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3238964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西都安县初级中学 苏秀锦【摘 要】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创设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和谐 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

2、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新的课改已历经许多年,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参与式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经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所体现,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多了,课堂上学生肯做敢说了,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反思课堂热闹现象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更有甚者,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继而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呢?一、创设新型和谐的师

3、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善意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即使善意的批评、提醒也不会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相反还可能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当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有所转变,不能高高在上,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亲密”接触,或聊天、或活动,同时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不忘适当的建议和引导,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接纳了你这个教师,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你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产生效益。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

4、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

5、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四、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一旦激发了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

6、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例如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事实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五、重建新型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创新教学方式。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

7、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其次要革新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总之,构建和谐、有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有效课堂教学始终要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参考文献】1崔允漷: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版。2任绪斌:试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内涵与特点,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2期合刊。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