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078928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技术与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关系轮台县第一中学王美玲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学科的发展,关于技术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在 探索。许多教师一直在探讨信息技术课的技术价值,收效甚微。也有的专家、教 师因为怀疑课程的价值而想寻找另外的途径,比如放弃信息技术回归计算机设 计,又如强化学科整合消除技术学习,又如提高主题文化弱化软件技术各 种观念不一而足。虽然都是在做有益的课程探索,但是对技术内涵的发展却大不 样。在2010年第1期杂志中有一篇文章中提到:“因为当今的技术,已经简单到 谁都可以拿起来就直接使用的地步。技术的高度发达和普及,使得技术的操作越 来越简单化,并已如这空气般消融到社会生活之中,成为

2、一般社会生活的基础。 那种认为没有系统学习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数字文化创作活动的假设,在技术消融 的时代将日益瓦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不是系统学习这些技术,而是创造 环境和搭建支架,让学生去设计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文化作品。”面对“技术消融这个词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感到震撼,现代社会的数 字技术高度发达,操作越来越简化,真的可以如空气消融到社会生活之中,现代 学生可以跨过老师的系统教授而自动内化为自我创新吗?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 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一、从操作技术不等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看学生更需学习技术。例一,我女儿三岁时就会鼠标的单击和双击操作,因为她需要双击桌面快捷 图标打开播放器或浏览器

3、。单击操作主要是为了关闭窗口,我女儿不认识字但她 会关机,因为她只记住步骤就行了,可是当打开很多网页时她只会一个一个去关 闭,而不会在任务栏上关闭组操作,虽然我教过她几遍,但她坚决不会去用,因 为她觉得更换其他技术会很“麻烦”。例二,我同事用Excel制表发放给各班做统计登记表,每个年级班级数目不 一样,所以他需要把年级名称做修改后打印,原来他是修改一个单元格接着用“填 充柄填充,我教他用“替换操作后,他觉得非常好用,但在打印时他却担心 刚才的操作会不会错误。我女儿和我同事操作水平几乎相等,他们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无知识 基础也能操作电脑,一个现学现用也能操作电脑。他们会操作电脑,但他们不懂

4、 技术内涵,不懂得利用技术去节省自己时间,节省硬盘空间。一个人会操作不等 于懂技术。无论是三岁孩童还是三十岁成人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学会操作, 但他们都没有有效地认识信息技术,所以不会体验到技术的魅力、感受到技术的 优势,更不可能尝试技术创造与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比较原来变化之一就是在讲究技术方法与过程。在这点上,很 多人只看到了教学实施的方法与过程,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的应用方法与过程。只 有“跳出操作看技术,才能发现技术的方法是什么,了解为什么要学哪项技术, 这项技术的优势与用途到底何在。很多技术的操作过程相似,但技术价值的取向 并不一样,如果局限在操作学习中会容易产生技术价值的偏差、误区,甚

5、至混乱, 以致影响学生对技术的实践与创新。二、从教材编写内容上来看学生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掌握不同技术。我相信没有哪个教师敢完全推翻教材选择自由自主教学。我在新疆教学十 年,新疆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国家免费发放的循环使用教材,由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小学一至三年级: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鼠标、键盘、网络浏览、 汉字输入作为主要内容。小学三至六年级:模块学习,包括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网络基础知识和基 本应用、演示文稿的应用、电脑动画的基本方法、网页制作、了解程序设计基本 思想和方法、智能仿真机器人,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学七至九年级:计算机基础

6、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电子报刊、网络应用、 图像处理、电子表格、模块学习、电脑动画(提高水平)、网站发布、程序设计 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智能仿真机器人,掌握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套教材,此教材按学生年龄分为“起步级(小学一至 三年级)、“前进级(小学三至六年级)和“成就级(初中八至九年级)三个级 别。在内容深度上自然过渡,螺旋上升,不断深入,形成知识体系。从教材体系来看,信息技术的门类较多,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掌 握程度也不一样,技术的针对性更强!甚至可以说应加强技术的不同层次、不同 水平和不同用途的分类、分阶段实施。而处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不理解教 材编写意图是一个很

7、大的问题,教师们要么觉得学生学过了,不需要再教什么; 要么说各方面条件不具备,教不到教材要求的目标。这都是错误的理解教材内容。 正确的理解应把教材当作资源,而不是“教本”。教材不是教案,教材是更好组 织教学内容的依据,提供教师一定方法、素材,提供学生学习的例子、依据。教 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学生具体情况而组织教学,在借鉴教材的基础上实现 创造,体现“教学是课程创作的过程的新教学观。教师可根据学校、学生情况 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比如数据库、机器人等,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它使 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使学生

8、学会运用信息技 术工具学习、交流、创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遵守信 息道德和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 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三、从信息技术的本质和涵盖内容看学生更应熟悉技术而服务自己生活。我们在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上,应把握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本质。正如王爱 胜老师所说:“信息技术一如其他所有技术,应用它的目的之一是解放人,即拓 展人体器官的功能,让我们的本领更强大;目的之二是发展人,即提高人的思想 与智慧如果我们抛开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本质,那它的真正功能一定不能发挥 作用。我们理解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多维度的教育,它包括技术的教育、知识

9、的教育、 文化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习惯的教育、兴趣的教育,但归根 结底是人的教育。教师以生为本,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 习中创造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当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 的操作技能也学会了利用技能处理问题时,缺失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所学技能 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这也是一节信息技术课不够饱满的最大原因所在。所以专 家学者提出:信息技术课要整合其他学科资源。信息技术是学生认知和信息处理 的工具,它只能与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信息 技术的学习也就融合在整合性的活动中,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一般我们的教 材中都设置了丰富多

10、样的主题,使学生在整合的活动中学习、应用信息技术,形 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时我们的教师不能偏离主线, 我们整合别的知识是为了让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抛开技 术学别的知识,削弱技术不等于技术消亡。仅从“信息技术从这四个字上我们就能体会出它的灵魂,就是信息与技术。 凡是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信息,我们都可以作为技术处理的对象;凡是技术,都可 以用来处理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信息。综上所述不是要强化技术或弱化技术,只是要说明技术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根 本,不能夸大万能性也不能弱化到消溶的境况。同时也给我们目前过于夸大学生 的能力的一种提醒。诚然,电脑、网络普及都很快,但是教育网络的现状、学生 掌握技术的水平都并不理想,只要知道“玩网与“用网的技术是两回事,就 会清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