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33237873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韩中文学作品翻译 李玲摘 要:随着中韩文化领域接触的不断深入,许多优秀的韩国作品译入我国,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韩国作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本篇文章以韩国著名作家千明官的鲸及中译本的翻译为例,浅析文学翻译,特别是小说翻译中需要我们考虑的部分。关键词:文学翻译;鲸;案例分析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翻译的核心是语言。因此,文学翻译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运用译入语来对源语言进行转换。文学翻译其实是通过翻译的手段来对原作品进行创造和改装的过程,但不能擅自改变原文中所蕴含的意思,要在遵循原文内容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客观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本文例句节选自韩国作家千明官的鲸,中文译本的译者为薛舟和徐丽红。鲸

2、这部作品被评为韩国版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大的研究和分析价值。笔者通过分析节选的几个例句来对文学作品的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浅析韩中两个文本中所蕴含的翻译特点和价值。例文1:译文:后来,那个人称“红砖女王”的女砖瓦工被设计大剧场的建筑师首次公之于众。她的名字叫做春姬 。分析:文学翻译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翻译活动。虽然会在翻译过程当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但是译者一定要遵循翻译规范来进行翻译。一般韩语的定语叠加得很长,在翻译过程当中难免会有误解的情况。而译者在处理长定语时运用了分译的手法,把整个长句分为两个部分,两个小短句里的主语都提到前面,译成了汉语中典型的“主-谓-宾”格式。还对

3、“ ”前面的一系列定语进行了整理,把结构颠倒过来,使得译文中主语提前,并对此主语进行一系列的描述,将各个部分处理得井然有序,不仅符合文学翻译的社会性,而且遵循了译入语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规范。例文2:译文:砖窑周围的地面被粗鲁的男人们踩硬了,马齿苋、大蓟和高耸的野艾蒿等杂草钻出地面,茂盛地生长,互相纠缠4。分析:文学翻译在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译者的主观想法和体验。虽然要遵循翻译的客观性,但文学作品中对“意义”的理解和产生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可以有译者一定的主观性。原文的整体句子结构是“.杂草钻出被男人踩硬的地面”,但译者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将本应做为宾语的这句话单独分为一个分句,简化了句子成分,把很长

4、的一段定语划分开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整句话的逻辑结构,符合汉语按照意义划分句群。例文3:译文:回来后,春姬慌乱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曾经魂牵梦莹的风景,努力寻找人的痕迹,却已被久远的岁月风雨冲刷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了6。例4:译文:酷热难耐,似乎连昆虫都不做声了,周围阒寂无声。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对情节描写起着推动作用,而节选的这一段是对“春姬从监狱释放出来,回到破败的砖厂,回忆童年时的场景”的描写,这句话的翻译恰好烘托出了环境的破败和荒凉。要想翻译这句原文并不难,但想要写出烘托这种环境和基调的译文并不容易,“酷热难耐”,“阒寂无声”等翻译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小说中的气氛,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

5、文学翻译,特别是在小说翻译中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更要再現出原文的文体风格。文学翻译要让译入语读者与原作读者感受到同样的阅读效果,不仅要遵循文学翻译的客观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还要通过隐喻的翻译,即直译法、换译法、省译法等手法来对小说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本文的节选部分主要选择了环境描写方面有关的韩中翻译例句。在小说中除了人物、场景、对话等描写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其中环境描写在烘托气氛、推动剧情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篇优秀的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翻译时,如何将环境描写恰当的翻译出来,除了遵循严复的“信”“达”翻译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翻译的“雅”。这是小说翻译中我们特别需要考虑的部分。参考文献:12薛舟,徐丽红,鲸,重庆出版社,201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