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082931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实施中的点滴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实施新课程的点滴体会广安代市中学肖娟新课程赋予教学以新的使命,不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更要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 理念,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使得情感、态度、 价值观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着新课程课堂 教学的一二三四五。一、贯穿一个理念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 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二、抓住两条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知识规律和知识应用规律的学习。把握知识规律:即引导学生弄清本堂课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 本堂课与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要帮助学生用图、表或

2、条理 清晰的语言建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主观的 认知结构。才巴握应用规律:即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应用的范围;学会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时切入点的选择方法;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三、展开三个层次情境创设:这是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 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 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 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 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新知学习: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

3、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 (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 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学生学习 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 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 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 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 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 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

4、主动学习 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 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要给学生留出发 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 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 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巩固知识规律的学习, 深化对知识的应用规律的认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 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 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 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

5、度。四、落实四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 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五、努力实现“五还”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五还”:一要还 给学生“时间”(要求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 逐渐向三分之二过渡,压缩课堂上教师讲授和指向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 所占用的时间);二要还给学生“空间”(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 要变动位置和朝向,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三要还给学生“工具”(不 只是指学具,主要指教学内容结构化,教会学生学习结构及掌握、运用 结构主动、独立学习);四要还给

6、学生“提问权”(让学生在预习、独立 思考基础上提出自己想问的各种性质和类型的问题);五要还给学生“评 议权”(包括自评与评他、发表感受、提意见、表扬和建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 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对 每个学生的合理想法都应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 成功的快乐,以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主动发展的动力 的目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不应再是教案的演绎者,而应是教学活动 的组织者。我们的课堂究竟要给学生们些什么?什么才是学生最需要 的?古人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想,课堂是学生生命自 由成长的场所,我们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分的交 流时间,还学生一方自由天地,把学生置身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把知识 转化成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有效地提高课堂教 学的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