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学复习提纲

高****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3.33KB
约8页
文档ID:233198010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1/8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定义:地球围着 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看呈 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时针 .( 北逆南顺)自转周期: 一天,约 24 小时自转的地理现象: ①同一地区产生 昼夜更替.② 不同地点产生 时间差异. 〔 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 〕5. 定义:地球按确定 轨道绕太阳 运动, 这种运动叫地球的公转.6. 方向: 自西向东 .7. 周期: 1 年.8. 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保持 不变9. 公转的地理意义 :同一地区产生 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不同地区产生 五带的划分3 月 21 日前后 ,春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 昼夜平分12 月 22 日前后 , 冬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来线 ,北半球 昼最短, 夜最长( 昼长夜短 ) 北 极 圈 内 出 现 极夜现象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6 月 22 日前后 ,夏至日, 太阳直射 北回来线 , 北半球 昼最长, 夜最短(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显现 极昼 现象1.2 海陆分布9 月 23 日前后 ,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 昼夜平分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海洋面积面积为 3.61 亿平方千米,约占 71%,陆地面积为 1.49 亿平方千米,约占 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 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半球,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南半球 .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其中北极中心为 北冰洋 ,南极中心为 南极洲 .1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一, 七大洲1. 大陆和邻近的 岛屿合起来称为 大洲.全球共分为七大洲, 按面积大小排列次序是: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 七大洲的 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记忆口诀:乌乌里大黑土)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水道 ③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④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水道 ⑤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⑥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⑦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丹麦海峡二, 四大洋1,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其中面积最大, 最深的是 太平洋 .面积最小的是 北冰洋 .呈“S”形分布的是 大西洋 . 跨经度最广,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的是 北冰洋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包围的是北冰洋.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 印度洋 .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洋是 太平洋,大西洋1.3 海陆变迁1. 造成海陆变迁的缘由: 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2.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 魏格纳(1912 年)他认为大约在 2 亿年前,各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称为 泛大陆,其四周是宽敞的海洋,称为 泛大洋 ,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几块, 每一块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向 不同方向漂移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天看到的海陆分布状况.而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3. 在争论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 将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分别是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是 太平洋板块 .4. 板块内部比较 稳固,板块与板块的 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 频繁.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② 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 ① 喜马拉雅山脉是 亚欧板块 与印度洋 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②安第斯山脉是 南极洲 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③阿尔卑斯山脉是 亚欧 板块和 非洲 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④落基山脉是太平洋 板块和 美洲 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⑤日本多地震主要是位于 亚欧 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相碰撞挤压处. ⑥四川地区多地震是由于处于 亚欧 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相碰撞挤压处. ⑦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由于 亚欧板块 和非洲板块 不断挤压.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不断扩张(张裂)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2.1 世界的气温存降水其次章 世界气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1. 一天中的陆地最高气温一般显现在 午后 2 点左右,最低气温显现在 日出之前 .2.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 7 月份,最低气温是 1 月份,南半球相反.3. 世界气温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1) )纬度位置:气温从赤道向两极 逐步降低 _.(低纬度气温 高,高纬度气温 低_)(2) 海陆位置:同一纬度地区,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3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 )洋流因素:暖流经过气温 较高,寒流经过气温 较低(4) )地势因素: 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降低, 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 ℃4.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南半球大,等温线更 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 等温线更 平直 5.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 )赤道地区 降水多,两极地区 降水少.( 纬度位置 )(2) )中纬度地区,一般 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海陆位置 )(3) )暖流经过 降水多,寒流经过 降水少. ( 洋流因素 )(4) )在山地,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 地势因素,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5) )南,北回来线邻近地区, 大陆西部,内部少雨 (副热带高气压把握) .东部多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2.2 世界的气候类型一,主要气候类型比较:结合课本 P44 世界气候类型图,答案以课本为准名 称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其邻近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北纬 10°到北回来线邻近的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亚热欧大陆东南部南,北回来线邻近的大陆西部和内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终年酷热干燥(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亚 热 带 常 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带潮湿气候南北纬 25° -35 °的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存少雨阔叶林亚 热 带 常 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 -40 °的大陆西部 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存多雨温带季风气候 亚欧大陆东部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冰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 冬温夏凉,全年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夏热冬寒,全年干燥少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硬叶林温 带 落 叶 阔叶林温 带 落 叶 阔叶林温 带 草 原 温带 荒 漠 针 叶林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沿岸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某些高原,高山地区长冬无夏,终年冰冷 寒带苔原终年酷寒,冰雪掩盖 寒带冰原垂直变化特殊明显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4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二,气候类型的如何进行判定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各月平均气温 >15 ℃ 热带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最冷月平均气温 >0℃ 亚热带 温带海洋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雨型 (3 种)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最冷月平均气温 <0℃ 温带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2.3 气候与人类活动1. 气候对 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2.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往往准备了这个地区适宜种植哪些 作物 ,养殖何种 牲畜 .(种类及分布地区)3. 气候仍影响到 农业耕作制度 .降水少的地方需要浇灌进展种植业, 而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4. 气候发生反常会造成洪涝,干旱和寒潮等灾难.需要加强对气候的监测,以削减灾难带来的缺失5. 气候不但影响人们的 饮食习惯和服饰 ,也影响各地 房屋建筑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3.1 人种和人口1. 人种之间最明显的区分是 肤色.2. 主要 依据肤色差异 ,可将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①黄色人种皮肤 黄色 ,眼睛为 褐色或黑褐色 ,头发 黑且直 ,鼻梁不高, 嘴唇稍凸且厚度中等.②白色人种肤色浅白,眼睛呈碧蓝色,褐色或浅灰色,浅褐色,头发多为金黄色或棕色,且为松软的波状或直发,鼻梁高,鼻尖突出,嘴唇薄.③黑色人种皮肤乌黑,眼睛是黑色,头发黑且多卷曲,鼻宽且鼻梁较矮,嘴唇厚并凸出5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3. 三大人种的分布: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 美洲的原住居民 也是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是目前 分布最广泛 的人种,主要分布在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非洲的北部,相伴欧洲的殖民扩张仍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 .美洲也有黑色人种分布.4. 世界上温带, 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 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 寒带和干旱地区 就人口稀有.(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往往形成 人口密集区 )5. 世界人口 高度集中 于地势低平的地区,约 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平原,低山丘陵6.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以及南北美洲东部等 中低纬度 近海的 平原地区.7. 人口稀疏地区 : 干旱 的荒漠地区, 冰冷 的高纬地区,高山地区和 潮湿闷热 的热带雨林地区.8.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1)自然因素:人口多分布在 中低纬度,地势平整,气候温和潮湿,距海近的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9.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_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连续增长 ,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 人口的自然增长 较慢 .进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较快 .少数极端贫困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也 较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