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马克思哲学角度浅谈中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29KB
约3页
文档ID:233539008
从马克思哲学角度浅谈中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_第1页
1/3

从马克思哲学角度浅谈中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内容摘要:一提到学校教育,一提到学生管理,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难啊, 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呀!”那到底难在什么地方?有哪些难管的现象呢?恐怕十有 九个人都会承认:厌学、斗殴和早恋是目前中学生难管的普遍现象那么究竟为 什么会出现这些秒年升毫秒年个,又怎样制止这些现象呢?通过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教学管理、生理、心理正文:俗语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又云:“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 都说明凡事总得有个规矩,有个可因循的总方向在社会这个大拼盘里,看上去 杂乱无序,其实每一个人,每一天里都有着活动的总目标,左右着自己局部的工 作或活动,同时,与周围相互依存的社会人又形成了主观意念一致的团体、党派、 部落,乃至国家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又都受着有形或无形的对行为的制约 大有法律条文,小有规章制度,这一切都被人接受并主动遵守因为它们有利于 人们安居乐业,追求美好的生活若违背了这些法律规章,就会给自己或他人带 来不利因素,也将会受到公众制裁、谴责或自责学校也是一个社会团体为了 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个享受教育权的自由学生又受着校纪班规的制 约。

例如:中学生守则里明文规定:“不迟到,不早退”因为迟到者会给自己带 来懒散的坏习惯,同时也给他人带来干扰,必将打断正在进行着的教学活动,应 该受到批评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说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 盾斗争转化是有条件有根据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 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同志的教导难道还不会使我们茅塞顿开吗?是的由于改革开放深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难免会出现追求金 钱拜金主义,也难免会有武打、色情影视音像的流行泛滥这些不可能不对成长 中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然而,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还应该学会全面地 看问题的方法厌学、斗殴和早恋”固然有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但从根本上说 还是与这一时期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和身体的发育,到了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心理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成人 感、好胜心以及追求异性的欲望等心理现象已经开始产生,并且日渐强烈这是 很自然的但这种心态并不稳定,它与客观显示是不相符的,与外界的允许条件 是矛盾的:虽然有成人感,但是并未成人,各方面发展并不成熟;虽然有好胜心, 但是好胜的表现并不恰当,选择的环境,对象未必正确;追求异性的愿望也根本 不切实际,带有很大程度的朦胧感和盲目性,也许纯粹是一种好奇心,甚至有时 青少年自己都会彷徨不解。

由此可以看到,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的可塑性 是很大的如果说这是青少年眼学、斗殴和早恋等的根据(也就是内因吧)的话, 那么,我们有意不给予这种根据以相应的条件(即外因),那也绝不会使厌学、 斗殴和早恋成为严重的事实相应地,如果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对青少年学生采 用必要的管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尽量使青少年的拜金 主义截然相反的教育,如爱国、爱集体、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 育,奉献精神教育,女里成材的理想教育;在活动安排上开展与武打、色情影视 完全异样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那么,青少年学生就可能向好的方面变化,使 厌学变为勤奋好学,变为积极追求新知,立志成才;使斗殴变为能力竞赛;使早 恋变为真挚的同学之情,学友之情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从外因上解决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条件并不是 一帆风顺的,轻而易举的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综合治理无论 是对已经出现异常表现的少数青少年学生,还是对大多数还处于正常状态的广大 青少年学生,我们都应该从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爱护下一代出发,努力创造良 好的德育外部条件,尽量大的力量去改善育人环境,优化德育氛围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从现实看,不坑能消灭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也不可能 单从我们良好的愿望出发,试图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消毁武打、色情硬实节目, 这是学校工作所无能为力的事情,只能尽量努力去躲避这些负面影响,作为学校, 除了必须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外,完全可以实行“封闭式”或者“半 封闭式”的学校管理方式。

实行这种管理,不不是要把学生关在校园里“死读书, 读死书”脱离社会实践,而仅仅是为了把精神污染最大限度地拒之于校门之外, 因为社会是复杂的,社会对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而中 学生心理品质的可塑性大,如果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想让他们在社会的大染缸里 受污染,不可能不受社会消极方面的影响,被染上希奇古怪的疑难杂症,他们一 旦被染上疑难症,心理扭曲的程度是不可设想的如果意识大这一点,就不会误 解为躲避就是回避矛盾了,就应该话大力气改善办学条件,真正给青少年学生营 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把他们关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制定一整套有条理而又行 之有效的作息时间表和育人措施,在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 文化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体育活 动、法制宣传活动、学英雄见义勇为行为活动、知识竞赛和兴趣竞赛活动等在 一系列育人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大可能地从正面引导、正面褒奖,鼓励他们为国 争光,为集体荣誉争强好胜,奖励他们为表现自己才华的英雄主义,为突出自己 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在对他们主要进行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的 基础上,再适当给他们举一举社会上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并结合所举事例进行 是非点拨,通过这样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 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确立正确的崇拜形象,确定正确的追求信仰。

古有圣人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抱怨以德,安可以为 善”、“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这些言语都说明处理问题,应以柔克 刚,以善举感化心灵从而达到诸事顺畅,万物和谐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 是成长中的学生,其思想、行为,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善 于引导,应该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学生又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有独立 的人格和自尊心,这点只要我们给予适当的尊重,就会使我们的教育工作事半功 倍,否则也可能酿出教育悲剧:逃学出走、自杀、弑母、殴打教师等诚然,学 校的规章制度作为学生必须遵守,这是一个原则,但任何原则都有起策略性即 使是法律刑典,尚有视犯法者态度而量刑学生迟到,也应视其是否已有知错的 认识而决定处理的格调而不应该根据教师自己当天的情绪的好坏,或者根据迟 到者是优秀生还是顽劣生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态度或处理方式我相信,只要象这样长期的搞下去,学校的教育管理是会受到一定效果的 所谓中学生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使渴望得到妥善解决的还是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大哥比方吧:“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 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如果青少年学生还是一张白纸的话,我们绝不 能把这张白纸抛给社会,让社会那些“杂皮”“混混”“瘪三”在上面乱写乱画, 只能将这张百纸交给做正统教育的学校“美术”教师来书写绘画。

参考文献:1、浅谈教育管理的策略性(N)2、 毛泽东〈〈矛盾论〉〉(M)3、 《教师论文汇编》(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