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3238960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论作为教育惩戒方式的批评 周锐摘 要:批评一直以来就是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批评被列为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掌握好批评的艺术,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认识与改正错误。关键词:教育惩戒;批评;尺度;艺术批评一直以来就是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在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惩戒规则)中,批评被列为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点名批评。”

2、除了点名批评,惩戒规则中所列出的批评教育、课后教导、训导等教育方式在广义上也属于批评范畴。可以说,惩戒规则更加明确地赋予了教师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批评权。但是必须指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把握好批评的尺度、掌握好批评的艺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与改正错误。一、把握批评的尺度教师在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时,必须准确把握批评尺度。尺度指分寸及规定的限度。惩戒规则中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实施点名批评、课后教导;对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可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点名批评、课后教导和训导分别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程度明显不

3、一样的学生,其严厉程度也应该表现出明显区别。因此,教师在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切忌将一般的点名批评变成训导,更不能出现讽刺、辱骂学生等不当行为。惩戒规则也明确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语言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教师在批评违规违纪学生时,应只针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所犯错误。二、掌握批评的艺术在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除了准确把握批评的尺度外,教师也应注意掌握批评的艺术。首先,批评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

4、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对于违规违纪情节非常轻微的,教师可以先指出错误的行为,作出不点名批评。如果提醒效果不佳,或者确实需要点名批评的,教师在批评时应注意语气,避免当众呵斥。另外,如前文所述,批评只应针对错误本身,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对学生进行全盘否定。当众呵斥式与全盘否定式的批评非常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很可能引起被批评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大大削弱批评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学生所犯错误出现升级。在教师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课后教导时,除了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外,教师也可对学生其他好的表现或进步予以肯定。其次,批评时应注意语言技巧。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批评时,教师所运用的语言和教师的其他教育教学语言

5、一样,都应该体现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必须做到用语文明,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针对情节不同的违规违纪,教师批评学生时使用的语言要体现出差异性。在课堂上,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教师应该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明确要求并责令其改正,但语气要尽量平和。课后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教导时,教师应该尽量做到循循善诱,引起学生的反思,从而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改正。批评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千锤百炼。最后,批评时应倾听学生的申辩。惩戒规则规定,学校拟对学生实施严重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应当听取学生的陈述和

6、申辩。其实,教师在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都应尽量倾听学生的申辩。特别是任课教师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课后教导,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时,由于时间较为充裕,更应该主动倾听学生的陈述。违规违纪学生的陈述与申辩,一方面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学生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对所犯错误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畅所欲言后,违规违纪的学生往往更能够认识到自身错误,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因此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适时地给予其申辩的机会。批评不是教育的目的,批评只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和其他教育惩戒方式一样,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為了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与改正错误,其目的恰恰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