技人员的配置与既往标准和其他地区的差异较大, 不能完全参照既往标准和其他城市的情况进行深圳市卫生人员的配置,必须制定符 合深圳实际的卫技人员配置标准2、 深圳市医院门急诊病人和健康检查人次多,其每百门诊人员人次远远小于 全国水平;深圳市医院每医生和护士承担住院病人人数较合理,各类医院有差异3、 深圳市各类医院的工作效率不同,相对而言,三级综合医院的工作效率最 高4、 深圳市各类医院的各类卫生人员的比例构成差异较大5、深圳市医院工作效率较高,全国所有省市中排名第10,必须根据效率系数 对人员配置数量进行调整建议1、增加门诊医生和医技人员配置,适当控制护士配置增长速度,控制药师配 置比例,各类医院配置要“求同存异”2医院人员的配置,应以工作量计算,将医生分为门诊白班医生、门诊急诊医 生、门诊急诊二线医生、健康检查医生、管床医生、住院二线医生进行测算,护 士分为住院护士和门诊护士,并且还应该考虑医院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才能使测算的结 果科学、合理、可靠,并且具有可操作性3、 由于深圳市医院缺编过多,建议首先使用工作量的办法确定卫技人员数, 逐渐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补齐编制,然后考虑利用床位数计算卫技人员数。

并且以范围的最小值来计 算应编人员数,逐渐以范围的最大值配置工作人员4、 编制应该优先考虑的人员依次是:高素质、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放射、 超声、检验人员、其他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和药剂人员也很重要, 考虑到可以替代性以及今后可能实行的“医药分家”,可以在护理和医技的关键岗位配 置编制,其他技术人员在关键岗位配置编制即可还有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岗位可以配置 编制人员,如法医鉴定等等5、 要以社会力量来办医院,而不是医院来办社会争取逐步将可以外包业务 做到“专业外包”,甚至可以将一些药房、部分检验科室等等做到“专业外包”,医院 只进行诊断治疗的业务6、 深圳市医院后勤人员大部分都实行了 “专业外包”,可以参照比例按人头 补助本研究的创新性1、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充分考虑医疗专家意见、临床工作实际情况、 卫生管理专家的意见,从多角度得出相关的参数值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研究将 门诊医生分为白班医生和中夜班医生分别来计算,还考虑到全国其他区域的医疗服务 效率情况所得出的结果合理可靠,尚未发现类似的研究方法2、提出的概念创新中夜班医生日诊疗人次弹性系数”和“效率系数”的 概念及计算方法,均为首次提出。

不足与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1、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原因,本研究对医技人员配置的研究仅从整体的角度进 行了分析,没有研究各科室内的人员配置今后可以从设备及工作量的关系角度, 对各医疗辅助科室的人员进行确定2、 研究仅从工作实践和专家的主观感觉对卫生的人力配置进行研究,缺乏更 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今后可以从工业工程研究的角度,设定医生(或护士)服务某 一类病人最合理最科学的流程和时间,得出的参数值将更加精确关键词公立医疗机构;科室;人力资源;配置;标准4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ABSTRACTObjectives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to set deployment standards of internal departments andhuman resource in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Shenzhen cityContents1. The allocation standards of departments and sections in the general hospitals at thesecond and the third levels;2. The alloca tion st andards of doc tors and nurses for all depar tments of the generalhospitals at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level;3. The allocation standards of types of hea1th staff in general hospitals at the seco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