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33461269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构思技巧中考备考,除了要有信心外,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是考试的第一科,考好语文无疑是好的开始,也对后面的科目也增强的信心。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的相关内容。知识要点:1、文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思想。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3、中心思想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旨。考试说明:所谓确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根据,构造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也要受主题的约束。可见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主旨呢?1、循规

2、蹈矩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符合题意,对于有要求的作文,就必须紧扣作文的要求去写。正确,那么是正确积极。要想立意正确,首先必须考虑主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没有根据的片面性的东西不能作为立意根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及国家法令政策。最后就是明确表达。作文时确立主题要非常明确,下笔前应有明确不模糊的立意,文章反映的是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数,作文时将其明

3、确地贯注于全文表达出来。如?选择?(原文略),就是一篇处处紧扣题目,且符合立意三个根本要求(准确、正确、明确)的好文章。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紧扣主题在写。作者表达了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自己态度坚决,决然做出回国学习的决定的事,可见立意是正确积极的。2、着意求新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可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的。列宁曾称列夫o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鲁迅先生的多数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化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

4、。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略),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化地反映时代精神。文中的他正是当代一局部中学生的缩影。作者对外面世界的诠释新颖深化,文章的立意能扣住社会脉搏。3、逆向求异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考虑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运用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对作文题目进展反向考虑,单凭题目字面之意去作文难免陈旧、平庸。第二,就是运用批驳错误看法,提出正确认识的反意存真立意法。第三,对某种事物、事理从多角度看。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逆向求异的立意过程中,必需要注意不能违犯准确、正确的原那

5、么。如?狗拿耗子,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没有附和前人看法,不拘泥于固有形式,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耗子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当把它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什么方法。狗拿耗子有又什么错呢?猫可以捉耗子,狗为什么就不能呢?由此展开议论,从而得出迥异于前人的新见解:狗拿耗子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闲事,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正事。相反,见到耗子不拿,见到坏事不管,只会害人害己,以致国无宁日,民无宁日。4、深化开掘所谓深化开掘,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展分析研究,开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是客

6、观存在的,一定的生活材料只能提炼出相应的一定的主题。对事物认识不深,主题就浅薄;认识上拔高、牵强附会,主题就脱离实际。作者的主观认识必须做到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到达主题思想与全部生活材料相一致的要求。有时,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可能不止一点,当然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但开掘得深,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思想意义的主题,是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的。主题思想提炼深化,是作者对题材的社会意义进展反复研究,深化认识的结果。着名歌剧?白毛女?主题的提炼对我们是不无教益的。这一剧作取材于一九四零年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起初有的人认为这个传说不过是一个神怪的故事,可以利用来宣传破除迷信;也有人可以把反迷信和

7、反封建结合起来处理。但经过剧作者们深化调查,反复研究,才选择和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化主题。这一主题恰切的反映了事物本质上的思想意义,具有深化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如?我和陈早阳?一文,作者记叙的是同学间的一段交往。她没有把这写成歌颂同学之间的互相友谊之类,也没把这写成赞扬同学身上的某种精神、某种美德之类。记叙这段交往,展示的却是两种社会制度下两个少女的不同思想性格,不同精神境界,写出了自己的自强心、祖国情,以及肩上的责任。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深化而有意义。5、咏物意蕴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详细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

8、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类借物寄怀、托物言志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井岗翠竹?。这些作品都有一个表层的作为媒介的象征性的形象,在这形象的里层蕴藏着一个高尚美妙的意,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这类文章中的意一般都有社会性的内涵,或是人的某种崇高的品质,或是某种可贵的感情,或是某种人生的哲理,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这个意附丽于想象而存在。首先,要选好象征物。这象征物应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鲜明的,是美妙的。同时,这象征物应与象征义有联络的,而且联络越贴切、越新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越自然、越新颖。其次,要充分显

9、示意蕴的审美属性,处理好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意自然的、巧妙地升华起来。6、画龙点睛在一篇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先用大量篇幅写景记事,写文人墨客的悲和喜,最后笔锋一转,归结到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与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章最后这两句将作者的本意予以点明,成了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这是古人作品中将画龙点睛法用得最好的例子之一。运用点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要独具慧眼,擅长从貌似平凡的

10、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哲理,然后在行文的关键处不失时机地运用浓缩精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点化。二是点睛的语言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含义深化,令人警醒,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力量。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拔,靠的是踏实肯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靠的是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导思:这道文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1、值得同学们注意:1、有良好的思想导向。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背景下,引导考生想一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结果为什么靠不住,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到底靠什么等问题。这实在是有利益考生的心灵净化。考题要求考生把自己的经历体验,所思所感写下来,从而承受写作才能和思想素质的双重体验。2、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每天都在做事情,干大事,做小事,靠的是什么,每位考生都有经历和教训,都有丰富的素材;一局部视野开阔、思想活泼者还会想到名人成功靠什么的警句,如:快乐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罗曼罗兰)学习知识要靠擅长考虑、考虑、再考虑,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

12、学家的。(爱因斯坦)如此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靠的秘诀,都会启发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3、有多样的切入角度。将话题化大为小,并找准自己擅长的文体角度切入进来,这是写作可以出奇制胜的关键。或者从表达一次依靠而成事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如?小痘痘?自信?;或写成书信,如?给自己的一封信?;或写成日记等。总之,口子开小,内容写实,开掘求深,就一定可以出奇制胜,获得高分。4、有适当的限制性。文题中要求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等等,命题者特别在你的下面加上横线,这就是从内容、范围上,对考生加以适当的约束。因为话题强调了你的,所以也不能空发议论,应联络自己的体验来说理。这就在一定的

13、程度上防止了考生的宿构、仿作、套作。3-2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外快餐应运而生。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各种文化快餐:欣赏电视剧?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替了原着的阅读;大部头中外名着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熟读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理解明清史实,只须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你是怎样对待这一文化快餐现象的?可就其中一种或几种现象议论、说理,也可以选取某一生活片段,形象含蓄地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自拟一个有特色的标题,文章600字以上。导思:这道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拟题:1、就文化快餐现象评说是非,如文化快餐利大于弊文化快餐

14、弊大于利文化快餐亦喜亦忧文化快餐浅薄媚俗给文化快餐一席之地文化快餐缺乏营养文化快餐浅而俗去掉文化快餐中的渣滓等等。只是这样的立意,略嫌一般化。2、假设深化一步,立意新一点,那么可以如此:雅与俗互相包容,相辅相成文化快餐赏心悦目一种娱乐休闲的好方式娱乐消遣也是文化我为文化快餐喝彩不必担忧戏说文化快餐是社会开展的必然产物莫把快餐当正餐要吃饱,更要吃好对文化快餐实行拿来主义注意消化不良别吃坏了胃口还历史以真实文化重在一个品字文化快餐远离了文化品味文化快餐,弘扬民族精神倾注毕身心血,探求中华文化之真谛缩写,缩掉了精华想吃啥就吃啥细细品味中华文化的钟灵与深邃存在的,就是合理的3、假设再反复斟酌,就会有更新、更有深度的立意。如:文化快餐信息时代的宠儿(比文化快餐是社会开展的必然产物显得更准确、更形象、更贴近现实生活),文化快餐挡不住的诱惑(比文化快餐赏心悦目要生动、深化、新颖得多),康乾盛世的恢宏哪里去了说戏说(比还历史的真实更详细、明确、角度更集中),鱼与熊掌兼吃,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题目不俗),既是戏说,何必当真?吃名家名店的文化快餐,不妨尝口新颖的文化快餐(三个修饰、限制词语是写作的三个层次),我要原汁原味的文化餐,如此等等。你还可以有更新、更深的立意。为大家推荐的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