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3081905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依托环境教育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托环境教育推进综合实践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摘要综合实践课程的常态实施离不开可持续性强的课程资源开 发,结合校本特色,进行系列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可促进课程常态 化实施。本文从搭建机构、聚焦话题、践实课程与展现成果四个方面 展开阐述,尝试在依托校本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常态 化实施的几点做法。关键词综合实践 环境教育 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让他们自主选 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落 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不受限于课本,有更广阔的活动资源。 可持续性的课程资源是保证综合实践长久常新,得以常态化实施的保 证。近些年,层出不穷

2、的食品安全问题,濒危动物的环保教育、身边 资源的使用等一系列事件让学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仅自己 环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让学生具 有地球人的责任感,让环保走进课堂。这是我们每个教育人,为人、 为师的责任。我们的环保活动不要只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是真正地 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中收获,扎扎实实地做好微环保,实现教 育人的教育本位。于是在学生生活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过程中,我们抓住这一活动 契机,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专项活动实施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 结合本校省绿色学校的校本特色,依托环境教育这一大主题作为校本 课程的中心轴,拟定了学校的科组活动主轴,并尝试以

3、此进行一系列 环境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规划,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一、搭建绿色机构,高效运行合理搭建简洁易行的绿色机构是我校科组推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保障活动高效运行的基础。由校长直接指导,建立名师工作室,以崭 新的理念、敏锐的触角感染影响三个小组;工作室培养骨干老师,辐 射、带领不同小组的老师共同开展活动,从而形成一个条块结合的、 具有环保触觉的团队。“以点带面”,多角度、多维度的活动把综合实 践活动向上推进,实现团队共进;体现了我们立足课程的科研观。图表1课程实施机构图骨干老师围绕“月饼的过度包装”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进而带领 同级组老师一起探究了茶叶、礼品包装等相关的研究主题,相似的主

4、 题设计既减少老师们开展活动的难度,又可以在不同的操作中相互学 习,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各班级的活动存在共性与个性,在交流 中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同时也大大丰富与深化了学生对产品过度包 装这一问题的认识。二、聚焦绿色话题,多角尝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主动认识事物,自主研究学习 的一门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课程。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 在开放的活动领域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视觉,捕捉学生中出现的环保主 题活动的契机。1.活动主题的设计涵盖四个方面:走近自然、彰显特色、聚焦热 点、回归生活。例如在聚焦热点方面,我们曾先后开展过一系列的关 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主题研究活动。图表2活动主题设计

5、维度图2.围绕主题轴的设计确定课题“主题轴”概念源于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课程体系,一个主题轴 由多学科知识糅合而成,内容由浅至深,螺旋发展。我校以自己的文 化和特色为基础,抓住了环境保护这一大主题,确定主题轴,将原本 零散、孤立的校本课程统整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群,设计了校 本课程的纵向主题轴与横向主题轴。纵向主题轴主要体现于学生小学阶段的层次结构。课程的层次性,是指课程实施对不同年段、不同年级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不同程度的 要求。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程,在小学、初中,以及在某一学段中不 同年级的课程实施中,也应有不同水平程度的要求。只有根据不同学情构建不同的层次结构,有序列性的目标的设计及 其

6、实现,才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有利于保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可持续性”。低 年级也可以小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各 年级的设计都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1)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2) 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3) 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横向主题轴则是每一年学校的中心主题轴,如2012年我们的关注 点是生活主题轴,期望学生通过活动,提高生活的品质。2013年,根 据广州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推进工作,横向主题轴定为垃圾分类。三、践实绿色理念,深入专研综合实践是一门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学生的体验与经验要在 活动中获取;要让绿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让理念化为行动,教师

7、群体需要有专业的研究,调动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 进社区、走向社会。在钻研解决理论和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时,科组主 要采用两种模式:1. 专题性小组研讨我们打破固守壁垒森严的组织结构,而是在不同环节、不同时段 变化小组组合方式,进行更有效、更有深度的教研。有时也会根据体 验活动的具体操作、选题课的设计等不同内容进行研讨。譬如在萝岗 区的交流活动中,小组研讨的重点在交流课程推进的方式及个案的经 验交流。通过小组研讨,把个人的理念与设想汇集成一个团队的共识,并 将一个人的经历变成一个团队的经验。2. 课题型深入专研我们在课程的实施中结合理论的学习,尝试从目标的设计、方法 的指导等多方面的构

8、建有效地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保持课程实施 的“可持续性”,实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目标。以活动流程为例:(1)开展有梯度、有层次的活动带领学生继续围绕各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确立课题、活 动、设计调查问卷、整理资料卡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垃圾分 类、并激发其对其进行研究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之余进行反思与总结,综合提高自己的探究水平。活动方案各班级确定活动主题后,先拟定活动方案初稿,依次开展 主题设计、制定方案、开展活动、成果展示等活动。(定期在科 组内交流汇报、及时反馈与修正方案)施程 实过采用督促手段,落实活动方案%1 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儿童活动兴趣%1 利用各利机会,主动与学生交

9、流%1 充分发挥组长的监督作用%1 不定期展示阶段成果成果展示由各小组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如:小品表演、作品展示、 小型展览会、问答游戏力求多样,避免单一雷同,把握时 机,即时展示,强调激励机制动价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的 评价图表4活动过程(节选)(2)注重实践,体现四大领域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了系列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无论在活动 主题的选择、活动内容的设计上都应尝试从各学科中挖掘符合主题的 内容,以之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及活动的有效性。如二年级学完动物单元主题的学习内容,老师指导学生就保护动 物这一主题去搜集资料制成读书卡,六年级学习了只

10、有一个地球, 老师指导学生开展资源状况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的实践中加深 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保护好我们这一个美丽而脆弱的星球。数学学习 了统计的知识后,可将之应用于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的 数据分析观念。四、展现绿色硕果,异彩纷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中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随着活动的 深入,他们在课程中形成以往从未有过的体验,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 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更重视活动的过程,包 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作 品导向是综合实践学科的三大特征之一,其作品包含有形成果与无形

11、 成果两类。各小组可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如:小品表演、作品展示、 小型展览会、问答游戏许许多多的有形成果,让他们体味到综实 活动的有滋有味。在研究“塑料袋的危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习在实验中发现 用含塑料废弃物的水泡发的蚕豆三四天后出现发胀发臭的情况,但用 这些水浇灌绿豆苗与红豆苗,却出现一种枯萎,一种长势更旺的情况。 这让他们感到迷惑不解,引发了他们做深一步研究的欲望。这些在课 本中学不到的东西,都是最宝贵的无形成果。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与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始终秉承着“共同成长、 立足课程、深化认识”的理念,遵循从“生活经验一形成技能一提高 素养一一改变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环境教育与学生的综合 素养相融合,让环保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参考文献1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2郭元祥主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黄良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探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5袁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核心及其专业结构N.牡丹江大学学报第16卷,2007-3.6朱永新,袁振国.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